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琅俨《我有四个巨星前任》
陈子丰
无论从点击收藏量还是微博推文情况看,琅俨的《我有四个巨星前任》都可称得上是近三年最火的女频竞技文,2016年奥运期间,追文的粉丝更是纷纷表示“搭配比赛转播食用风味更佳”。众所周知,女频中竞技文十分小众。除了在《全职高手》(蝴蝶兰,2011)影响下出现的一系列腐向为主的网游/电竞文,只有少数几位知名作者如张鼎鼎、青镜晓颜、焦糖冬瓜、燕赵公子等长期活跃,且作品多为传统上认为“适合女性”的花滑、围棋题材。足球作为最男人的运动,从来都不是女性的主场。因此,主人公伊蕾如何在男性世界中打开一片天地是难事,而作者如何在雄性荷尔蒙当道的逻辑中写好一个缺少现实参考的女性奋斗史加精彩竞技文更是难事。
在这部奋斗史开头,现代女性伊蕾是人们眼中的双重失败者:既丧失女性魅力,又缺乏职业价值,只有“巨星前任”的名声如鬼魅缠身。狼狈避走捷克高中足球队后,性别更是成为职业劣势,直接陷她于重重困境:队员的轻慢、前任光环的笼罩、八卦小报的追踪、俱乐部的不信任、球迷的性骚扰,以及最为严重的一次,仅仅因为被麾下爱将爱上就遭到解雇,险些终结教练生涯。这些困境如同一地镜子碎片,折射着足坛乃至全社会中女性被限制、割裂的主体性。
最初,伊蕾打算抛弃“百害无利”的女性身份,用男性化的发型和体格自我“武装”。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于是,她开始巧妙地发动一轮一轮的性别攻势,反客为主引导舆论走向,利用逐渐形成的个人魅力为自己的足球经纪品牌宣传……从机械生硬的符号化回击,到借力打力,顺势而为,伊蕾越来越成熟老练。最有意味的一段是女权组织邀请“足坛第一女帅”伊蕾向各界职业女性演讲。在读者引颈期待干下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血加鸡汤时,伊蕾却拒绝了演讲。因为她深谙几十分钟的漂亮话很难改变社会惯性,反而会引起男性的无谓反感。真正有说服力的是她自己在五大联赛中以“主帅”身份存在。禁区一旦突破会带来更多试水者,她们的出现会让被垄断的性别话语获得解放,带来更切实的进步。
这个“拒绝”折射出网络女性主义的务实与灵活,懂得如何挤进最细的裂缝生根发芽,而非抡起大锤砸烂旧社会。这种女性主义同时表现出开放性态度,不避讳关于“魅力”的话语出现。琅俨的另一篇都市文《姐今年二十八》的女主和小说开端的伊蕾同岁,作者似乎很善于表现都市职场“单身轻熟女”的客观窘境:踩在青春尾巴上的她们曾经提心吊胆怕被当作花瓶,但如今花瓶都未必做得,孤身一人似乎只有化身铁娘子,和她们谈职场中“女性魅力”则触犯了女性主义的政治正确。然而,总统奥巴马的知性英俊和普京的强壮冷峻尚且作为形象资本被人津津乐道,谁规定职业女性的“魅力”只能来自毫无内涵的漂亮脸蛋儿呢?起初伊蕾也将女性特质和魅力作为弱者标识抛弃,但琅俨接着让她一步步走上找回魅力的路——不是当年用礼服裙的裙撑支撑起的魅力,而是饱含经验、智慧、勇气,搭配着严加锻炼而保持在巅峰状态的健美身材和精致妆容衬托下自信笑容的魅力。而对于伊蕾自己,做怒放的玫瑰显然比做苦菜花更快乐。这种对职业女性魅力大方的书写,彰显出追寻性别特质、职业追求的完美结合,互不压抑、互不折损,乃至互相成就的努力;也反映出现实逆境中网文女性主义的明媚:拒绝欲望投射但不拒绝美丽;想要证明自己但更要快乐。
琅俨笔下女性世界的瑰丽和足球世界的精彩相得益彰。作为资深球迷,她对足球规则、技术战术、足坛生态等各方面的描写可圈可点。虽然人物、事迹全属虚构,但巴萨、皇马、马竞、皇家社会等俱乐部的特点和历史大抵对号入座;很多人物有现实原型(比较明显的如丰塔斯脱胎于C罗,路易斯·加西亚神似瓜迪奥拉);伊蕾指挥的几场重要的以弱胜强战役在足坛经典案例中有前例可循。以伊蕾为中介观察球坛的体验非常接近于球迷们熟悉的《足球经理》电脑游戏,因此男性读者亦可以顺利地代入女主视角获得阅读快感。而对于女频的大多数非球迷读者,琅俨交代知识背景做到了融于叙事、清楚明白、开放友好,使人人都能零门槛进入,并在她充满青春活力,饱含激情热爱的文字中逐渐爱上这项神奇的运动。
不过,双线并行的确不易,《我有四个巨星前任》的呈现也是瑕瑜互见。就足球相关内容而言,相对于男频“足球文”,在场上描写方面存在短板,很多对手的战术和实力也未充分展现。而人物感情线在女频中则略显头重脚轻,可以看出作者想借不同的前男友、追求者和暧昧对象探讨关于职业女性爱情的不同议题,但球场上与女主多年风雨同舟的小天使科维尔最后败给了鲜有露面的初恋大boss,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局还是有些牵强。
不过,当读者读罢释卷,无论是怅然若失为小天使揾一把辛酸泪,是感到不满足而怒刷欧冠集锦,是摩拳擦掌决定入坑做球迷,还是备受鼓舞要当女强人,小说的感染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琅俨已经用伊蕾和她的故事在读者心中撬开了一道缝隙,缝隙中有汗水的晶莹、奖杯的闪耀、天空的广阔,也有绿茵场上玫瑰的夺目。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