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情深深 意朦朦

2018-04-15 作者: 君山听雨
第19章 情深深 意朦朦

第19章情深深 意朦朦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晚上,月亮湾大队礼堂里特别亮堂,台下挤满了说说笑笑的人们。

大队礼堂是月亮湾的政治中心,在五年之前新建而成。五年前,大队开群众大会就在人口集中的大屋场地坪里进行,有时候特别重要的群众大会,要搭个台子显得庄严一些,领导就派人找几块门板,撑几根竹竿子,用红纸写上“群众大会”的字样贴在台上方。台子上放一张四方桌子和一条长凳子,让大队领导坐在条凳上作报告讲话。当然大队文艺宣传队在村里或生产队演出,所搭的舞台更大更宽一些,还要在两边挂上几盏马灯,把舞台照得亮堂堂的。由于大队没有开会的正式礼堂,每次开大会和演出总是要选择没有风雨的夜晚才行。有一次,大队开五类分子的批斗大会,几个民兵押着地主分子刘泰安上台,由于门板没有搭好,“哗”的一声,台子一侧垮了下去。刘泰安因为年老体弱,双手又被绑住,一下跌倒在台底下,差一点闹出人命来。此时,台下群众吵成一团,批斗对象摔伤了,批斗会哪能开下去?革委会主任刘忠成在台上讲话,只得把批斗会改成了春耕生产动员会。

埸台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大队革委会研究决定,在大屋场的后山坡上新建月亮湾小学和大队礼堂。秋上农闲时,月亮湾大队几百名干部群众奋战了两个多月,在后山坡上挖出一块大坪地,做起了月亮湾小学。小学有四个大教室、两个教师办公室和一间大队部学习室,还有一个能容纳四五百人的小礼堂 。小礼堂上方用土筑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舞台,两根用红砖砌成的柱子顶着舞台止面的横梁,左右两边则是走上舞台的通道。舞台虽然不是很大,但足以能让十多人在台上活动得开。

从此后,大队召开全体群众大会,文艺宣传队进行汇报演出时,再也不用门板搭台了,也不用去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大队礼堂里热闹非凡,舞台两角的两盏汽灯泡照得特别剌眼。那时候,月亮湾大队还没有电灯照明,只能买来两盏汽灯作演出之用。台下黑压压的都是人,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是全体出动,把个只能容纳四五百人的礼堂挤得拍拍满满。男人们抱着小孩子,年轻人搀着老人家,好像赶集似的都看热闹来了。毕竟农村没有什么文娱活动,惟一的文化活动就是看电影。公社有个电影放映队,说是电影放映队,实际就两个人,一个多月才在全公社一次轮回,一年下来也只能看上几次电影。由于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大多数影片都被禁止放映。能够放映的影片就那么十几部,放来放去每年都是炒剩饭,没有多大看头。大队文艺宣传队自从春节演出了几场后,就没有再为群众演出。而这次更为重要的是,大队革委会把演出和欢送刘立秋光荣上大学连在一起,意义就就不同了。月亮湾这个小村庄十多年才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村里男女老少岂不欢心鼓舞,都来瞧热闹呢!

演出开始前,刘忠成首先代表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讲话。他吸了一口烟,咳了一声说,祝贺刘立秋考上长江师范学院,希望刘立秋上学后,努力学好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后,他将一本《毛**选集》四卷微型本和一把锄头送给刘立秋作纪念。刘立秋接过刘忠成赠送给他的两件物品,心情特别激动。他表示一定不辜负大队领导的期望,为父老乡亲们争气争光。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欢送仪式结束后,随着闹台锣鼓的响起,刘立秋走到舞台前面主持亮相,由此中秋节演出拉开了帷幕。

两个小时的演出是成功的。台下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喧哗声,说明了刘立秋带领大队文艺宣传队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演出结束后,刘忠成等大队领导走上台,对刘立秋竖起大拇指说,立秋,你真行!

看戏的群众逐渐散去,刘立秋把宣传队队员留下来,开了一个短会。刘立秋高兴地说,大家辛苦了,这次演出很成功。明后天晚上休息,这次演出虽然大队大多数群众都看了演出,但我们文艺宣传队大后天晚上继续集中,对节目进行编排,到几个生产队再演出几场,然后集中排练三台节目参加区里组织的秋季文艺汇演。我们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辜负公社陈书记和我们大队领导的重托,把区里的秋季文艺汇演的奖状抱回来。

宣传队的男女青年们走出礼堂时,外面明月当空。刘立秋望了一眼那圆圆的月亮,看看身边的郭玲花,心里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冲动。等到队伍各自散去,刘立秋追上郭玲花说,花儿,我送送你!

