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人暗地结盟

2018-03-15 作者: 九枫书森
第17章 三人暗地结盟

“新儿……新儿……”梦里似有人声呼唤她名,竟也分不清是男是女。

一觉醒来,已是青天白日。

太阳把她晃醒了。

“醒了?”只见眼前出现一块大饼,李新抬眼一看,是书祥。

“你们早已经起了?”李新伸出手,接过早饭。

“也才不久。等会儿去河边洗把脸,咱们就可以启程回城去。”

李新一看四周,没见永璜和禄为。

“他们两个呢?”她问。

“贪玩儿,跑去其他地方了。”

李新不再说话,吃掉干粮就去水边洗脸。

河水也有些凉意,水里倒映着她晨起的面孔。

容颜精致。

她探出芊芊细指,一撩清水,水中的美人便荡漾开。

只听得身后一串犬吠与人笑声,李新起身回头一望,是禄为和永璜回来了。

“哈哈!好狗!”永璜跑着笑着,弯身轻拍了一下大新的头。

只见大新口中叼着一只野兔。

“没想到大新还有这本领。”禄为也笑道。

“好狗好狗!”永璜再夸。

“新儿!”永璜见她站在河边在看着他们,便叫了一声,从大新口中摘下野兔,朝她跑过去,“你看,大新抓的!”

“大新原还有如此本领。你们一大早就是跑去……”李新指着那野兔,道。

“本不是去捉野兔的,就是去看看那边有些什么,还是大新一大早将我拱醒的呢。”

“等会儿回城就去禄儿家,让他给我们做了吃。”他说。

“是挺好的。”

永璜看她毫无怯意,对这兔儿也没有怜惜之情。

“新儿,平常女子见这兔要被吃了,还哭求要放生呢,你怎还笑吟吟的?”

“弱肉强食。”

永璜一震,心想:这女人……

“都回来了吧!快上车走了,路上还有两个时辰!”

书祥探出头,在车上喊着。

众人闻声,齐齐走向前去。

车上几人说说笑笑,车夫御马疾返。

“眼看着就要入秋,那些因蝗灾而颗粒无收的百姓,又得饿着肚子。”新儿说道,有意无意在试探永璜的态度。

“对,此次虽大步跨出宫门,面上说是赈灾,实际上也就帮了一个天镇县,也不知其他地方百姓艰辛。”永璜眉头微蹙。

“自古多少皇上登基初,哪个没有大灾大难?反倒是那些经营好的,社稷才更加昌隆。”禄为道。

“话虽如此,可如真有百试百灵之法,也不会历朝历代都有这么严重的天灾。”书祥说。

“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需要一个精明睿智的领头人。”闻新儿此言,车里众人齐齐看向永璜。

永璜还垂眼想着民间疾苦,忽只觉几双眼扎着自己,他一抬眼,愣了。

“你、你们看着我干嘛。”

“阿哥一直在努力,我们不会为难你的。”新儿笑咪咪。

“你们,你们在说什么呀!”他方才当真是没听清楚。

“我身在宫外,却也听说了些朝中事,”书祥说,“皇上才登基,先是罢了王士俊,又削了杭世骏。王士俊有贪污之案,这理所应当,可杭世骏呢?”书祥这不是疑问,是明明白白的反问。

永璜有些难堪,这决定毕竟是自己皇阿玛作出的,外界评论或多或少也会牵涉到整个皇族,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皇阿玛确实做得不太妥,可他能说什么呢?

“咱们的皇帝注重和谐,对先前有过谋逆、不敬的亲族都采取’怀柔‘之策,且多有惩恶扬善之意,不可谓不大快人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把秤,好坏损益自在人心。”书祥道。

“要不是二弟已殁,我也不知他才是太子人选。”说到这,永璜似乎有些忿忿不平。

“阿哥倒也不用埋怨皇上,可知自己为何不得皇上青眼?”

“还不是因为皇阿玛偏爱皇额娘。”

“这是一个原因,但阿哥平常作为,可会让皇上有所顾虑?”

永璜想想自己平日的跋扈,确实不妥,忽转念,新儿怎会知道皇阿玛偏爱皇后是永琏被立为太子的原因?

“新儿,你如何知道二弟是因皇后才被立为太子?”

“皇上偏爱皇后,这是众所周知的,稍一猜,也知了。”

见永璜还是看着她,李新便补充道:“想必书祥和禄儿也是知道的。”

两人点点头,书祥道:“我们能猜到这个还算意外吗?该是阿哥少些推敲。”

“我不是没想过永琏可能是太子,可是皇阿玛并没有对他表现出多少不一般。”

“阿哥又有几时见到皇上?”李新反问。

永璜再不说话。细想,还真是自己少了追究。

“现在皇上皇子也不多,就阿哥年长,且朝中有忧、民间带患的,皇上此刻最希望有人分担。”新儿道。

怎么?这几人不约而同就这样直白的和他谈起政事,虽句句只含为父分忧之意,却暗藏要扶他上太子之位。

难不成这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

“你们是不是商量了什么?”永璜是个直性子,不会九曲回绕掖着心思不作声儿。

三人相视一笑,摇摇头。

看着这三人温和的笑容,永璜只觉得背上起了诸多鸡皮疙瘩。

“哎呀,你们有什么计划就告诉我吧!”

