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比沈月楼更仙的优伶

2017-12-22 作者: 蔺且
第四十三章:比沈月楼更仙的优伶

沈悠再拨一下琴弦,画面直接消失,他向观众们笑道:“好了,我的竞演曲目演唱完了,

接下来有请最后一位补位歌手。 X

呵呵,这位歌手也是刚才我那首《越人歌》的配音,唱戏我倒是在行,弹琴我可不会,刚才的琴声都是她弹奏的,而且《越人歌》的曲子她也帮我重新编排的,用得是华夏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音,真是太厉害了。

我对李小姐的才华也是十分的仰慕。

有请名家之后,华夏古曲的传承人李梦小姐为大家带来她的演奏曲目《伊州曲》。”

听完沈悠的介绍,台下的观众都有些发懵。

燕京卫视到底在搞什么啊?

说好的这是一档大众流行乐坛知名歌手之间的比赛节目,可结果呢?

请来的补位歌手一个比一个更偏门,这最后一位补位歌手竟然还是神一般的华夏古曲的传承人。

华夏古曲到底是什么鬼啊?

以前,俺可是听都没听说过?

在台下观众一脸发懵的状态之下,李梦带着她的凤首箜篌登上了舞台。

她上衣着一件浅绿色小碎花短襦,下裳著一条淡赭色缠枝纹曳地长裙,腰垂一束绯色腰带,内衫加了半臂,外佩蜀锦披帛。

两臂环有臂钏,纤足上缀着灰白鸦头袜,足下还踩着一双金蹙重台履。

挽堕云髻,髻间插着一枚簪花钗,描小山眉,眉心画着一簇桃花妆。

只见她明眸皓齿,眼波如水,娇靥上的两朵浅浅梨窝还用了一些胭脂点染。

朱红色的胭脂自梨涡处向两颊晕开,绘出了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形如弦月,状似伤痕,看着美不胜收。

见台上来了这么一位气质绝佳的古典美人,台下观众眼神一亮,不由惊声赞叹起来。

“补位歌手惊喜不断,古典美人站在台上,真是赏心又悦目!”

“好美啊,李家小娘子端是好看,美得好似画中人一般!”

“确实像是画中人,手抱胡琴琵琶,这衣饰和妆容看着好像《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歌女。”

“噗,那可不是胡琴琵琶,人家怀里抱的叫凤首箜篌,箜篌也是一种华夏的古乐器,唐人李贺所作的《李凭箜篌引》听过没?

诗鬼李贺就是在听完宫廷乐师李凭所弹奏的箜篌曲之后,才写下的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额,不管李梦老师怀里抱的是琵琶还是箜篌,我说她的衣饰和妆容看着像《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歌女,这点总该没说错吧?”

“呵呵,其实你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韩熙载是南唐李后主时期的中书侍郎,

那时节已经到世宗皇帝所处的五代十国了。

可依在下看,台上李姑娘的这身装束,分明是盛唐玄宗时期梨园伶人的装束啊?”

“噗噗噗,三口心头血已经吐干,大哥,你赢了,您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吧,小弟甘拜下风。”

“嘻嘻,李梦小姐姐是继小楼哥哥之后,第一个穿唐朝女装不会让我感觉到违和的人。

只可惜,她真真是个女子。”

李梦将凤首箜篌放到舞台上,素手拿起竹片轻拨了一下琴弦。

清澈渺远的箜篌之声响起,歌者李梦轻启檀口唱出了歌词:

“金鸡障下胡雏戏。

乐极祸来,渔阳兵起。

鸾舆幸蜀,玉环缢死。

马嵬坡下尘滓。”

她的声音纯净而通透,不含一丝的杂质。

用这般纯净明澈的声音来唱这种大气与苍凉并存的古词古调,反差之大,让人震撼不止。

站在侧幕,沈悠不知底下观众会如何想,他只觉得自己瞬间就爱煞了台上这个女子所唱出的这种古风古韵。

其实,用童声来唱沉重苍凉的词曲,古来有之。

就如同华夏古代童谣里经常会包含着一些惊世骇俗的谶纬,这里面有许多神秘的力量,沈悠对此十分着迷。

他不由得想起了前世在《老残游记》中刘鹗先生写到明湖山居里听完王小玉的美人绝调时所发出的感慨: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被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如此美妙的声音入耳,台下的观众中与沈悠一般想法的人自然也大有人在。

“开头就跪,膝盖已碎!”

“身体酥麻酥麻的,人的声音怎么阔以辣么好听!”

