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四十不惑
女儿在一天天地长大,刘金龙和吕燕这对军营伴侣的感情也与日俱增。两人常常牵手出入,俨然是一对坠入爱河之中的初恋。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赞喻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爱情的诗句。刘金龙与吕燕的爱情一点也不比千多年前的那一对宫中鸳鸯逊色。吕燕在与刘金龙缠绵之后,与丈夫在枕头边喃喃私语时,也总是吟诵着唐代诗人的这句千古爱情名言。
转眼间,女儿上小学读书了。那年刘金龙四十岁,吕燕三十八岁。
在刘金龙四十岁这一年,他的军衔升到了二杠三星的上校。白参谋长早已经升任中将军长,刘金龙也升为军部的正团职参谋。
这些年,刘金龙的军旅仕途也算顺风顺水,水到渠成。从副营职到正团职,虽然熬了十来年时间,但自从和吕燕结婚后,他的军衔却连升了两级。部队晋级军衔有着严格的要求,刘金龙的晋升虽然在情理之中,但几年时间里,能够从少校晋升为中校再到上校,这是军里比较少见的。
在人缘关系方面,刘金龙虽然正直诚恳,责任心强,很讨首长和同事们喜欢。但喜欢归喜欢,要真正打动首长的心,得到他们的重用提拔,那又是另外一回事。部队是一个锻炼个人意志和品质的大熔炉,可谓人才济济,营团以上干部的竟争异常激烈,没有一点点特别的关系,是很难让首长们瞄上你的。
刘金龙之所以能够得到首长们的青睐,虽然有他个人的努力,但还得要感谢吕燕的老父亲吕征。吕征从军一生,指挥过中越自卫还击战。那时候他就是野战军的团长,军里有人称他的团为“猛虎团”。吕征指挥着全团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率先进入阵地。在发动总攻时刻,猛虎团攻克了几个难啃的越军阵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部队凯旋归来后,猛虎团荣立特等功,团长吕征被军委记立一等功,并升任为副师长。
那时候,部队还没有实行军衔制。几年之后,邓大人全面执掌军队,部队进行改革,军委发布命令,部队实行了全面的军衔制。吕征在年过半百之后被授予大校军衔,最终从师长岗位上退了下来。
吕征在部队官兵中声誉不错,口碑非常好。在乘龙快婿刘金龙晋升的问题上,吕征虽然没有过多地去干预,但还是在曾经的老部下面前为刘金龙说了不少好话。当时野战军的很多领导曾经与吕征共过事,还有不少是他过去的部下。对于老首长的乘龙快婿的晋升,大军区和军部首长们还是在不违背晋升基本原则的同时,能够高抬贵手,网开一面。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毕竟老首长在部队里功勋卓越,影响很大。刘金龙为人处事也不错,区区一个正团职校级军官的晋升,不算是什么大事。
在自己几年的的“两级跳”问题上,刘金龙真还得特别感谢自己的的岳丈大人。如果自己不是吕征的女婿,刘金龙顶多只能晋升一个中校。自己出生在农村,没有特殊背景,又没有“金哥哥”,能够几年之内从少校晋升为上校,从副团职升为正团职,完全是看岳丈大人的面子。
刘金龙曾经雄心勃勃,想在军营内干到退休。毕竟自己才四十岁,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他想,按照个人这些年的进步要求,在他的努力之下,加上有岳丈大人这面旗帜呵护着,最终干到大校师级位置应该没有问题,也许还能混个少将呢?如果真能有那么一天,刘金龙就会到自己家里的祖坟上磕上几个响头,就算磕出淋淋鲜血,也在所不惜。
可是,一年多后,年过七旬的岳父罹患癌症,在病床上折磨了半年之久,最终一命归西。岳父走了后,岳母被吕燕的二哥接了去。刘金龙和吕燕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岳父岳母家里。
岳父的离世,对于刘金龙和吕燕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岳母又被二哥接走,刘金龙和吕燕好像失去了依靠。多年来,刘金龙每到周末,都要去老俩口家里,和老人们聊天喝茶,无话不谈。吕征的两个儿子不在父母身边,老两口把刘金龙看得比亲儿子还亲。在这一点上,刘金龙特别能感受得到岳父岳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器重。因此,当岳父的离去,失去老伴的岳母又被接走,曾经和两位老人相依为命的刘金龙和吕燕,就像两只无头苍蝇似的,似乎一度对生活失去了方向。
好在时间是一剂医治痛苦和心理创伤的良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刘金龙和吕燕开始慢慢从茫然和苦痛中清醒过来。打乱了的生活一切归于正常,一家三口平平静静地生活在军营之中。
刘金龙虽然再也不能和亲爱的岳父大人天南地北地海聊,再也能每个周末去吃上几顿岳母亲手做的可口饭菜,但每天和妻子吕燕与女儿刘茵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也算是快乐幸福无比。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