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雪封山夜,野狼夜进宅

2018-07-07 作者: 飞贼
第8章 大雪封山夜,野狼夜进宅

不管发生的一切是何等的意外,又是何等的令人悲痛,但在时间的面前终归会变成过去,事情总要向前走。老二媳妇的后事一切按部就班,下葬之后过了头七的还魂之夜,然后便是三七。

所谓三七,就是亡人死去的第三个七天。按照刘家镇的风俗,人死之后的三七是个大的节令,一般都要风光大办。其实也就是找画匠扎一些纸人纸马,摆在陵墓前用火焚化,家里的亲人要在灵前焚香祭奠。办了三七之后丧事才算完结。在村子里人的帮助下一切都办得十分的顺利,更何况赵六姑本身就是风水先生,一切都不会发生任何的纰漏。原以为事情就会这样慢慢的过去,可却没想到就在老二媳妇的三七过后,镇子里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自从十月初七那晚的三更半夜老二的媳妇难产生下孩子之后,过了十二点到了十月初八,先是雨后是雪的天气便一直阴沉。即便是没有雨雪的日子,天空中也总是被云彩遮住,很难看见太阳。有的时候或早或晚的还会零零散散的飘起一阵阵的雪花。这场雪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一直就没有正式的停止过。

老二媳妇出殡三七过后的第二天,这雪下的便尤其的大,好似老天爷一不小心扯烂了鹅毛的枕头,从早到晚的天上都弥漫着鹅毛般的大雪,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人们发现院门都被积雪堵住几乎很难推开。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在院子里扫雪。

虽然扫雪是个力气活儿,但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早在秋天的时候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所以冬天是个农闲的季节。劳动是这些庄稼人的习惯,一闲下来的时候反倒觉得浑身不舒坦。扫雪好歹是个活计,再加上冬天下雪多了对来年种地是个好事,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在院子里堆雪人,总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乐事。

到了晚上的时候,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坐在炕头上,烫上二两酒有滋有味的吃着晚饭。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刘家镇西南方向的那片荒甸子里,又传来了几声呜呜的鸣叫。人们都分辨得出这正是野狼的叫声。大雪封山的,野狼进村子里来找食物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不过这事身为刘家镇保安队长的刘老二却不能不管,像往年一样,野狼进村的时候他总要带着保安队员在村子里巡逻,野狼叼走谁家的鸡鸭牲畜倒是小事,但要当心不能伤到谁家的大人小孩。

于是他草草的把碗里的饭划拉到嘴中,便披上放在炕头的棉袄,拎起靠在地上柜子旁的那杆火枪走出了自己家的院子。

来到院门口的时候,他先嘎巴一声撅开枪管,从口袋里掏出两颗子弹塞了进去,啪嗒的一声又将枪管儿合上。这样的火枪镇子里只有五六把,还是去年的时候,赵村长去省城申请来的。因为村子里闹狼,狼最怕火药的味道,所以火枪这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后来村子里的那些手巧的人又照着这样做了几把,有些人懂得炒火药的技术,于是整个刘家镇的保安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却都人手一个。

刚走出院门的时候,刘老二就将枪口向上抬,扣动扳机嘭的放了一枪。一来是用来震慑那西面荒甸子里的野狼,二来是也给住在村子里的那些保安队员发个信号,他们听到枪声之后,就都会出来跟着巡夜。

枪声一响,随着枪口冒出的火光,一股浓郁的火药味儿飘散开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原本躺在屋子里呼呼睡觉的刘老二那没娘的娃却咧开嘴,哇哇的哭了起来。

赵六姑蹲在地上的火炉旁,用一个小铁盆给这娃熬玉米糊糊。他生来就没娘,所以没有奶吃,只能用米汤和玉米糊来喂他。

赵六姑听到孩子在哭,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来到炕上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后背。孩子这才慢慢的闭上眼睛,又呼呼的睡着了。

孩子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尽管院子外面这刘老二听见了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又填上一颗子弹,把火枪抱在怀里,沿着门院门前村里的小路,一步步的往东走。

刘家镇的村民大多都是勤劳的,所以扫雪的时候不但扫了自家的院子,门口的小路也都清扫了出来,虽然上面又覆盖了一层但却不深。刘老二往前走了几步,突然看见前面人影晃动,有人正迎面走来。

