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警察在工地

2018-07-20 作者: 刘洪耀
第13章 警察在工地

在赛伦盖蒂旅馆工地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见荷枪实弹的黑人警察在工地上巡逻。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人犯了什么事情吗?

从朱凤鳞的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到童杰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旅馆工地,陈家禄的赛伦盖蒂旅馆工地,一直到靠近维多利亚湖的克拉威娜帐篷旅馆工地,几乎无一例外地驻有公园管理当局派来的森林警察。

刚刚到达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时,考虑到防止野兽袭击大家,让大家安心搞施工,朱凤鳞就喊工人们把工地和驻地用铁丝网围了一圈。刚刚去的时候,大家很艰苦,也没有人多说什么,更没有人抱怨。

有一天,朱凤鳞和刘临川去阿鲁沙买了一大堆海绵床垫回来,每一个有五公分厚。每一个人的床铺上,都垫了这个玩艺。一个一米七八的男子汉睡上去,海绵立即就塌下去很大一个坑,睡起来真不如中国人的硬板床舒服、实用。剩下的海绵,当时给客房准备了一些,堆起来有两米多高,来不及铺,就把海绵床垫堆放在铁丝网边。在刚刚到工地,没有人顾及这些海绵床垫。

第二天早晨起来,工人发现海绵床垫被偷了,只剩下一床。大家相视一笑:“约,把我们当成美国鬼子来整了!”

至于是如何被偷的,小偷来自何方,朱凤鳞他们刚刚才到,摸不清方向。

朱凤鳞就叫刘临川去报告当地警察局,结果,警察局长非常重视,带人亲自来破案。

那个局长叫穆沙发,他对中国人很友好,非常客气,听说中国公司被小偷光顾,就决定亲自到工地来查看。

朱凤鳞派汽车去接穆沙发局长,他从离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最近的姆托旺博(斯瓦希里语:蚊子)小镇过来。

穆沙发局长个子高大,肥胖,明显是喜欢喝啤酒的。他来工地了之后,四处转转,以职业习惯和眼光,把中国公司的工地、工棚看了看。在会议室里,穆沙发局长就对朱凤鳞说:“你们这些中国人,在这里就是外国人了。外国人在这里要特别当心,我们这儿的人都觉得你们很有钱,当然,少数不良分子,喜欢偷外国人的东西,建议你们搞两道铁丝网。”

朱凤鳞起初还没有反应过来,中国人就是外国人了。

局长讲完了,他才如梦初醒,哦,我们是外国人,而且是比较有钱的老外!

他按照穆沙发局长的话,马上叫兰水清、向蓁安排人在工地铁丝网外,又加了一道铁丝网。

果然,平安无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工地外的小偷不来了,工地上的当地黑人却开始“造反”了!

原来,在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上,招的工人多数是当地的,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多数人都没有意见,只要工资拿够了的。当地公务员月收入大约是80美元,而李忠他们确定的标准差不多是每个月150美元左右,已经是很不错了。

当地黑人法制观念很强,对《劳动法》很熟悉,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很快就组织起了自己的工会,经常和中国老板就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甚至于业余生活方面的事情进行谈判。

也有少数人一心要闹事,把工钱抬高点。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只有把森林警察请来。朱凤鳞叫刘临川给穆沙发局长报告。

穆沙发局长立即就派森林警察荷枪实弹的来到工地。

当然,根据坦桑尼亚《劳动法》规定,如果有罢工,劳动官、工会官员也要来查看。

“中国人给你们的待遇不错,你们应该珍惜这份工作。”穆沙发局长劝导他们。

黑人们蹲在地上,一声不吭。

查来查去,朱凤鳞和穆沙发局长总算是搞明白了:听说三号点的工人全部罢工了,我们都是黑人兄弟,当然要联合起来,同中国资本家斗争!不然,我们就不团结了!

朱凤鳞简直有点哭笑不得。

不过,他这些天已经听说了,三号点的黑人“造反”最凶,干脆就跑,已经跑光了几次!想到这里,他就抓起步话机,问陈家禄:“老陈,你那里如何?”

“不行!跑了好多黑人哦!”

“为什么?”

“这里实在是太苦罗!”

三号点,就是赛伦盖蒂旅馆项目工地,是位于大草原深处的一个工地,条件艰苦,几乎是军营式的生活,男人出不去,女人也不容易进来。刚刚开工,公园管理当局就提出,要派两名森林警察驻在工地上。当然,他们在工地上的作用很多,首先他们会说是为了保护你们中国人的利益,你们是外国人嘛,你们公司是东非洲鼎鼎大名的外资公司嘛!

“中国人,你们对当地黑人不了解!他们可能偷你们东西,甚至于发生暴力事件也可能,我们去人帮你们维持秩序。”

实际上,陈家禄、尹书涛都明白,森林警察也可以防止他们中的工人伤害动物。

森林警察的工资,自然是由中国公司支付,一个月每个警察是三千多先令,相当于一百来美元吧,很低。这是必须办的一件事情!警察局负责考核和轮换他们,如果觉得哪个森林警察不太尽职,表现松弛,甚至于有违规行为,甚至于舞弊行为,比如他曾经参加过一些不可靠的行为,就会被换走!

有一个森林警察,说一口道地的英语,几次开枪弹压黑人罢工,他都在场。为什么会闹到开枪呢?比如,有时工资发放得晚一点,一个星期不兑现,黑人就闹起来了。因为,他们两个星期要出去一次,买东西,喝啤酒,会朋友,找相好,玩妓女,诳赌场……没有钱,当然不行。中国工人的劳动报酬,都是记帐式的,看不见现金,无所谓。但是,黑人必须让他看见现金,否则,他们就会对中国公司产生不好的看法。

在尹书涛的记忆里,黑人罢工已经有好几次了。森林警察在维持秩序方面,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有一天傍晚,几十个黑人把尹书涛围起来闹:“老板,我们要钱!”

