第14章 -雪仇 -宝剑恩仇(4)

2017-11-06 作者: 木头2017
第14章 -雪仇 -宝剑恩仇(4)

次日开始,周伯果如其言,开始教沈虔子诸路剑法。但他并未持剑,只拿了一根树枝代替,缓缓说道:“这‘止月钩’剑法初时只有十五式,后经门下历代高手完善添补,这才到了今天的二十七式。”

沈虔子站在一旁仔细听着周伯讲解,生怕漏掉一字一句。

“这二十七式剑招单独使出却也平平无奇,但若连续使出,则是变化无穷,威力无比。所以在面对各种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出招,下一招又该接什么就全看个人的悟性了。并且各招动作并不严格要求,在实战中将这二十七式如何变招也是区分本门高手和庸手的标准之一。再有就是如何将内力运用到剑招当中,若是运用得当,对决之时一招便能破敌,这就是我昨天所说气的重要性。”

沈虔子一边听讲一边体会。周伯看着他,笑了笑道:“刚才说的是本门剑技的一些特点,同样是要你练多了之后才能体会到的。”

“嗯,那我们先从哪里开始练呢?”沈虔子问道。

“那还用说,自然先学各种剑招的基本姿态啊。”说着便举起手中树枝,将那二十七路剑法慢慢从头到尾演示了一遍,然后又将第一式“洞庭春色”拆解成各个步骤,逐一演示给沈虔子看。

沈虔子举起树枝,也依样画葫芦的照着比划了一遍。周伯站在一旁边看边指点,对沈虔子的动作姿势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每个步骤都要做到十分到位。

“‘洞庭春色’这招乃是起手式,起手剑尖直指对手,然后向一侧斜着划过,而在划动的过程中,轨迹当如清风吹拂湖面时带起的阵阵波纹一般,充满气息的律动,但这个律动却不可刻意为之,当与人自身的律动协调。如此给人的感觉就像洞庭山畔的湖光春色一般。这也是此式名称的来历。”周伯细细讲解其中诀窍。

“以此招为起手式,盖因此招能应对各种情况,手中长剑的滑动方向也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对手的情况随意挥洒,可向上斜挑,亦可向下做袈裟斩,可向左,亦可向右。并且因为挥动过程中剑身会有颤动,所以一旦和对手的武器接触,即可荡开,也可牵引,诸如此类各种变化,都是此招的精妙之处。”说罢,又慢慢示范了一遍。

沈虔子想不到这看似轻巧的一划之中,竟有这许多奥秘,一时并不大相信,周伯看看他,笑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招吗,哪里有这么多玄机?也好,你拿起那把‘剑’来攻我,而我只用这招来应对。”说着举起手中树枝,指着沈虔子的鼻尖。

沈虔子被周伯说中心事,于是也不客气——他正想试试,于是高举“长剑”上前,便向周伯当胸劈下。周伯身子微微向右一侧,而手中树枝则向左下一挥,便格开了这一刺,沈虔子的剑势也被带到一边。

沈虔子不服,嚷道“这次是我大意了,再来,再来!”周伯也不说话,微微一笑,又将树枝指着沈虔子的鼻尖,摆好架势。

于是沈虔子这次不用劈的,改用横扫,将手中的树枝向周伯的腰间猛的扫了过去。周伯这次则将手中的树枝向右上斜着一挑,那剑式又被带偏了方向。

沈虔子见双击不中,便改从斜刺里砍来,周伯手这次却不再将他的“剑”顺势带偏,而是从交叉的方向划过,向着他的剑势正面迎来,两根树枝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乂”字。沈虔子正想用力强行压过去时,却感觉对面的树枝上传来一阵颤动,自己手中的树枝也跟着一起颤动,手便抓不稳那“剑”,差点脱手掉落。

沈虔子吃了一惊,忙收回攻势,盘算起来:“不管从哪个方向砍过去,对方或软或硬都能化解,那不如试试用刺的。”于是一个跨步向前,手中的“剑”直刺向周伯心窝。周伯看到,却是不慌不忙,右脚向后撤了一大步让身体侧过,将将避开沈虔子这一刺,同时右手“剑”顺势向下一划,正砍在前冲的沈虔子背上,沈虔子被这一击,收势不住,踉踉跄跄的向前冲出几步,扑在地上,弄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沈虔子一翻身爬了起来,心悦诚服道:“这一招好厉害,我服啦!我一直练,也能达到您现在这样的水平吗?”

