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骧起身抓起桌上的一杯茶水咕噜咕噜的喝的干净,才一抹嘴巴道:“陈友谅来攻城了!”
“什么?陈友谅这么快就来了,他不是在徐寿辉手下当大元帅么?”萧云没去军营,并不知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与采石庙称帝的消息。
见他不知,毛骧便简洁的将陈友谅与采石击杀徐寿辉,与五通庙大雨中举行登基仪式,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张必先为“丞相”,以张定边为“太尉”。以邹普胜为太师,挥兵返回江州之事说了一遍。然后才肃然道:“如今陈友谅同约张士诚,引三十万大军东下,直扑金陵,来势好不凶猛,大有一举夺取金陵的气势!”
太平守将花云人数只有数千,顽强抵抗,花云战死沙场。如今太平城池被陈友谅攻占,金陵岌岌可危。
萧云听了脸色大变,这陈友谅还真不是盖的,当了皇帝果然有些大手笔,不过数日便连克采石、太平,如今更是剑指金陵,看样子是要准备决战了!
他皱着眉头思索细细思索,毛骧见他不说话,也不敢说话,一时书房沉静异常,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扭过脸,缓缓站起身来,盯着毛骧道:“国公可知道这消息?”
毛骧道:“还没有,蓝将军让卑职火速将这消息告知大人,然后有大人送入宫中!”
萧云微微一愣,随即醒悟了过来,朱元璋设置大帅府后,对部下要求极为严格,上下上下尊卑的界限分明,谁敢僭越了规矩,萧云身为左哨军参将,这上报的职责义不容辞。
略一思索萧云问道:“国公还有多少水军?”
毛骧微微一愣,这个其实他这个小小的千户所能知道的,不过昨日蓝玉从常遇春哪里打听到,整个金陵城,但是水军仅有一万余人,且分别据守各地,如今陈友谅来势汹汹,光水军就数十万,无敌舰队更是大得吓人,什么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都装满了火器、弹药,沿途从秦淮河而上,大有一举攻克应天!
“这陈友谅还还真是个能惹事的主啊,这么快就来了!”嘀咕了两声,萧云突然眉头一皱,厉声喝道:“快,给我准备快马,我要立刻进宫面见国公!”
毛骧应了声,转身出了府邸,萧云在脑海里思索了一番,心知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耽搁,一旦陈友谅当真攻入了应天,那朱元璋可就再当不得和尚了,自己如今依附与朱元璋,一荣俱荣,一败俱败,命运早已将自己与他牢牢的连在了一起,再也拉扯不开了,唯有跟着他披荆斩棘,消灭一个有一个的对手,建立大明国,从而功成身退,才是唯一的出路。
就在他思索了这档口,毛骧已经准备妥当,萧云飞身上马,一拉马缰,那马一声嘶鸣,甩开四条蹄子,冲着应天府邸疾驰而去。
就在萧云赶往大帅府的这档口,朱元璋正在大帅府迎接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四人,他刚刚用朱笔批完了厚厚的一碟奏折,尚未来得及放下朱笔,就听得门前一阵脚步声传来,他抬头望了望,灯火通明的长廊里,四人容貌看的一清二楚。
但见紧跟朱文正身后的那人,一袭青衫,手提紫竹仗,长须拂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别易于其他三人,脑海里将刘伯温相貌在四人身上映射了一遍,最后目光落在了紧跟陶安身后的刘伯温身上。
“卑职陶安见过国公!”进得殿内,陶安不及细看,倒头便归行跪拜之礼。
朱元璋眯着双眼,眼里的两道厉光盯着陶安身后的刘伯温,一动不动,直到一双眼睛迷成了一条细缝,朱元璋才猛的一睁冷声道:“陶左司不必拘礼,起来说话!”
陶安道了声谢站起身来,正要介绍四人,忽听得朱元璋一指刘伯温道:“你便是刘基?”
刘伯温疾步上前,沉着道:“在下正是刘基!”
“很好!”朱元璋双眼再一次眯了起来,好一会儿又道:“能诗乎?”
刘伯温一愣,抬眼看了朱元璋一眼,不动声色地道:“诗是儒者的末事,身为儒者,岂不能诗乎。”
场上朱文正、宋濂、叶琛、章溢、陶安都默默的望着两人一问一答,谁也没说话,就连呼吸声,都不敢太过大声。生怕一个大声就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一般。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能如此沉重应对,应对之中没有一丝慌乱,且不卑不亢,纵是李善长也做不到这份从容,朱元璋沉吟了片刻,突然伸出了手中的斑竹箸,道:“刘先生就以本帅手中斑竹箸为题,吟诗一首可好?”
刘伯温眯着眼神望了一眼朱元璋手中的斑竹箸。顿时惊异的望了一眼朱元璋。这斑竹箸其中实乃蕴含一个典故,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说:“请让我以这把筷子来为大王筹划。”接着条分缕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亦可称之为“张良借箸”。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
朱元璋出示斑竹箸,刘伯温感到有些意外,但这突如其来的这么一下,饶是刘伯温一时也猜不透朱元璋是何意,微微沉吟了一番,朗声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秀才气味。”朱元璋蹙眉盯着刘伯温一声冷笑道。
刘伯温心中一动,莫非,莫非……莫非……张良的名字就这么刹那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浑身一颤,抬起头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同样死死地盯着他,“莫非这就是刘先生的诗乎?”
刘伯温心头一颤,盯着朱元璋毫不犹豫的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
“哈哈……哈哈……好一个”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朱元璋仰天大笑,眼里竟有泪光。”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汉高祖刘邦以张良决胜千里之外,今日我朱元璋以刘伯温决胜千里!开创我朱元璋的霸业!
“大帅!”刘伯温心头也是一荡,他一身所学不亚于张良、诸葛孔明之下,何尝不想似张良、诸葛孔明那般辅佐良主,建功立业,流芳百世呢?无奈,元王朝岌岌可危。贪婪昏愦、醉生梦死,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投笔从戎却不得志,报国无门,无奈之余,唯有隐退山林,本想就此作罢。朱元璋三顾青田,让他尘埃落地的心,又起了波澜,执意出山辅佐明君开创不世功业,朱元璋的这番话,无疑是给了他最大肯定与期望,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