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开始是英国电视台开发出来,教本国三到六岁的孩子学英语的学前动画,后来内销转出口,祸害了全球不少国家的学龄前儿童。
——这也是江以织为数不多,除了葫芦娃以外,知道的动画片。
他之所以挑这本,是因为《小猪佩奇》的剧情简单,一集五分钟,已经出了七季,没有罗里吧嗦的说教,说是教孩子学单词,就只是学单词,不搞花里胡哨的噱头。
无论是丰满的集数,每集卡得刚刚好的时间,还是整体淳朴过头的画风,都挺适合把动画改编成儿童绘本故事,出系列丛书,然后出版的。
画风是现成的,人物形象是现成的,绘本能偷懒的地方比纯爱小说更多,唯一的缺点是……江以织记不住剧情。
小猪佩奇诞生的时候,他早就不是孩子了,大致了解过几眼,只知道这是个幼儿版动物世界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脉络结构很简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佩奇和其他小动物的日常展开,每集一个主题,比如“捉迷藏”,那么接下来这一集的五分钟,以佩奇和她的弟弟乔治捉迷藏的故事,来扩写主题,中间穿插父母对孩子的两三句教育,最终happyending结局。
本质还是教话都不会说的小孩儿学个单词儿,“捉迷藏”,之乌呃捉,么疑迷,次昂藏。
——学习语言,从娃娃抓起。
《小猪佩奇》的灵魂在于结尾。
这个世界稀奇古怪的世界观中,最闪亮的点睛之笔是猪喜欢跳泥坑的设定。
既符合猪本来的特性,又在动画片里加了些欢快感进去。
哪怕佩奇和闺蜜小羊苏茜闹矛盾,无意中把弟弟乔治惹哭,可怜的小猪乔治手里抱着个绿恐龙哭到打嗝,眼泪两边飞,哭出一片海,最后的结局一定都是在大人的安慰下和好,然后大家一起快乐跳泥坑。
“大家都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这个结尾有点儿类似于喜羊羊里灰太狼“我一定会回来的”,是经典皮肤。
掌握了剧本的逻辑套路,剩下的就是给套路填词儿。
江以织把原来从系统那里顺去的,日语精通技能佩戴上了。
小猪佩奇原版是英文,上辈子他看的是中文,这辈子得把这玩意儿搞成日文弄出来。
工作量不大,也不小。
·
“儿童绘本啊……”东井和三呼出一口气。
他心情有些复杂。
为什么不写纯爱了啊?
这跨界跨得有点儿大了。
儿童绘本这方面,市场广阔,挣得钱多,但竞争也大。
一方面,既有从英美进口的读物,不少出版的系列都是销售几百万份额,轻轻松松全球不少国家出版的畅销书,另一方面,还有本国的童话作家,凭着出版社的销路和书本身的质量,卖出去不知道多少本的,强龙加上地头蛇,大家互相占着山头,把整个童书市场都给瓜分完了。
你没钱没路子,名不见经传的云水出版社凭什么横插一脚啊?
“你为什么不和小织沟通一下……这不是胡闹嘛,他实在没事儿,写个《你的名字2》不行吗,再来个平行宇宙,三叶和泷见面不好吗?”
“他这个名气用在写这个上完全就是浪费。”
“他是个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你多大了?不拦拦?也是孩子?”
清水竹也劈头盖脸就被东井和三骂了一顿。
他迷茫地眨了眨眼,也没生气,认认真真给自己辩解了一句:“我说了啊,建议他选纯爱题材保险,而且能一鼓作气,巩固粉丝,到时候销量会很有保障,我给他发了两封信,现在还没回我。”
东井和三闭上眼。
他脑子里一会儿信纸上那个粉红猪的电吹风头,两笔直线衣服,细细的腿搭配小小的圆头黑鞋,完全不协调的身体,一会儿又是赤江织抑郁症的样子。
最终,他沉沉地深呼吸两口,宽容地道:“……算了。”
“小孩想写想画,就让他弄吧,到时候咱们等看看再说。”
“……别太离谱就行。”
“告诉他剧情别弄太复杂了,小孩看不懂。”
“还有主角为什么要弄个不土不洋的外国名字?你是他编辑,帮我问问。”
清水竹也艰难道:“……好。”
他也是第一次,开始当童书编辑。
……完全专业不对口,两眼一抹黑。
·
咖啡馆里。
赤江野三勾了勾嘴角,笑着说:“其实小织,你应该叫我一声前辈来着,我原来也是黑衣组织的人。”
他搭着腿,靠着椅背,欣赏了一下江以织脸上克制的惊讶表情,不知道为什么,还挺有成就感的。
刚刚突然被儿子猜出身份,他自己都没想到。现在回一个惊喜,心里立刻舒服多了。
……其实按理来说不应该被发现的啊。
自己的崽自己清楚,没别的本事,提个壶都能把桶给扔了,小织要是原来要是有那么好的观察能力,早把他身份来回扒一遍了。
毕竟他原来也没特意瞒着老婆孩子。
怎么一年过去,眼力劲儿变得这么好,就连性子都沉了好多,也不太理……他这个爹了。
小织这一年到底过的什么日子,是吃过什么苦才会变成这样?
一个小孩儿,原来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原来给流浪狗都买衣服,突然父母就死了,相当于失去大半张庇护的羽翼,又一个人孤身跑去组织里,那种环境,还患着抑郁症,想想都压抑,被逼着训练被逼着杀人,怎么熬下来的?
怎么能熬下来?
我儿受苦了啊!
赤江野三低着头,假装喝咖啡,甚至不太敢细想,垂下眼皮把自己愧疚心疼的情绪逼下去,现在还不是长篇大论父子情的时候。
他得趁现在,从头到尾,把整件车祸前后相关的事,给小织捋清楚。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