郭玲花停下脚步说,立秋哥,不早了,这一段时间你够忙的,还是早点回家休息吧。

刘立秋说,我回家去也睡不着,今晚上月光特别好,我想陪你走一走。

郭玲花虽然口里说要刘立秋早点回家,其实心里真想和他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里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郭玲花知道,刘立秋很快就要去读大学,就要飞出月亮湾了,她还不知刘立秋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真想知道他眼前真实的想法。郭玲花心里一直暗恋着刘立秋,虽然自己才18岁,但她爱的心扉早已经为他开启。她感到,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里是那么开心快乐,可是她也知道刘白露爱着刘立秋,因而她不敢向刘立秋表白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恋。好几次,郭玲花和刘立秋单独在一起时,她想问个究竟,可性格内向含蓄的郭玲花话到了嘴边也没有能开口。二十多天后,刘立秋就要离开她进城读书了,他们再也不能经常在一起打闹玩乐了,郭玲花心里有些很不是滋味。郭玲花常常想,如果自己能嫁给刘立秋,那真是她最大的快乐和福份。她在心里告诫自己,今天晚上我一定要问问立秋哥,看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刘立秋和郭玲花走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的心也被这明媚的月光洗涤着、牵引着、激动着。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了屋后的一棵百年枫树底下。刘立秋停下脚步说,花儿,我们在这里说说话。

郭玲花点了点头。

刘立秋将自己的罩衣脱下来铺在地上,郭玲花和刘立秋在古樟树下相拥相坐。秋蝉在快乐地唱着歌儿,皎洁的月光透过婆娑的树叶,洒在他们的脸上身上,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夜晚啊!刘立秋想收获爱情,兴奋的他一下拉住了玲花的手说,今夜的月儿真圆。

郭玲花望了一眼天上的月亮,若有所思地说,立秋哥,你进了大城市,会忘记花儿吗?

刘立秋说,说么子话?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我的花儿。花儿,嫁给我吧。

郭玲花没想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话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她靠在刘立秋的肩膀上说,立秋哥,你就要成为大学生了,我一个农村女娃,一个养蚕的女孩子,怎么配得上你?我怕你会后悔。

刘立秋说,花儿,请你相信我,读完大学,我们就结婚生子,我要你给我多生几个大学生。刘立秋一只手将郭玲花揽住。

郭玲花有些羞涩地地说,立秋哥,你真坏!

刘立秋站立起来,将郭玲花拉起来一把搂住,郭玲花温顺地把脸贴近他。刘立秋深情地吻着郭玲花,他感到身体内有一种东西要爆裂似的。他在郭玲花耳边说,花儿,我受不了,我想要你……

郭玲花停止了亲吻,轻轻地将刘立秋推开说,立秋哥,现在不行,等到你娶我的那一天,我把一个完整的花儿交给你。

刘立秋镇定了一下情绪说,花儿,对不起,刚才我有些失态,请你相信我,我会让你永远快乐幸福的。走,我送你回养蚕房,你妈还在等着你呢。

郭玲花说,好吧,晚了我妈会着急的。

秋分过后,已经二十多天没下雨了,月亮湾晚稻虽然长势喜人,但由于多日没有下雨,稻田里虫灾也多了起来。相思公社党委号召在抗旱保苗的同时,晚上在田里放灯盏用灯火灭虫蛾。这一招是农村灭虫的好方法,沿用了多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分派几盏灯的任务,天一黑,每家每户派人将灯盏均匀地放置到稻田里。一个个田垅里,无数盏灯火,照着长势喜人的禾苗,放眼望去,如同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田间里翩翩起舞。

刘立秋每天晚上放完灯盏后,就和队里的年轻人一起踏水抗旱,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有上床睡觉。他们六个人分两班倒,一直干到天亮,晚上只能利用轮班时间在竹床上睡上一个钟点。年轻人瞌睡大,一倒下来就呼呼睡着了,可等到他进入梦乡,睡得正香时,就有人喊醒了他,因为又到了交班的时间。这些天,刘立秋睡得实在太少,只要从踏水车上下来一坐下,眼睛皮就不停地打架,腰腿也不时的酸疼难受。前些日子的晚上,刘立秋总要去一次养蚕房,和郭玲花说上几句悄悄话。可是这一连好几天,刘立秋忙得团团转,没时间去养蚕房找郭玲花。他心里惦念着她,他真有点迫不及待了。刘立秋心里想,几天后就要和郭玲花分别,要到寒假才能回来相见。因此,无论如何,这几天我要和玲花掏掏心窝子。

刘立秋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他还是让别人为他代了一个班,吃过午饭后,他就去了养蚕房。

刘立秋迫不及待地推开养蚕房的门,走了进去,郭玲花正在给蚕儿喂桑树叶。见到刘立秋走进来,郭玲花不像以及前那样热情的满脸笑容,而是显得特别冷淡,似乎没看见刘立秋进屋似的。刘立秋原以为郭玲花身体疲劳所致,便走到装桑叶的箩筐边,双手抓了一大把桑叶,一边喂蚕一边问:花儿,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郭玲花还是一言不发,看都不看刘立秋一眼,像个哑巴一样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给蚕儿喂桑叶。

刘立秋感到很奇怪。平时天真可爱一脸笑容的玲花,今天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他走上前拉住郭玲花的手说,花儿,你忘记我们之间的承诺,我答应三年后娶你呢!

郭玲花一下甩开刘立秋的手,冷冷地说,立秋哥,你今后不用再来找我,我真的配不上你,你快走吧,让人看见多不好。说完,郭玲花一把将刘立秋推出门,然后把门栓闩上。

刘立秋怔在那里一动不动,顿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不祥的预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