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蛟龙出海

2018-11-07 作者: 被压的猴子
第三章——蛟龙出海

与此同时,开封一座王府内,两个中年男子在厅内交谈。他们相貌颇为相似,是一对兄弟。这两人便是昔日宋神宗的第十二、十四子——赵俣(yu第三声)、赵偲(cai第一声),他们是同母兄弟。

赵俣对赵偲说:“如今太原岌岌可危,真定也是危在旦夕,陛下此时不积极备战,反倒听信奸臣妖言,去信那什么六甲神兵,简直是荒唐至极!”

赵偲听罢长叹道:“兄长,太原、真定乃至整个北方必然都会落入金人之手。此时死守东京,纵然守住也只能解一时之困,需要有一个长远之计啊。”

赵俣一时沉默,随后好似想到了什么,面带怒色的问赵偲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难道东京不守了吗?赵偲!虽然你我是同母兄弟,你若敢做对不起列祖列宗之事,休怪我无情!”

赵偲见赵俣动了真格急忙解释:“兄长莫急,小弟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在想,北方失地若不收复,则我大宋国都时刻受金人铁蹄威胁,这样实在太危险了。试想一旦东京被围,城破之后结果会如何?皇室亲族多在东京,宗庙灵位也在此处,金人若学项羽,我赵氏便有灭顶之灾。”

当初项羽入咸阳,将子婴等嬴氏族人几乎屠杀殆尽,经赵偲这么一提,赵俣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你既然想到了,心中可有打算?”赵俣相信赵偲已经有了计划。

果然,赵偲告诉赵俣,这次东京能守住则守,守不住则放弃。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迁都,而他认为将新都定在南京应天府最为合适。

“应天府确是新都的绝佳之所,不过,迁都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行事。依我看,还是等击退金兵且确保其短期不会再次南下之时,再行迁都较为稳妥。”赵俣思索一番而后说道。

“父王,儿臣以为不妥,还是应当早做打算,以防不测。”

赵偲正要反驳,却听到有人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扭头一看,原来是赵俣的嫡子赵应龙走了进来。

“一点规矩都没有,我与你十四叔商议国家大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出去!”赵俣对于自己儿子“无礼”感到生气。

赵应龙知道自己父亲确实动怒,不过有些话他不吐不快,他说:“儿臣自知失礼,父王若要惩罚儿臣毫无怨言。只是方才听父王所言,儿臣以为甚是不妥,故冒大不敬前来进言。”

“兄长,且听听吧,应龙非一般人可比,或许他真有见解也说不定。”赵偲替赵应龙说话道。

赵俣见赵偲如此说,也不好再坚持,便道:“既然你十四叔如此说,我便听听你有何道理,若是一派胡言,休怪我加倍惩罚。”

“谢父王、十四叔。”赵应龙谢过之后紧接着说:“父王,恕儿臣直言,此次东京必然不保。”

“混账,果然胡言乱语……”赵俣气道。

“父王且听我说,上一次之所以能够守住东京,全赖梁溪先生(李纲)等一班忠臣及城内军民上下一心。然如今奸臣掌权,忠臣皆造贬黜不在东京。当此之时,东京何以抵挡金人铁骑?”

赵应龙一番话让赵俣和赵偲都陷入了深思,他们不是不知道现在朝廷的状况,可他们也没有办法。现在宋钦宗赵桓一心求和,宰相何栗和枢密使冯澥投其所好。纵使赵俣、赵偲是宋徽宗的兄弟、赵桓的长辈,官至太师,也难以规劝钦宗。

“兄长,这正是我的担忧。”赵偲打破了沉默。

“难道真要现在就迁都?绝对不行!此时迁都,与逃跑何异?陛下必定大失军心民心。东京乃是国都,是社稷所在,决不能拱手相让给金人!”赵俣激动地说道。

“兄长,并非是将东京拱手相让,东京自然要守,只是将都城改在应天府,让陛下和文武大臣以及一应事物迁往新都。”赵偲解释道。

然而赵俣依然认为不妥,在他看来,皇帝留在这里是有必要的,皇帝若是走了,那些将士只怕也无心恋战了。

就在赵俣的思绪进退维谷之际,赵俣的另外两个儿子——赵有章、赵有亮慌慌张张跑了过来。赵俣正在深思,却被他们打断,但就在他要怒斥之时,赵有章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太原失守了。

“太原失守,金兵不日将抵达东京——兄长,我们速去皇宫!”赵偲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赵俣点头说道:“你先去,我随后就到。”

赵偲没有多想直奔皇宫而去,这边赵俣面色凝重的对自己三个儿子说:“你们现在带上一些金银细软,马上出城!去福建找威武军节度使刘其山,他是我的故交。告诉他,东京北围,速来勤王!”

兄弟三人不明所以,赵有章不由问道:“父王,若是搬救兵,为何不是西军,而是千里迢迢到福建去?何况,我大宋最精锐的便是西军。”

赵应龙解释道:“二弟,金兵同样知道西军是我们最后一支精兵。如今太原失守,金兵必然渡过黄河、西趋洛阳,进而封锁潼关阻碍西军东进勤王。”

不过他却也不明白,去哪里搬救兵不行,非要去福建。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他相信自己的父王不会不明白,只怕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他的故交。

赵俣知道自己的儿子们会有疑惑,便解释道:“我对你们说实话吧,我担心大宋难逃此劫。现在时间紧迫我不能一一说明,你们只要记住,刘其山他是一定会帮你们的,这是其一。其二,从福建出兵北上之后,如未听到东京城坡的消息则继续北上,若是东京城坡,则立即回福建。原因你们自己参悟吧,我现在要立即去面见圣上。”

赵俣说完也不理会三子,正要出门时,赵应龙问了一句:“可否带母后和两位妹妹一同前往?”

赵俣回头说了一句“携带女眷行事多有不便,她们我自有安排,尔等速去。”后便策马出了王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