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022-03-04 作者: 流心剑语
第十一章

池凌波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完全没有办法,不战而逃回到根据地是要接受处置,弃卢文平不顾会让他彻底断了投靠山城方面的路,至于主动向侵华日军缴械投降,则完全突破了他的心理底线,别看他暗中投靠了军统,但叛国的那一步他内心是始终不愿意迈出去。所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池凌波都必须率领部下跟前来增援古昌县城的侵华日军部队打一场,而且必须摆出拼命的架势。

在做出了决定之后,池凌波和卢文平立刻分头进行战前准备工作。其中:卢文平带着池凌波派给他的那个警卫班,在半路上开战各种袭击战术,目的就是尽可能拖延那个从古星过来的日军加强中队的行军速度,为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主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池凌波则带着剩下的人,在古昌县城外不远的地方构筑防御工事,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别看眼下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是四面受敌,但认真分析起来,他们并非孤立无援。

首先,分别由邓阳春和沈云浩带领的军统古星站情报处、行动队人员已经全部抵达了古昌县城外距离预定战场不远的地方,并且利用所携带的电台跟卢文平取得了联系,这些人尽管不擅长打正规战,但袭击、暗杀和爆破则是他们的强项,更何况他们不仅在从管沙岭出发之前还奉命花钱(使用货币是汪伪方面发行的中储券)向古春晖租了两挺捷克式轻机qiang、几十支步qiang和购买了大约一个基数的zi弹(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一个战役的消耗),还每个人都携带了至少一把快慢机手qiang和五枚仿德制长柄手liu弹。其次,古昌县城周围的新四军游击队,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仍然能够对战场外围的那些汪伪部队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最后,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至少这时候还拥有一个算是比较可靠的盟友——以汪清海为首的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

到了这一步,汪清海已经是骑虎难下,他现在非常担心这个从古星城内出发的日军加强中队进入古昌县城,从而找到对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尤其是对汪清海不利的证据,要知道很多东西是经不起严密细致的调查。

先说关于“西流河战斗”的真相,只要汪伪zheng保局肯付出足够的代价暗中收买一些知情人士,汪清海等人就无法再隐瞒下去。因为演一场戏就导致古昌县日军宪兵分队付出死18人伤33人的代价,这件事一旦被查出来,别说汪清海区区一个师长,就连古星城内的汪伪高层都不一定能够承受住侵华日军方面的怒火。

好罢,如果汪清海下定决心不惧怕新四军某师的报复,拼命配合这个从古星城开来的日军加强中队将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给消灭了,侵华日军高层还有可能对念在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劳苦功高”的份上饶过汪清海等人这一回。但汪伪“黄卫军”基本上被歼灭、古阳县城一度被占领、古阳兵工厂变成空壳,恐怕侵华日军高层就是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无法做到。

前不久,汪伪“黄卫军”扩编的时候,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高层下令调拨了山pao四门、迫击pao十二门、重机qiang十二挺、轻机qiang三十挺以及步qiang一千二百支,结果这些武器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大部分完好无损的被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给缴获了。古阳兵工厂的机器设备不是被拆开搬走就是被破坏,就连技术工人也有超过百分之七十在新四军某师的动员下携家人一块前往根据地。如果这样,侵华日军高层还愿意饶恕汪清海等人,后者绝对会怀疑侵华日军高层是打算找个机会将他们(指汪清海等人)秘密处决掉。

汪清海心里很清楚,只有侵华日军和汪伪高层意识到新四军某师仍然具备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威胁到古星周边地区的能力,自己才有可能避免被事后追究责任,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出了事导致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再也无法起到守卫古昌县城的作用。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来概括:新四军某师展现出来的实力越强大,汪清海在汪伪系统内部的地位就越稳固。哪怕是最后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坚持要将古昌县城打下来,汪清海也会毫不犹豫的率领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余部带着武器弹药和一些补给物资提前离开,将古昌县城内的日军留给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去解决。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对于像汪清海这些投靠了汪伪方面的小军阀来讲,军队是他们维持荣华富贵甚至保住全家人性命的凭仗,军队一旦没了或者不再受他们控制,那么他们以后哪怕是想过粗茶淡饭的生活都很有可能是一场奢望。

