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看似风平静,怪异暗中来

2018-07-07 作者: 飞贼
第110章 看似风平静,怪异暗中来

听小七讲述完这一切,赵六姑陷入了沉思,尽管在小七看来,这只不过是像之前一样的深夜灵魂出窍见到了那个野孩子,但赵六姑却深知,这一切并不寻常。这世上不论鬼神,凡事都有因有果,所以一切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临时起意。

赵六姑心中的疑惑有三,其一,据之前小七说的,那个被他称为“哥哥”的野孩子已经消失了很久没找他玩了,但昨晚却突然又出现,那么他之前消失在小七的世界是为了什么,突然出现又是所为何故;

其二,昨晚老二在井下看到了小军的尸体,浑身上下都已经泡的浮肿,可为啥小七也下到了井里却并没看到,并且那个野孩子为啥会出现在井里;

其三,昨晚自己曾清楚的看到阴差来索命,但却在闻到一股烧香的味道的时候阴差就消失了,如果说是自己供奉的神佛显灵出手相救,那么宋先生到底是不是自己供奉的神佛,他在西园子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之这一切眼下都是谜团,这阵子出的事情太多了,一件比一件离奇,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赵六姑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头绪。不过不管怎样,现在自己还活着,小七也已经安然无恙的回到自己的身旁。

而东院的李华山家却乱做了一团,虽然李华山平日里脾气暴躁,经常对他的两个儿子伸手打骂,但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小军就这么死了,而且尸体还被泡的浮肿成这样,怎能不撕心裂肺的疼。于是自打昨晚大家伙七手八脚的把小军的尸体抬到了他家的院子里之后,他趴在小军的尸体旁哭嚎了一阵,被大家伙劝慰着止住悲声之后,便一直一言不发,就坐在院子里临时搭起的灵棚前,直勾勾的看着小军那具盖着白布早已浮肿发涨的尸体旁,一直到天亮。

天亮的时候,找村长带着刘振刚来到了李华山的家里,刘振刚掀开了盖在小军身上的白布仔细的检查了一番,尽管小军的身体已经浮肿,况且在这八九月份炎热的夏天里停放了这一夜,都略微的飘散出了腐臭的味道,但仍能够隐约的辨别出来,他的嘴唇青紫,喉头发黑。老郑带着人在水井边上搜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用来装卤水的罐子,卤水是做豆腐常用的东西,用来把豆浆点成豆腐脑的,但这东西如果直接食用,是有剧毒能致人死命的。一切都明显了,肯定是小军喝了卤水然后在卤水的毒性发作之前爬到了水井之中并且死去的。

大家伙都知道,在发现小军尸体的前两天,李华山不知道又撒哪门子邪火,把原本断了腿还没痊愈的小军打骂了一顿,很多人都看见当时小军光着脚板连鞋子都没穿的跑出了李华山的院子,看来肯定是心里委屈,一时想不开,才寻了短见,所以尽管大家伙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清楚,这李华山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打骂儿子的时候没深没浅,这下好了,逼出了人命。只是可惜了小军这孩子,二十出头大好的年纪,人长得俊俏心底又善良,就这样一命归西了。

不过不管怎样,后事总是要办的,虽然人们都在心里埋怨李华山,但乡里乡亲的,遇上这事总会帮忙的。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人们纷纷下手帮忙处理后事。最终把小军葬在了背面山坡上的坟茔地里。

既然种种迹象标明小军是自己喝了卤水自杀的,那么处理完后事这事也就算完了。刘老二作为邻居,帮着忙活了一阵子,但自己家里盖的新房上梁已到三天,接下来就要封顶了。

封顶的那天十分的热闹,按照刘家镇的风俗,不管谁家盖房子封顶,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打发人到场,都要拿着铁锹搓上一铁锹的泥土,帮忙扬到房顶上去。刘家镇百十来口子的人,大清早的便都来到刘老二的家里,一个个的排着队,轮流的拿着铁锹撮土。人来的集中,队伍一直排到赵六姑家院子外面的老远。

赵六姑在众人的搀扶之下,爬上了屋顶,手里拿着一到昨晚就写好的神符折叠成了三角形,亲手放在了房梁的正上方,然后用手捧了一把土把它压住。人们知道,想必这是一道平安符,保佑着家宅兴旺,日子过的平安顺畅的。赵六姑是十里八村有名的阴阳先生,擅长看个阴阳宅,讲个风水,所以谁家要盖房子之前,都会请赵六姑给指点一二。在屋顶上压平安符的仪式也不是第一次做,所以人们也并不觉得新奇。