“没什么计划,不过是英雄所见略同。”书祥笑吟吟道。

“好罢,好罢,你们都是英雄,都把我蒙鼓里。”说着,永璜双手抱起,脑向后一倒,靠在后面,眯着眼打量着这“沆瀣一气”的仨。

盛京。

“吴书来。”

“爷。”

两人一袭便装,走在街道上。

“你看这人们。”皇上指着来来往往的人,道。

“面上皆是无悲无喜。”吴书来道。

“奉天府还不算太遭。”

“亏是前都城,才能有这般风景。”看着这平常民间,吴书来感叹道。

“走,去大法寺。”

“是。”吴书来毕恭毕敬跟在后面。

只见前方一辆推车横冲直撞而来,皇上和吴书来不及躲闪,吴书来一个跃身挡在皇上面前,推车重重撞向吴书来腹部,将他弹出足足一尺远。

“吴书来!”皇上没顾得上责备那推车之人,赶忙跑过去扶吴书来。

“吴书来。”

看皇上急得,公公忙说道:不妨不妨。

这时,从后方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路人,热心地把吴书来扶起,吴书来连连道谢。

“你瞧瞧你,怎么撞人!”那路人走上前去就训斥那推车之人。

弘历也知无大伤,便道:“罢了罢了,别训他了,下次注意便是。”

“是是是,各位大爷,下次小的一定注意。”说着,赶紧小跑向吴书来,翻个遍,似在看他伤在哪。

“不妨。”吴书来对推车人说。

那人堆笑道:“那便好,那便好。”说罢,赶忙回去,给车倒个弯儿就一个遛烟儿。

那见义之人反身拱礼,道:“二位若无妨,小生也先去了。”

皇上点点头。

“爷,这盛京民风真是淳朴。”

“嗯。”

皇上背着手,走着,左看右看,忽闻到一阵菜香,抬头一望,只见红楼雕栏之上,满座食客,说笑风生。

弘历驻足,吴书来朝那眼神所指看去,一笑,就明白了。

“爷,该也是午膳时候儿。”

“不知此地风味如何。”

两人上楼,像普通人一样,入座点菜。

“两位爷,吃些什么?”小二前来招呼。

皇上见隔桌那几道菜很好,就道:“就要跟他们一样的。”

“好嘞!”

倒是免去报菜名并解说的麻烦。

“小哥,你们桌上那几道菜都叫什么?”

吴书来反身向他们问道。

“这几道都是这有名的,分叫作霞云出彩。”那人指着一道白砍鸡上点缀着红椒的菜。

“这叫黄鹂鸣翠,这叫白鹭秋水,这叫凤凰擎天……”一个环绕介绍下去,足足有八道菜。

“没想这菜名也精致。”

吴书来笑道,转脸对皇上说:“爷,我们还真是来对地儿了。”

“这盛京物产丰富,人才辈出。”

“对对。”吴书来附和。

“听两位这话,是外地人?”

隔桌的人问。

“对,从京城来。”

“原来是京城中人,不知远道来盛京所谓何事?”

这一问就难倒两人,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吴书来看看主子。

弘历道:“前来拜访亲戚。”

“这离内城这般近,想必两位亲戚不一般呀。”

“哪里哪里。”弘历谦虚道。

两桌人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自来熟。

“嘿,两位爷,菜来啦!”小二两手端菜,铿锵前来。

“小心着,菜滚着呢!”

小二一边放菜一边提醒道。

青瓷盘经过两人时,菜香入鼻。

小二放下菜就走。

吴书来喜滋滋的,下意识摸了摸钱袋子。

本是挂了钱袋的地方空落落的,吴书来一惊,愣愣看着皇上。

他小声道:“爷,爷。”

“怎么了?”此时,皇上已经动上了筷子。

“钱没了!”

皇上面不改色,依然吃着。

皇上怎么不急呢!等会儿吃了饭没钱可怎么办呀!虽说常在宫里,但也听说了些吃饭不给钱,店家是怎么对付那些人的。他受什么倒也无所谓,可是皇上不能呀!

想着些什么,他说:“爷,您先吃着。”他要去外面的暗卫那,看看他们有没有银子。

“坐着!”只听得主子一声令,他便只好坐下。

皇上不急,急死太监,他是担心得要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