天色暗淡,但刘老二去可以清楚的听到那人的脚步声细碎,应该是个女人,一猜就知道应该就是王兰花。王兰花裹着小脚,走平坦的路面都有些不方便,更何况是这样湿滑的雪天。

等走近了一看,果然是王兰花,便连忙打招呼道,

“是兰花姨啊,这大雪抛天的,你是要去哪儿啊……”

王兰花见是刘老二,便往前又走了几步回答道,

“原来是老二,你娘我六姐她在家吗?我闲着没事儿,到你家去转悠转悠,跟你娘唠唠闲磕……”

农闲的季节,没事儿的时候男人们都好聚在一起喝喝茶水,唠唠明年的玉米高粱。而女人们却喜欢东家西家的闲逛道道家长里短。所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老二笑着说,

“我娘在家看孩子呢,你去吧,有野狼叫唤,我去找保安队员们上街巡夜……”

“啊?有野狼叫唤?”

听刘老二这么一说,王兰花有些惊慌,回过头四外的打量着。

“是啊,刚才叫唤的正欢呢,你还是赶紧进院子吧……”

刘老二说着往回走了几步,伸手拉开了自家的木栅栏院门。想必刚才王兰花并没有听到野狼的叫唤,听到刘老二这么一说,也有些惊慌,两只三寸金莲的小脚紧倒腾了几步,慌忙的走进了他家的院子。

按下刘老二抱着火枪去找保安队员巡夜不说,再说王兰花进了院子之后,便迈步往屋门口走。刘老二家的院子并不大,院门离屋门口也就二三十步的距离。可他刚走了一半,正打算开口冲着屋子里喊赵六姑,却突然听见院子西侧的仓房里有动静。

王兰花心里知道,刘老二他爹死的早,前阵子他媳妇又因为难产而死了,所以这家里只有赵六姑母子二人还有那个没满月的孩子,若是这仓房里有动静,一定是赵六姑在里面干活,于是他往仓房的方向走了几步,冲着里面说道,

“六姐姐呀,我是兰花,是你在仓房里呢吧……”

可仓房里却并没有人应答,王兰花觉得奇怪,虽然赵六姑也有五六十岁的年纪,但身体一向特别的好,耳不聋眼不花的,自己的声音也不小,她怎么会没听见呢。于是他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仓房的门前。

这个仓房并不大,也只有半人高的栅栏门,只是为了防止那些淘气的鸡鸭鹅狗跑到里面去吃谷物的。他扶着栅栏门向里面张望了一阵子,里面并没有点灯,黑漆漆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他心里有些纳闷,要是赵六姑在里面干活总该点个煤油灯什么的。

正在纳闷的时候,她忽然听见右侧房门嘎吱吱的异响,有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她连忙转头看去。出来那人手里提着煤油灯,借着灯的光亮,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正是赵六姑。

“原来是兰花啊,这天寒地冻的,你站在仓房那干啥呢,快进屋暖和暖和……”

赵六姑提着煤油灯照了照,认出是王兰花,便连忙对他说道。

看到赵六姑从屋子里走出来,王兰花想可能刚才仓房里的动静是那些夜里偷吃的耗子,便也没有在意。于是便跟着赵六姑进了屋子。屋子里生着火炉,迎面扑来的热气让人感觉十分的暖和,赵六姑搬了一把凳子放在火炉旁,让王兰花坐下。

王兰花径直来到炕边上,看正躺在炕上熟睡的孩子,笑着夸赞道,

“六姐姐你看,这孩子睡得多香,这才二十几天还没满月,孩子就长了这么多,看上去像是七八个月的样子……对了,这孩子取名字了吗?”

赵六姑点了点头,

“取了,码边码沿的赶上了十月初七,小名就叫小七,照咱们镇子里的规矩,大名儿要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再取……”

王兰花听了点了点头说,

“小七,这名字挺好的……”

王兰花一边说,一边伸手把孩子抱在了怀里。小七仍在熟睡并没有因此而惊醒。王兰花抱着她坐在了凳子上,慢慢的晃动着,伸手拍着他的后背。

孩子睡得很香,王兰花便一边抱着她一边跟赵六姑闲聊,可正在这个时候,院子西面的仓房又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王兰花伸长了脖子窗子向外面望了望。当然,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王兰花转过脸,对赵六姑说,

“六姐姐啊,你们家该养只猫,你听,这仓房里有耗子在折腾呢……”

王兰花的话音刚落,突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