正是出于以上这些理由,特别是在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真正摆出一副要跟那个日军加强中队干仗的架势之后,汪清海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增加对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的暗中支持力度。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缺武器弹药,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敞开来供应,而且免费送货上门。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缺优秀的军官、老兵或者技术兵种,汪清海也可以安排除了心腹以外的任何部下暗中暂时“加入”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总之就是一句话:眼下谁跟日军打仗,担任汪伪华中地区自卫军第六师师长的汪清海就暗中支持谁,绝不含糊。

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与这个日军加强中队之间的战斗,是从一连串的袭扰与反袭扰、埋设zi弹地lei与清除zi弹地lei开始的。

就像时栋梁说的那样,这支前来增援古昌县城的日军名以上是一个加强中队,但实际上跟一个不满编的大队差不了多少。这个名义上的日军加强中队,由19人的中队部、5个步兵加强小队(正常情况下是3个)、1个重机qiang小队、1个迫击pao小队和1个步兵pao小队组成。其中:19人的中队部包括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和8个通信员;正常情况下的每个步兵小队有54人,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班)和一个装备3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组成,而加强步兵小队,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装备3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导致整个小队变成了62人。

重机qiang小队装备四挺92式重机qiang,迫击pao小队装备两门97式90毫米轻型迫击pao,步兵pao小队装备两门92式步兵pao。另外,重机qiang小队、迫击pao小队和步兵pao小队各配备一个人数不相同的弹药分队。重机qiang小队、迫击pao小队、步兵pao小队和弹药分队,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在日军步兵中队的编制当中,但为了增强这股日军的火力,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高层才决定临时抽调过来,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是此时古星城内日军的防御力量降低到了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只能让古星城内的汪伪部队来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可以说,为了打赢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挽回少许面子的这一仗,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高层豁出去了。

由于事先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情报,因此这个日军加强中队的行军路线很快就被推断出来,卢文平带着池凌波派给他的那个警卫班化整为零,采用麻雀战的方式,不断的用冷qiang袭击敌人,同时通过虚虚实实的布置zi弹地lei和木壳地lei,尽可能拖延这个日军加强中队的行军速度。

当这个日军加强中队的先头部队抵达古昌县城东面、与古昌县城直线距离不超过十里的地方时,已经有超过二十五人死于卢文平等人放的冷qiang之下,另外还有差不多四十人因为踩到了地lei或死或伤,如果将死亡、受伤、以及负责运送尸体和伤员返回古星城的那个13人分队(班)全部加起来,在正式开战之前,这日军加强中队的人数就少了将近五分之一。就连这个日军加强中队原来的中队长和执行官,也因为半路上挨了冷qiang和踩了地lei导致一死一重伤,无法再继续指挥这个日军加强中队。

接任这个日军加强中队中队长职务的人名叫田岛拓真,此人曾经使用“张百朋”这个名字并且在汪伪zheng保局呆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日本人这个身份泄露被迫离开汪伪zheng保局,在古星市日军法租界宪兵分队当中担任小队长的职务,这次是由他亲自带领着从古星市日军法租界宪兵分队当中拼凑出来的那个日军加强小队离开古星,赶赴古昌县城执行作战任务。

本来按理来说,比田岛拓真更有资格担任这个日军加强中队中队长职务的人还有好几个,但或许今天是田岛拓真的幸运日,那几个人在半路上不是挨了冷qiang就是踩到地lei,要么当场死亡要么受伤被抬了回去,结果一看只剩下田岛拓真最具备接任的资格,于是继续带领这个日军加强中队获取功勋的重担就落在了田岛拓真的肩膀上。

田岛拓真的好运显然还没有结束,在他接任中队长一职后,行军路上不断打出的冷qiang和埋设的zi弹地lei仍然没有给他造成丝毫的伤害,反倒是一些职务不如他的军官和普通的士兵遭到“点名”或者被送回古星,以至于其他人都悄悄说他是走了狗屎运。

等到这个可以被命名为田岛中队的日军主力出现在预定战场时,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早就完成了能够做的所有战前准备工作,并且还进行了一番战前动员。

