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德作尺,法为秤 (下) (先发后改,错别字明天再核对)

2020-09-04 作者: 寒江秋雨
第六十三章:德作尺,法为秤 (下) (先发后改,错别字明天再核对)

江晨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看,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怎么了,脸上有脏东西?”

“没,没有。”陆凌霜这才反应过来,发现自己有些失礼,脸上一片绯红。

思虑片刻,神色有些凝重开口道:“只是天下人都关于牢笼之中,岂不人人不自由?”

“说牢笼虽是有些愤慨了,却也不为过。立法不公,执法不严,这世道便是一桩大牢笼。就拿你先前说的刘叔伯一家来说,活在监牢之中与活在监牢外又有何区别?”江晨笑问道。

还未等陆凌霜开口,却又立马自问自答继续答道:“况且真正的自由是以他人的只有为边界,这也是所谓的律法允许的范围即自由。”

“这......”陆凌霜哑口无言。

“以法为秤,称量是非,训诫万民勿行恶。”江晨继续说着,随手又在地上画了一杆天平秤,秤的左边是罪,右边是罚。然后又在天平秤上方画了一把尺。

继续说道:“在法之上,再画一线名曰德,以德作尺,行事有度,教育百姓心向善。”

“德作尺,心向善,法为秤,勿行恶。倘若正的如此,那便真的是个极好的世道了。”陆凌霜呐呐自语到。

“即便是做到了如此,也称不得一个极好的世道。况且知易行难,很多事情说说大话容易,落到实处却是极难的。”江晨叹气地说道。

“便以法为秤定是非而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我记得曾经读史书看到汉高祖约法三章而得天下。然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抵罪。可是若真的拿此法治理国家,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杀人偿命,看似有理有据,落在实处,却不然。因谋财害命的山贼强盗,杀人偿命,这点当是无错。”

“然而,倘若那时官府衙役强拆打劫你刘叔伯一家时,他奋力与人拼命,失手打杀了其中一人,杀人偿命是否又合乎情理?”

“盗窃者抵罪,也应分大小,不能一概而论。一乞儿饥饿难耐,偷食一饼子,与大盗窃人万贯家财又可相提并论呼?”

“故此,治大国如烹小鲜。落到实处便是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案例,不仅需要制定律法时思虑谨慎,称量是非更需考虑人情因由。”

“倘若要考虑到天下亿万百姓的世事人心,这如何可能做得到?”陆凌霜思量片刻,叹息说道。

“其实也不用把天下亿万人,每一个个地去做思量,这样做了还不如不做,因为根本完成不了。”

“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天性相近,导致其后人人思量不同最大的便是习惯。而导致习惯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这两点。其一,地域,一方水土一方人。”

“其二,行业。布商为布烦恼,铁匠为冶铁忧愁,农民为春种秋收殚精竭虑。故此,再要在各个区域各个行业中,推出一人,让他们去代表各自的利益,在来做讨论,事情便可简单一些。”

江晨讲解了一番思路。

“.......”陆凌霜听着江晨的话无言。

好似他的脑中早已谋划了好一切。

半晌后,才有些犹豫地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起兵?”

“!?”江晨惊出一身冷汗。

虽然与所熟知的历史有些出入,但是朝代的更替走向却大体相同,大乱是必然的。只是在江晨心中,依然对潜伏在暗中的穿越者大军抱有极大的希望。

所以枪打出头鸟,在联系上穿越者大群暴露前,自己苟活为上。即便到了天下大乱,应该还有个几年时间。

说不定,到了金兵南下攻入汴梁城中时,城楼上,某个跳大神的道士装神弄鬼,大开城门,召唤六甲神兵。

城楼下,穿越者大军开着一辆辆豹式坦克从某个极为隐蔽的出口蜂拥而出。骑兵对坦克,弓弩飞箭对加特林。

江晨神游天外,想到这里便莫名其妙地笑了笑,轻声喃喃道:“南无加特林菩萨,一息三千六百转,耳根清净渡世人。”(注1)

“什么菩萨?你是摩尼教的人?”陆凌霜见江晨嘴上的一丝微笑,又好像低喃什么菩萨,便开口询问道。

“什么摩尼教?”被陆凌霜一席话,江晨思绪从就从天外瞬间被拉回了现实中来。

“没,没什么。”陆凌霜只以为江晨不愿多说,便不在多问。

毕竟睦州一带的摩尼教教徒蠢蠢欲动,她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其口号‘是法平等,无分高下’又于江晨口中所说极为相似。