“你们不要这样!大家的工资在阿鲁沙总部,不是马上就能够拉进来。大家耐心等待。”

一般是这样,总部派人一个月送一次现金过来。本身施工资金就比较紧张,派专人送钱来,责任很大!

“不管这些!密斯特尹,拿我们的血汗钱来!”

派驻工地上的森林警察立即就站出来了。

这个个子高高的黑人警察叫多玛,他是附近木古木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苦孩子,他很懂这些人,其中有几个他是认识的,他们无非是想闹一闹,钱就跑过来了,可以坐享其成了。

“你们不要围着尹先生”,多玛平端着冲锋枪,态度严厉,语气低沉。“有话好好说!”

“你帮中国资本家说话!”有一个黑人语气中流露出不屑一顾。

“达达达!”

多玛朝天上就是一梭子!

黑人们立即就散开了。

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后来又有一次比较大的罢工。

在向蓁的记忆里,这是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上,最严重、最厉害的一次,几乎是剑拔弩张!

那是当地黑人和马赛人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从肯尼亚来的黑人技工全部聚集在工棚外面,不说话,也不动。

朱凤鳞,刘临川,向蓁,兰水清等人就把黑人的代表请进办公室谈话,试图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些从肯尼亚来的黑人,感觉比当地黑人好,因为他们几乎都是有手艺的。他们简直就是在漫天要价,要求太高,月工资要两百美元以上!谈判很快陷入僵局!

朱凤鳞没有办法:“好吧,刘临川,向蓁,我们给他们结算工资,安排汽车送他们回阿鲁沙。”

朱凤鳞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出办公室。

院子里,当地黑人默默地看着肯尼亚兄弟收拾行装,上车。

汽车急速地驶出工地大院,沿着斜坡向山下的马尼亚拉湖和蚊子镇开去。

哪里知道,汽车到了半坡,他们又决定不走了。

汽车重新开回工地。

这些肯尼亚技工和刘临川等人重新谈判。考虑到他们都是目前工地上需要的技工,朱凤鳞已经交待适当让步,把他们留下。很快,双方达成一致。

哪里知道,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肯尼亚技工的要求得到基本满足,当地黑人又不安逸了:他们闹,马上就得到了好处,我们也闹!

结果,上午肯尼亚技工上班了,当地黑人又罢工了。他们大多是技工的助手。这些人罢工,工地上光是肯尼亚技工,工程也动不了。现场依然是停顿状态。

当地黑人在工棚外面,多数人是坐在地上,刘临川,向蓁,兰水清等人去喊,平时最听话的工人,都不听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原因:当地黑人非常恨马赛人!说马赛人偷他们的牛!因为当时山崖下村子里掉了几头牛,村子里的族人就把怨恨迁怒于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现场的马赛人保镖身上了!正好当地黑人罢工,蚊子村的主席带了一大批当地村民涌到工地现场。他们手里拿着梭镖,大刀,长茅,坚决要求中国人把马赛人驱逐出工地!不准他们在这里干活!一场普普通通的罢工,很快就演变成当地民众之间的矛盾,而且一触即发!内忧外患,双重夹攻,形势危急!

朱凤鳞看见这个架式,立即悄悄地派人下山,赶紧把警察局的警察喊来,尤其是拿家伙的村民,万一搞起武斗来,事情就难以收场了!

穆沙发局长闻讯,立即带着荷枪实弹的警察赶到马尼亚拉湖旅馆工地:这还了得?居然那么多村民棍棍棒棒的包围了密斯特朱的工地!

他火了:“你们干什么?立刻给我散开!否则,我要开枪了!”

这是国家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目前最大的投资建设项目,居然会有人升级到这么无法无天的地步。穆沙发局长叫警察把村长喊到面前。村长看见穆沙发局长火气很大,也明白今天的动作大了一点。

“穆沙发局长先生,你好!”

“我不好!你们这样子做,不是存心要我难堪吗?”

“不是。局长先生,马赛人偷了我们的牛?”

“你抓住了吗?你有什么证据?你带人跑到中国公司的工地来做什么?没有法律吗?”

“是这样……”

“不要说了,你给我把他们立刻解散。滚回去,睡觉,干什么都行,别在这里搞破坏!”

“是,局长先生!”

村长给他的下属示意,刚才还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刻就安静下来了。陆陆续续,他们就转身离开朱凤鳞他们的工地。

“马赛人是同你们一样的坦桑尼亚公民,我不允许你们这样子蛮干。何况,他们在这片大草原上居住的时间比你们更长!你们这些后来的家伙,怎么这样对待马赛兄弟?牛找不着了,就一定是马赛人干的?村子里没有坏人?告诉你,中国公司的朋友,他们天远地远来我们国家搞建设,你们怎么能够这样?再出现这种事情,我要报告地区长官,撤你的职!”

“局长先生,息怒!”朱凤鳞,刘临川,向蓁等人今天也是第一次看见穆沙发局长发这么大的火,他们也不想同蚊子村的村民把关系搞僵,“这样吧,你们老远来,进来喝杯啤酒,喝点可口可乐,有什么事情,好好商量。”

穆沙发局长,村长走进朱凤鳞的办公室,他们坐下来,把情况讲了讲。

不一会儿,办公室里就传来了嘻嘻哈哈的笑声。

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了。

从此,朱凤鳞的工地上,也有了两个日夜值班的黑人警察。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