战斗一打响,无论身在战场的池凌波等人还是站在古昌县城头用望远镜观看战况的汪清海等人,都惊讶的发现,眼前这个日军加强中队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并没有他们之前想象的那样高。

严格说起来,这个日军加强中队由于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所具备的优势,其实从一开始就稳稳地占据了上风,但是在习惯了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军一个大队就能够将老蒋一个团甚至一个师按在地上摩擦的众人看来,这个日军加强中队的战斗力明显弱了许多。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这个临时拼凑出来的日军加强中队,绝大部分是平时只负责镇压和抓捕古星城内抗日组织的非专门作战部队,战斗素养和意志明显比不过专门的作战部队,特别是在野外的时候。举个例子,如果是专门的作战部队,在行军途中无论卢文平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袭扰,也绝不会出现伤亡人员当中军官和士官占据比例较大的情况。

第二,这个临时拼凑出来的日军加强中队,在进入战场之前就遭到卢文平有意识的用冷qiang和地lei帮忙“减负”,挨冷qiang和踩地lei的,基本上不是作战勇敢的士兵就是比较专业的军官和技术兵种,等到这个日军加强中队剩下的人抵达预定战场的时候,实际作战能力已经下降了一大截,可以说比纯新兵组成的部队强不了多少。

第三,就要“归功于”田岛拓真这个人了。可以说,田岛拓真一路上没有挨冷qiang和踩地lei,其实大部分原因是卢文平故意放水,只有小部分原因才是田岛拓真的运气不差。

在来古星之前,卢文平就对自己接下来的对手进行过一番了解,田岛拓真也名列其中。田岛拓真是情报系统出来的军官,情报分析和个人行动能力较为优秀,但指挥能力尤其是战场指挥这一块就不怎么够看了,特别是在汪伪zheng保局的时候,经常出现明明占据优势却最终导致激飞蛋打的局面。诚然,这里面有着那位代号“公激”的军统潜伏人员在暗中布局的原因,但田岛拓真这个人在性格方面的缺陷也占有很大因素,例如傲慢、冲动、几乎没有任何的自知之明、对部下无法做到了如指掌。

就拿眼前这场战斗来讲,正式开战之前,田岛拓真率领这个日军加强中队在赶到古昌县城外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冲向距离他们最近的古昌县城东门位置,而是绕了一段路来到古昌县城的北门外,朝部署在这个地方的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一部发起进攻。

如果仅仅是这样,哪怕是最呆板的日军军官,只要严格按照日军战术条例(或者叫《日军步兵cao典》)进行指挥,也没有可能出现久攻不下对方阵地的局面。要知道,为了遵守与汪清海的暗中约定,池凌波将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分成四个部分,明面上包围实际上是将整个古昌县城护卫起来,哪怕汪清海事先从现有的兵力当中抽调了一部分人秘密“加入”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田岛中队当面的敌人数量也最多不超过九百人(实际上是六百出头)。装备精良、人数超过三百的日军打了半天,都没能占领对面装备简陋、敌人数量不超过九百的阵地,作为日军中队长的田岛拓真在指挥上面没有问题,谁会相信?

原因是这位田岛中队长根本就没有严格按照日军战术条例进行指挥,在指挥的过程当中很多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比如说:

田岛拓真将两个加强小队的日军作为后备力量牵制其他方向的敌人,这一点做的没有错。但他为了解决当面的敌人,只安排了一个加强分队的日军(一个班13人、再加一个双人掷弹组)守卫pao兵阵地,剩下的人都被他用于向当面敌人发起进攻。

如果田岛拓真面对的敌人是老蒋或者其他派系的华夏军队,这种战术到不能算是错误的,毕竟老蒋或者其他派系的华夏军队很多时候容易出现所防守的阵地一个点被突破就导致全线崩溃的局面。但由于对方是新四军某师第二纵队,所有指战员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下硬是咬着牙坚守不退,哪怕是处于极度劣势也没有出现崩溃的局面。因此时间稍微一长,这个漏洞就在战场外围通过望远镜进行观察的某些人给注意到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