“倘若真如此,那便是一个极好世道了,说不定真的可以开万世太平。”陆凌霜认真地看了看江晨,开口说道。

“即便如此,也算不得一个极好的世道。”江晨直接否定了陆凌霜的话。

“为何?”陆凌霜一脸不解。

江晨摆摆手,又取过一根枯木枝,接在在地上重新画了起来,“倘若将这世间所有产出视为这么大的一块蛋糕。”

“蛋糕,什么是蛋糕?”江无忧盯着地上江晨画的蛋糕,好似又是一样既好吃的吃食,嘴边不由地流下了一道口水。

“额......”江晨一时无语,赶紧抹掉地上正打算拆分的蛋糕图,重新画了一个饼子。

说着,江晨又在地上的饼子上花了数道线,把饼子拆分成十等份,“倘若这世间所有产出视为这么大的一个饼子,即便平等分摊,按照如今大宋一亿人均分,那每千万人只得其中一大份。”

“况且,倘若天下太平,一户人变十户人,十户人变百户人,世上的人便会越来越多。或许用不了多少年,大宋的人口便会从一亿人口上升到两亿,十亿......”江晨一边说着,一边不断地将地上的饼子切割,再切割。

最后地上的饼子从十等分,变成而成二十等分,最后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实心圆。而每千人的原本可以享用的一大份变为一小份,最后变为一粒芝麻粒。

“所以,当人口不断增长时,分配再合理,到最后依旧会变的人人无衣食。不过,按照天性使然,未到那一刻,为了争抢更多的生存空间,战争便会爆发,又是一场天下大乱”说完,江晨便把地上的实心圆球一并抹去。

“这......这岂不是无解。”陆凌霜再次蹙眉道。

“其实解决办法也有,而且很简单。”江晨呵呵一笑。

见陆凌霜哑然,江晨再次提起木枝在地上画了一个更大的圈,“那便想办法把这个饼子做大即可。”

“如何做大,天下物产无非这么多,怎么可能变得更大。”陆凌霜不明所以。

“这世间有两种法子可以做大饼子。”江晨继续说道:“其一,便是劫掠。”

“正如外族入侵一般,当这个国家的物产无法满足时,劫掠便是最好的一种办法。我家东西不够吃,便上你家抢。”江晨说地轻描淡写。

“这不是强盗行径?”陆凌霜眉头皱地更深了。

“你个落草的山大王的女儿也好意思指着他人强盗行径。”江晨笑了。

“家父上山落草,实属无奈。但行事依旧有度,不逼良,不截贫。”陆凌霜开口解释。

江晨一副我懂我懂的表情朝着陆凌霜看去,继续说道:“其实古往今来,外族入侵多半也因如此。中原地大物博,外面的人活不下去了,宋朝占城稻便进来劫掠一番。然而,这般治标不治本。”

“要想治本,唯有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陆凌霜不解问道。

“拿农事举例,想来如今江淮,两浙土地上的占城稻早已成熟收割完毕了吧。相比起粳稻,占城稻更耐旱,产量更高,大宋能有如今之人口,亦是多亏此物。”江晨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要多寻良种。”陆凌霜似乎明白了些,却又不大明白。

“其实多出来的人不仅意味着多出一张口吃饭,更意味着多一分生产力。其实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占城稻只是其中极小极小的例子。世上除了可以找到良种,更能培育良种。”

“只要用心思去总结,科学地规划,别说亩产四五石的占城稻,纵使亩产十多石的稻子也可培育出。我的故乡,曾有伟人甚至培育出了可以在盐碱地种子的稻子。”

“痴人说梦。”陆凌霜听到盐碱地上种稻子时,不由评论一句。

“就当我是天人说梦吧,那便再跟你吹吹这世界上还有亩产可达万斤的作物,名为土豆,你相信吗?”

“倘若你真的能拿得出,我必当给你立长生碑,日夜祈祷你能长命百岁。”陆凌霜冷冷地说道,对江晨痴人说梦般的言语有些不快。

‘......长命百岁,我都用上生命精华了。长命百岁,那不是祈祷我长寿,而是祝我早夭。’江晨心中腹诽。

嘴上却依旧说着:“不信便算了,除了粮食,其他行业也一样。比如汉时改良了纸张,自此竹简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纸张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人用得起纸。倘若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改良技术,使得纸张的价格更低,同时在配合活字印刷,那世间岂不是人人都可读书。”

“再比如,改良织布机,可大大提升布料产量,使得人人有衣穿......”

注1:网上抄来的段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