“真是天籁之音啊!有种说之不出的美妙韵律!”

“李梦小姐姐的声音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她发的每一个音都值得细细回味。”

“窝草,童音是我的死穴啊!刚听李梦小姐姐开口第一声,我就死了!”

“这种唱法与现世所有流行音乐都完全不同,听来耳目一新!”

“头皮再次发麻,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什么啊,我就觉得小姐姐唱得很一般啊,估计再听个一万遍,我应该就会听腻了!”

“我就想问,李梦老师的童音是天生的吗?”

歌曲很快唱到了第二句,李梦一手以竹片继续撩拨琴弦,一手则轻轻拍打着凤首上的曲木轸。

箜篌的演奏方式多样,既可以撩拨也可以叩击。

弦声清澈幽怨,如泣如诉,曲木轸也跟着发出阵阵呜咽的声音。

箜篌变调,李梦的声音也去了童真,变得凄凉而多情:

“夜对行宫皓月,恨最恨、春风桃李。

洪都方士。念君萦系妃子。

蓬莱殿里,觅寻太真。

宫中睡起,遥谢君意。

泪流琼脸,梨花带雨,仿佛霓裳初试。

寄钿合、共金钗,私言徒尔。

在天愿为、比翼同飞。

居地应为、连理双枝。

天长与地久,唯此恨无已。”

词曲唱完,箜篌之声仍然连绵不断,台下观众都沉浸在方才的词曲和清澈幽怨的箜篌乐声中,仿佛涤荡了尘心。

李梦微微抬头,朝侧幕处凝望一眼。

她的眼神热烈而羞怯,如同一名情窦初开的渔家少女,舞台上的故事仿佛在往回倒带。

“李梦版的《越人歌》的歌女吗?”

台下观众惊叹于这种奇妙设计,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沈悠一身华服公子装从侧幕走出,他以手中折扇轻击手掌,看着弹箜篌而歌的李梦,口中轻声念道: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沈悠的赞叹又把观众拉回这场《伊州曲》的演出里了,原来沈月楼的念诗也是这个表演的一部分,沈月楼和李梦把《越人歌》和《伊州曲》这两个表演融为一体了。

沈悠念完李贺的诗与李梦相视一笑,一起对台下的观众鞠躬示意。

台下观众看到沈悠和李梦鞠躬,这才从两首词曲中抽离出来。

看到他们这种设计和配合,台下观众立刻齐声欢呼。

“哈哈哈,还真有《李凭箜篌引》啊!”

“嘻嘻,原来李梦小姐姐跟小楼哥哥一样也喜欢唐明皇和太真妃的故事啊!

现在看,真是长得好看的人兴趣都慢慢变得一致了。”

“是啊,选歌的曲风相似,身上的气质也相类,他们看着真的好般配。”

“哦,对了,刚才李梦小姐姐唱的是大周哪位词人的作品啊?

这么好的作品,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那位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大哥知道吗?”

“额,我好像也没听过,重申一下,我真不是穿越来的。”

“演的真好,刚才两首作品水乳交融了,不如,你们两个歌手也在一起吧!”

“妙啊,真是一个主意啊,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底下观众立刻跟着疯狂呼喊起来。

沈悠作为主持人,看到底下观众起哄,立刻抱拳拱手,向他们讨饶。

他朝李梦抱歉一笑,做出一个虚请的姿势,二人一起走下台去,后面的观众仍然大呼在一起,看来是真心喜欢看到他们亲密互动。

走到侧幕时,沈悠对李梦赞叹道:“真是精彩绝伦,刚才一曲听来耳目一新,李大家的唱法和箜篌的演奏技法真是绝妙,余音绕梁,沈某只怕要三月不知肉味了。”

李梦也回笑道:“沈老板谬赞了,李梦可担不起这个“大家”之称,小女子还要多谢沈老板送给李梦的这首《伊州曲》呢?

要不然,李梦还真不知要把那首已经失传的《渭川曲》的曲牌套在哪首古词上合适?”

《伊州曲》本是沈悠前世宋朝无名氏所写,沈悠在李梦为他重新谱了《越人歌》的曲子后,就将这首词送给了她。

之前节目组给她准备的那些作品实在是不和她的心意,所以,一见沈悠送给她的这首词,她就喜欢上了。

其实,沈悠也是在知道李梦的来历后才送她这首词的。

李梦竟然真的是唐朝宫廷乐师李凭的后人,而她的母亲也姓李,属于梨园歌唱家李龟年的后代。

正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那个李龟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