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一览乌衣

2018-04-15 作者: 一景之月
第751章 一览乌衣

叶琛眉头紧锁,苦苦思索了一番,终究是不所的,望着萧云微微一叹,便再无声音,好半响一笑道:“看来这一联老夫又对不上了?”

萧云见他模样,生怕他备受打击之下,意志消沉,那可不是自己的目的了,呵呵一笑,道:“叶先生也不必介怀,对对子本为消遣娱乐而已,若因此而耿耿于怀,那就不值得了,况且这对子乃在下家乡流传的千古绝对,咱们华夏上下四千年,能对出此对子的,不过几人而已!”

“几人,这对子也太难吧了!”叶琛吃了一惊,不过经过萧云这么一开解,倒也释然了许多。

刘伯温、宋濂、章溢本担心好友以此而受打击,此时听萧云如此安慰,对他不禁多了几分好感。

众人嘻嘻笑笑一番后,萧云才收回了大手,扭过头对毛骧道:“什么事?”

毛骧装作一副刚进来的模样,听得萧云询问,急忙躬身上前抱拳说道:“回禀大人,船只已经到了秦淮河畔,众位大人也坐了一天一夜的船了,不知是否要出去走走?”

“哦……到秦淮河了……”萧云喃喃了声,连忙拉开舱帘儿向外望去,只见大船停在了秦淮河的中心的渡口上,而船舱的位置不知是毛骧有意为之,正好对着秦淮河的右岸,但见黄昏的余晖下,整个秦淮河畔显得很整洁,两岸的亭、台、楼、阁、殿错落有致,红、黄、蓝、白、黑交上辉映,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一派江南街市的景象,萧云瞧了半响,一拉谢兰兰的手腕,朗声道:“如此景色,岂能错过!”

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单说后世流传的程度来说,秦淮河无疑是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得了指令,毛骧双手叉腰,扯开嗓门对着船工一阵呼喊,劳累了一天的船工抛锚稳定船只后,放下踏板,萧云一马当先拉着谢兰兰的小手,宛若一对小夫妻,率先下了船只,身后依次是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毛骧,众人早就船上商议好,下船径自去看乌衣巷,所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望乌衣巷走去。

乌衣巷因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此后历朝历代贵族多居于此,建起高楼大厦,乌衣巷因而天下闻名,成为文人游览秦淮河必经之地。

不过这条巷子抛开王导、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的传奇之外,其本身本没什么好看的,整条巷子狭小不堪不说,由于周围聚居的多是豪门王族,整条小巷子便显得森严,好在巷子并未有明确禁止百姓游览。

上一次游览秦淮河,萧云还有些懊悔没来乌衣巷走一遭,如今瞧不过是一条江南的普通小巷子而已,并没有特别之处,与他脑海里想象的琼楼玉阁,舞榭歌台,鳞次枳比,达官显臣,豪商巨富,纷至沓来的繁华景象全无半点相似,不禁有些失望道:“这就是流传千古的乌衣巷!”

毛骧见他神色失望,连忙道:“这巷子自王谢败落后,这巷子便一直落败了,不过这里的小吃到还有风味,不知大人如几位先生可有兴致平常一番?”

南京小吃名满天下,乃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多达百十多个品种。名点小吃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庙地区,夫子庙秦淮小吃手工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除夫子庙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宫、长乐路、山西路、中央门、惠民桥、燕子矶等地,也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

众人游览了一番乌衣巷,眼看天色也不早,便选择了靠近河畔的一家小店行去,这家小店靠近一颗大柳树,半个身子被柳树照在了树影里,在炎炎夏日里倒多了几分凉爽。

五人以萧云身居官位,叶琛年纪最大,坐了首席,其次是刘伯温、宋濂、章溢、谢兰兰,毛骧。

坐定后,毛骧让店内的小二哥给众人汤了一壶上等的雨花茶,这雨花茶是金陵的特产,产自与金陵的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茶叶以紧,直,绿,匀为其特色,其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绿透银光,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清香四溢。在金陵一带,豪门巨贾,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极为喜爱。

得了指令的店小二抓了一把雨花茶丢入了一只白色瓷壶之中,不多时一股清香从茶壶缓缓飘出,毛骧接过茶壶给众人杯中倒水,边倒边笑着道:“金陵自古便是烟花之地,这里出了女人,唯有吃可以与之相比美了,这里的特色小吃多达百余品种。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萧大人与诸位先生,不妨品尝一下?”

“一切就听毛将军的!”眼看毛骧一副很懂的样子,萧云干脆就放权让他去忙乎,倒是省的清净。

毛骧有意想讨好萧云与刘伯温等人,得了指令后,对着店小二一通叽里呱啦,店小二听在耳朵,不时的点头,不时的还用笔在一本子上小心的勾勒什么,众人瞧毛骧搞得那么煞有其事的样子,禁不住有些期待。

不知是不是因为没客人的缘故,还是这些特色小吃制作比较简单,萧云一杯茶尚只喝到一半,店小二一声吆喝,便走马观花似的上了起了菜肴来。

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卖、鹅油酥、软香糕、五香茶叶蛋、豆腐脑、鸳鸯烧饼、翡翠包、桂花糖山芋、蜜汁藕、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汽锅乌鸡、油炸臭干、梅花蒸儿糕、雨花石汤圆……整整摆满了一桌。

众人哪里见过这等吃食啊,惊讶之余,不知该如何下手,况且有些吃食,这帮书呆子连见都没见过,哪里懂得什么吃法,眼看这一桌美食,却不敢贸然伸出筷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