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武成王书至北海

2018-08-08 作者: 逆向宇宙
第65章 武成王书至北海

黄飞虎失去了好朋友比干,有事时与微子﹑箕子商量,他们几个人对朝中一些事情的看法,还是大致相同的,他们知道,纣王继续这样走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们也知道,凭他们自己这点力量是阻止不住纣王的。

“为今之际,只有把他请回来,才能约束住陛下的劣行。”箕子说道。

“你说的是闻太师吧。”黄飞虎说道。

“可是闻太师正在边关啊,他也走不开啊。假如他知道朝中巨变,会令他分心的。微子担心道。

“不至于像你想的那样严重,闻太师可不是泛泛之辈,没有人能左右得了他。边关什么情况,我们是不清楚,但我相信他有能力处理好轻重缓急。”箕子胸有成竹地说道。

“总之,要让闻太师全面掌握朝中的概况是对的,他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啊。”黄飞虎道。

“你不也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吗?”微子听黄飞虎一说,忽然想起。

“我这个托孤大臣可要软弱得多了,我说出话来还没比干管用呢。”黄飞虎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好友比干,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给闻太师去书,让他知道如今朝中是什么状况。

纣王也不是白给的,在他的纵欲过度幌子下,没有几人知道他的心思。他的主要目地,就是一个“权”字,他清楚地知道权的重要性。

表面上,他是在妲己的诱惑下,昏头昏脑地做坏事,其实,这都是他一心想要做的。他不失时机地顺水推舟,而且,什么时机除掉这个,什么时候除掉那个,他的心中都有数。找费仲﹑尤浑商量,那只是为了万无一失。

他从先帝手中接过大权时,就已经四面潜伏着多重危机了。四大诸侯逐渐做大,对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边疆各地连年烽烟不断,他面临的形势非常不乐观。

他先是采取连姻的做法,获取了东伯侯的支持,稳定了东方,登上了宝座。他在政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对东伯侯开始了斩首行动。他对最强有力的西方,采取了把西伯侯软禁起来的做法,使得西岐不敢贸然行动。接着,他对软弱的北伯侯进行拉拢的同时,对九候和南伯侯进行了诱杀。

纣王要想为所欲为,还需要朝中大臣们的支持,因为权力并未都集中在他的手中。朝中位高权重的人物商容,虽多次对纣王进行劝导,但商容年岁已大,性情又温和,商容对纣王的威胁不大。且早早地离开了朝廷,若不是因为纣王的两个儿子,商容也不会惨死在大殿,商容没怎么挡纣王的道。

比干则不同了,纣王早就知道,比干跟他不是一种人。比干因循守旧,纣王却年轻有为,进取心极强。

作为纣王的长辈,比干深谙为官之道,平时也不出头露面,也不让纣王抓住什么把柄。而且比干的个人声望极高,与朝中诸位权臣私交甚好,尤其是与西岐交往密切。

纣王心里对比干严加防范,怕比干有夺权的野心。关键是比干与西岐的关系说不清楚,很令纣王怀疑,莫不如借此机会把比干除掉,这是纣王的真正想法。

黄飞虎也是托孤大臣,黄飞虎与朝中的诸位元老们关系融洽,感情密切,往来其间游刃有余,对这样的人,纣王不敢托付重任。黄飞虎已然是国舅,身份显赫,又掌管着禁卫军。纣王不能再给黄飞虎太多的权力了,避免出事。

只有一个人值得纣王信任,那就是闻太师。闻太师在朝中没有经营个人势力的时间,一心想的是开疆扩土,建功立业。闻太师一生好战,这一点基本与纣王相同,闻太师为社稷忠心赤胆,愿为纣王卖命,是纣王唯一放心的人。

数月后,黄飞虎接到闻太师的回信,书信中大意说:来书收到,朝中事尽知,北海战事大捷,不日即可班师回京,诸位勿念。

黄飞虎将消息告诉了微子﹑箕子,三人很高兴,盼着闻太师早日班师归来。

这一日,黄飞虎在殿中,忽闻北门军卒来报:“闻太师凯旋回朝,已行至北门外十里扎营。”

黄飞虎立即命兵卒,将消息送往微子﹑箕子处,令他们二人早些知晓。

自己忙上马,前往北门外大营。走到半路,有早去的官员返回来道:“闻太师令我等暂回,午门相会。”

黄飞虎随众官返回到午门等候。这时微子﹑箕子也都来到了午门,百官聚集在午门,迎接闻太师凯旋。

将近一个时辰,闻太师乘坐骥墨麒麟进到城里。见街旁店铺冷清,几近凋零。但见鹿台巍峨高耸,直插云霄。

闻太师行至午门,见到百官夹道相迎,闻太师下了坐骥。笑脸与百官对话:“列为大人,闻仲征战多年,今日得归,城中变化不小啊。”

武成王道:“太师北海一心杀敌,经年未归,对朝歌生疏了吧,可知朝政荒芜,诸侯四叛?”

“时时见报,略有知晓,前些时日见到你等书信,详情已尽知晓。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回都城。”闻太师回答道。

闻太师随众官来到九间大殿,但之见,龙书案上积满厚灰,奏章俱都堆放在灰堆里,情景凄凉。

闻太师性如烈火,急命执殿官:“鸣钟鼓请驾!”

此时,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上温存。闻听钟鼓齐鸣,问:“是何声音?”

当驾官奏道:“九间殿鸣钟鼓,乃是闻太师凯旋还朝,在请陛下登殿。”

纣王沉默了片刻,随即命銮驾前往九间殿。

文武百官见陛下驾到,上前朝贺。

闻太师行礼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纣王道:“太师远征北海,跋山涉水,鞍马劳顿,运筹帷幄,捷报频传,功不可没。”

闻太师伏地道:“感谢苍天保佑,感谢陛下洪福齐天,臣不辱使命,披荆斩棘,斩妖除魔,征伐十五年,终于凯旋。臣在外,闻听朝中动荡,多路诸侯反叛,臣心急如焚。今日得见圣上,愿闻其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