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辞去

2018-01-04 作者: 新手上路了
第63章 :辞去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手道。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愣愣地望着关羽背影。关羽离去后,他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张辽却假作什么都不曾发生,还对蔡阳笑了笑,便归位去了。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哮天见问,忙答。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问道。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心中想道。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好?”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信中写道: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心中极其悲痛。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这是为何?这是为何啊?”

关羽心中呼喊道,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慷慨而言。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当即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想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想着,无计可施。

哮天奉命准备起行之物。此时,他正在一间大库房里犯愁。

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一脸愁容。

关羽进了门,即开口问道。

“哮天,叫我何事?”

哮天仍愁色不减,指着满屋的大箱小柜说。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关羽听了,有些不悦,说道。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哮天听了,有些不情愿,说。

“尽弃于此,多可惜呀!”

关羽听了,正色道。

“休要罗嗦!悉数封还!休让人言我贪利忘义!”

哮天仍心有不舍,争辩道。

“带走自家之物,何言贪利忘义?”

关羽听了,已不耐烦,提高了声音。

“此间之物,皆为曹公所赠,今我离去,理当奉还。休再罗嗦!悉数封还!”

关羽说罢,便转身走了。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又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关羽护着车驾来到城外,便招呼哮天。

“哮天,汝等护车驾前行,待我断后。若有追者,我自挡之。休得惊了二位嫂嫂!”

哮天领命,与众人护着车驾走在了前面。

关羽回望了一眼,怔了怔,才随车驾而去。

曹操得知关羽出北门去了,与许褚匆匆而出。

正遇众文武匆匆而进。

曹操一看,心中暗想。

“众人此来,必是相阻。此时若阻关羽,必酿大祸!”

众文武一见曹操,立即开了锅。

“丞相!听说关羽去了!可是真的?”

曹操点了点头,算是作答。

众人大惊,见曹操已证实了,尽皆叫道。

“丞相,不可任其自去呀!”

曹操听了,有些恼怒,问道。

“不任其自去,汝等可有挽留之策?”

众人一听,皆不言语了。

这时,一仆人奔进厅来。

许褚见一佰生人直奔曹操而来,抢前一把将他拿住。

“你是何人?”

那仆人吓了一跳,惊慌道。

“我、我乃关将军府上仆人。”

曹操一听,赶紧示意许褚放开。

许褚放开仆人,曹操便问起来。

“何事到此?”

仆人见问,着急道。

“丞相,关将军已去了!”

曹操听了,急忙问。

“去了几时?”

“去不多时。”

曹操听了,还没说话,蔡阳便开了口。

“所带何物?”

仆人答。

“只带原跟从人,随身行李。”

程昱一听,立即开口问起来。

“丞相所赐甚巨,如今安在?”

仆人道。

“金银财物,悉数封存;美女十人,另居内室;寿亭侯印信,悬于堂上;所拨仆役,未带一人。”

曹操听着,一直默默不语。

蔡阳这时挺身而出,高声请战。

“丞相!某愿率三千铁骑,擒回关羽,献与丞相!”

曹操看都不看蔡阳,厉声喝道。

“退下!”

蔡阳被斥,含怨而退。

曹操扫视众人之后,才开了口。

“云长不忘旧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尽当效之!”

众人齐答。

“是!”

张辽、荀攸、许褚等人,还郑重地点起了头。

程昱却愤然出班,慷慨而语。

“丞相待关羽,无人能及!今不辞而别,冒渎钧威,其罪大矣!若纵之使归袁绍,更成我死敌!唯追而杀之,方绝后患啦!丞相!”

曹操正颜厉色斥之。

“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日后,彼各为其主,纵是挥戈向我,亦属自然!不必追之!”

曹操说完,转对张辽说。

“文远,云长封金挂印,事主不忘其本,利禄不动其心,美女不移其情,此等君子,吾深敬之!想他此去不远,汝可速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资征袍相赠,以为日后之纪念。”

张辽听了,慨然领令。

“是!”

张辽言罢,转身急去。

关羽护着车驾,一路前行。刚过了一座桥,便听得张辽在身后大喊。

“云长!且慢行!云长!且慢行!”

哮天听了,顿时有些紧张说。

“少爷,果然追来了!”

关羽回过身,见远处张辽驱马疾驰而来。一路仍在大喊着。

“云长!且慢行!云长!且慢行!”

关羽见了,急忙吩咐哮天。

“哮天,汝等护好车仗,望大路速速前行。待我事毕,自会来追。”

“是!”

哮天应过,催马疾行而去。

关羽这才勒转马头,回到桥上,又勒住了马,看着张辽驰来。

张辽驰近了,关羽见他并未带兵器,先开了口。

“文远此来,可是劝我回去?”

张辽到了近前,也勒住了马。

“非也。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遣我先行请住台驾,别无他意。”

关羽听了,抬头远望。

远处,曹操一行正疾驰而来。曹操身后,跟着许褚、徐晃、于禁、李典等数十骑。

关羽见了,心中暗想。

“便是铁骑前来,关某也誓死一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