周伯笑道:“当然,不过你现在还是应先把基本动作练熟,至于我刚才用的诸多变化,随着你掌握的剑招越多,体会也就越多,将来甚至可以不拘一格自己创造。”

“嗯!”沈虔子幻想着自己将来熟练掌握剑法,随意挥洒的样子,身上顿时充满干劲,继续练了起来。

沈虔子初时学第一招只用了一天,后面跟着学其他招式,花的时间却是越来越长。每学一式,不光要做到动作标准,熟知其中精妙,掌握基本变化,还要和之前学的诸多招式连着使用,体会如何将这些招式在各种顺序下都能连贯使出。

日复一日,沈虔子都在苦练,不觉翻过年来,已是隆安五年。剑招也已学了二十五式,待到差不多运用熟练,融会贯通之际,周伯便要教他第二十六式。

沈虔子每日早晚爬山炼气,午间就在屋外空地上练剑。这日刚把一套止月钩从头到尾练完,就听到背后有人喝彩。

“好剑法,不愧是姑苏‘止月钩’,只可惜尚不完整。”

沈虔子闻言一愣,哪里来的高人,不光知道自己这套剑法的来路,还能看出并不完整。回头一看,远处立着的乃是个青袍老者,穿的十分讲究,身子瘦长,腰挺得笔直,满脸的桀骜不驯,看样子约摸五十岁上下。

“小子,你这剑法虽然还欠火候,但以你的年纪而言已是难得。”

沈虔子心中奇怪,不知此人是何来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教你剑法的人定是姓周吧,他人在哪里?我此番来就是要会他的。”那青袍老者说着,人已飘到沈虔子跟前。

沈虔子吃了一惊,这人到底是何方高手?什么时候就到了自己跟前。青袍老者见他发愣,也不再问他,忽的引吭发出一声长啸,惊得山中鸟飞兽散,草颤树抖,更震的沈虔子耳鼓嗡嗡作响。原来那人这一声啸中蕴含着上乘内功,声音可以直透数十里之遥,加之又是在山中,回声更是来回激荡,久久不绝。

那啸声刚要停歇,山中忽然也传来一声长啸,同样是声震山谷,惊天动地,似是在做应答一般。青袍老者听到,微微一笑,面向啸声方向而立。果不一会,自啸声方向出现一人,不用问,正是周伯。

二人互相见面,也不打招呼,互相对视了半天,周伯终于叹道:“你果然又来了。”

“是的,我又来了。姓周的,时隔五年,这次我可不会大意了,绝不再放过你这老儿。”

“杨老弟,想不到经年不见,你还是这般想不开,何苦为了那东西一直不肯放手呢?”周伯摇头叹道。

“哼,既如此,那你为何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下落,却要自己独占。”

“你这话说的,那东西本来就是我家传之物,何来独占之说。”

“什么你家家传,那可是天下第一剑,就应该为天下第一剑客所有,如今你家早已不堪此名,自当将它双手奉于可当此名之人。”那姓杨的老者言语当中颇为自负。

“呵呵,什么天下第一,多少人为了这个名头争的头破血流,家破人亡,它对你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周伯摇了摇头道,“再说这把剑也早已匿迹江湖,现在只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哼,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咱们习武之人讲的就是个‘天下第一’!所以我才要此剑重现江湖,来彰显我的本事。你只要将宝剑下落告知于我,我便不会为难。”

“你难道不知那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并不仅仅是因为其锋利异常,更不是为了用来映衬什么天下第一剑客。它自铸就以来就不是为了杀人之用,你连这一点都搞不清楚,还妄图持有,真是可笑可悲。”

“少来这套,老东西,还轮不到你来对我说教。不管那宝剑原先是做什么用的,如今只有在我手中,才是真的有意义。所以,宝剑的下落你到底说也不说?”青袍老者有些恼羞成怒,言语也不再客气。

“这个恕我实难从命,抱歉了,杨老弟。”周伯并不答应。

“我就知道会这样,那我们就只好用这个来说话了!”青袍老者唰的一下从背后亮出一柄长剑,直指周伯。

周伯看到,苦笑着摇摇头,也缓缓拔出剑,慢慢走了过来。

青袍老者看看周伯手中长剑,轻蔑道:“你这又臭又硬的老骨头,五年前就不是我对手,如今还要做这徒劳抵抗,又有何意义。”

“呵呵,随你怎么说吧,那把剑可是我家祖上遗物,岂能轻易交到你这等心术不正之人手中。”

“住口,我们两家虽在江湖上同列武宗七台,但你这老匹夫却一向看不起我,今天就让你看看,我的不世剑和你的止月钩究竟谁更厉害!”青袍老者怒喝一声,举剑便刺了过来。周伯不慌不忙,一招“支硎春晓”将对面的攻势化解开来,二人便你来我往的斗了起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