压完了平安符之后,人们这才纷纷的抡起铁锹向房顶上扬土,毕竟是人多力量大,没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封好了屋顶。吃过午饭之后,老郑又带着那些保安队员们在院子里和了一大堆的黄粘土的泥巴,用这粘性特别强,韧劲特别大的黄粘土的泥巴,把屋顶抹的平平整整。

到此为止,这房子算是盖完了,剩下的也都是收拾屋子里的一些细碎的活。看着崭新的房子,赵六姑不住的点头。再过几天屋里屋外收拾完了,也就快到了,约定好的刘老二取淑芳过门的日子了。虽然自从那天晚上到现在,赵六姑没再有任何憋闷的感觉,也没在看到那两个索命的鬼差,但她心里仍旧十分的着急。自己阳寿已尽,在劫难逃,鬼才来索命只是早晚的事情,若能在临死之前,亲眼看到淑芳过门,那自己死后也就能闭眼了。

又过了几天之后,老郑带着一群人帮着刘老二收拾好了屋子里的一切,王木匠又叮叮当当的用上好的木料帮忙打了窗子和门。一家人便从仓房里搬到上屋去住了。还像以前一样,赵六姑住在西屋,东屋留作刘老二和淑芳的新房。

离约定好的婚期越来越近了,刘老二张罗着置办娶亲必备的东西。村子里的一些妇女也前来帮忙,有的弹棉花,有的裁背面。刘老二还特意去了一趟省城,买了一些大红的缎子和布料,回来做了几套新被褥,又找人裁了几身衣服。也给小七和赵六姑做了两套新褂子。

这些年来赵六姑家的日子过的一直有些清苦,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给小七做上一套新衣服,而眼下的这一套,是一身淡蓝的褂子,还有一个瓜皮的小帽,小七穿戴上之后,的确也精神了许多,看上去像个小大人一般。

越是临近婚期,家里该做的事情就越多,除了张罗过门必备的物品,还要筹备成亲当天的酒席,赵六姑和刘老二忙前忙后的不可开交,所以这段日子先把小七送到了丁桂兰的家里,让他帮忙照看。

说来也是奇怪,虽然之前的那阵子赵六姑的家里发生了很多诡异的事情,可这一忙活起来,一切却都平平安安,再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小七在丁桂兰家里也特别的乖巧,没事儿的时候就坐在炕上看书,丁桂兰烧火做饭做家务的时候,小七还会帮上一把手。原本丁桂兰就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更何况自从小囡送了人之后丁桂兰心里特别的思念,便把对小囡的思念之情寄托到小七的身上,对他更是疼爱有加。

原本一切就这么顺利的进行,赵六姑也盼着刘老二和淑芳正式成亲之后,自己心里的石头就会放下。可没想到在他们约定好成亲日子的七天之前,却又发生了一件完全出乎赵六姑意料之外的事情。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淑芳一直呆在刘老二家帮着忙前忙后的干活,可按照规矩,两人成亲之前的七天之内,是不能再见面的。所以那天的中午,淑芳便收拾了东西想打算回娘家去。刘老二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让老郑套来一辆马车打算送淑芳回去,可却被她拒绝。他对老二说,家里这么多的活计前前后后的都让你来忙活,你还哪有闲工夫来送我?几十里路并不远,我自己想办法回去就行。

虽然刘老二有些不放心,但淑芳却一意坚持。最后刘老二也没办法,只好打发老郑安排两个人牵上一头毛驴让淑芳骑着,把她送出刘家镇北面的山坡。那天的天气不错,虽然天上没有多少云彩,但刮起了微风也并不像往常那样的闷热。老郑安排了人送走了淑芳之后,就又帮着刘老二前前后后的忙活了起来。

当天的晚上,住在丁桂兰家里的小七吃过了晚饭之后,感觉特别的困倦,便早早的钻进了被窝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的睡了起来。这阵子丁桂兰也觉得有些劳累,索性吹熄了屋子里的煤油灯,也躺在炕上闭目养神。

不知道过了多久,并没有睡踏实的丁桂兰,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有人进了院子,她打算坐起身向外张望,可突然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四肢如不受控制一般,完全动弹不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