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郭建元的副官带着晋绥军358团警卫连和辎重连各一个排,将武器弹药运到八路军129师独立团的根据地边缘。
交接完成以后,他们又将能够代表战功的东西,还有那些钱财,一块带了回去。
由于罗泽谦的坚持和再三劝说,因此这次武器弹药的交易,完全是按照市场上的行价来进行。
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团长孔捷借钱买到的武器弹药,包括:
晋造82毫米迫击炮,1门;
晋造82毫米迫击炮使用的炮弹,120发;
中正式步枪,150支;
中正式步枪使用的子弹,15000发;
捷克式轻机枪,2挺;
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尖头子弹,400发;
晋造手榴弹,20箱,大约有600枚。
这些武器,差不多可以装备一个普通连。
为了能够给接下来的攻打堡垒庄据点弄上一个双保险。
这门晋造82毫米迫击炮立刻被送到总部的兵工厂,进行改造。
一旦改造成功,那么八路军129师的独立团和新一团。
这两个团加起来,就会有两门既能曲射又能平射的迫击炮可以使用。
虽然这次的交易,走的是“孔捷向罗泽谦借钱、罗泽谦向郭建元预支、郭建元向孔捷出售”这样一个流程。
但是,罗泽谦心里清楚,郭建元通过这次的交易又赚了一笔。
那是因为,郭建元可以用内部价格向晋绥军的其它几个团购买,然后以行价进行出售。
中间可以赚取到的利润,差不多有一倍。
当然,如果孔捷最后拿不出钱来还给罗泽谦,罗泽谦也拿不出钱来填补向郭建元预支的欠款。
那么,郭建元的亏损也最多只有一半。
目前,失去大部分机器设备、并且只能分散在好几个地方进行生产的晋绥军兵工厂,每个月的产量如下:
步枪,3000支;
轻机枪,100挺;
手榴弹,80000颗;
迫击炮,30门;
迫击炮使用的炮弹,大约1万发;
山炮(105毫米以下),2门;
山炮(105毫米以下)使用的炮弹,200发;
晋造16式105毫米山炮,一门都造不出来了。
虽然晋绥军还有不少部队,但是得益于老阎与日寇高层之间越来越有“默契”。
使得晋绥军内部,能够出现大量的非正规交易。
于是,为了能够互通有无,共同赚钱。
晋绥军的一些部队在武器弹药交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内部价格和行价。
内部价格,显然是用于进行内部交易或者做非常重要的人情。
行价,就是用于对外出售的价格。
而且针对有些交易对象,出售价格还会在行价的基础上翻倍。
举了例子,假如孔捷没有通过罗泽谦,就直接向郭建元购买武器弹药。
那么这些同样的钱财,能够买回一半的武器弹药,就算是非常幸运的。
因为除了价钱翻倍以外,路上的一道道关卡,同样能够让运输成本不断上涨。
所以,像李云龙、孔捷等人,除非有过硬的关系或者实在被逼的没有办法。
否则,他们宁可通过战斗从日寇和伪军手里缴获,也不愿意花钱向晋绥军购买。
在等待迫击炮改造的过程中,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和新一团开展大练兵。
为了尽快提高这两个团的战斗力,罗泽谦“窃取”了本应该属于李云龙的点子——用数量不够的猪肉促使士兵加强训练、激发潜能。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有两个人脱颖而出——沈泉、王喜奎和王根生。
沈泉,刀法不比出身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张大彪差多少。
王喜奎,枪法出众,凭着一把中正式步枪,有效射程内弹无虚发。
王根生,投掷手榴弹,一投一个准。
为了能够让王喜奎的枪法如虎添翼,罗泽谦委托副组长程雷,去想办法弄到一支装有四倍瞄准具的苏制莫辛-纳甘7.62毫米狙击步枪。
只可惜时间紧迫,根本赶不上攻打堡垒庄据点的战斗。
当那门改造成功的晋造82毫米迫击炮被送回盗独立团的时候,独立团、新一团和晋绥军358团“新一排”的联合行动正式展开。
除了迫击炮以外,兵工厂还送来了一批按照罗泽谦给的文字和简易构造图、生产出来的工兵铲和子弹地雷。
于是第二天早晨,独立团、新一团和晋绥军358团“新一排”,经过秘密急行军,出现在了堡垒庄据点外面。
还是老一套:消灭据点派出的尖兵、包围据点、剪断据点对外联络的电话线、建立打援阵地
堡垒庄据点,是在一个庄子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这个庄子原来的名字叫邱家庄,整个庄子是依山而建。
山上伫立着十几个炮楼,射击角度遍及整个庄子,没有任何死角。
庄子外面被高高的围墙给环绕起来,每隔一段距离,也有一个炮楼或者碉堡。
这些炮楼和碉堡互成掎角之势,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火力支援。
围墙同样是用非常坚固的材料修筑成的,没有任何打洞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重型武器和足够的炮弹,想要打下这个据点,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但是,八路军129师有必须打下来的理由。
这个据点的伪军,在投靠日寇之前,是这个庄子的地方保安团。
通过宗族、利益作为纽带,这股人数有800的伪军极难劝降。
而且,这股伪军的头目,通过不断协助日寇围剿八路军,甚至将在一百多名八路军伤员的情报出卖给日寇。
在双手沾满抗日军民鲜血的同时,也获得了附近的日寇头子——河源县日寇最高长官平田一郎的青睐。
为此,平田一郎给这股伪军调拨了大约一个团的日制武器。
当然,这里面并没有像掷弹筒、迫击炮和火炮这类的武器。
毕竟青睐归青睐,但平田一郎对这股伪军的信任程度,远远比不上日寇。
这股伪军的头目同样清楚这一点,在不断巴结平田一郎的同时,还将庄子里面种植出来的粮食(主要是土豆),大量运往河源县城。
因此,堡垒庄据点成为了河源县日寇的重要军粮来源。
李云龙和孔捷经过商量,做出以下部署:
独立团和新一团,各抽调出一个营带上所有子弹地雷,阻击附近的日寇和伪军增援部队,其余的部队都用来攻打堡垒庄据点;
那两门既能曲射又能平射的晋造82毫米迫击炮,以及超过130发的晋造82毫米迫击炮使用炮弹,两个团平分;
新一团的那一门由以于承柱为首的迫击炮组负责操作,独立团的那一门暂时由晋绥军358团“新一排”以周强为首的82毫米迫击炮组帮忙操作,专门用来轰击堡垒庄据点的各个炮楼;
进攻战术为四面开花,不分主攻和助攻方向;
利用工兵铲实施土工作业,挖掘“之”字型前进战壕,将进攻距离尽可能缩短到五十米以内;
第一批突击队员(大约两个排60余人),利用人均携带10颗晋造手榴弹的优势,在进攻发起的时候,争取在两分钟之内将所携带的手榴弹全部扔出去,目标是在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上进行防守的伪军;
第二批突击队员(大约一个连120余人),则利用这个机会,采用战术动作迅速前进到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和大门的下方,然后找准地方埋设炸药,进行爆破;
第三批突击队员(大约两个连240余人),在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或者大门被炸开以后,将那些轻机枪手作为先导,为后续的进攻部队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掩护。
剩下的人(一千不到),除了留下一部分作为预备队,其余的都跟在第三批突击队员后面发起进攻。
可以说,这样的安排非常紧密,至少罗泽谦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趁着战斗还没有开始,罗泽谦赶紧问:“老李,我那个加强排的其他人,你打算怎么布置?”
“你的那些人,作为预备队,就等着发财罢。”说完,李云龙头也不回的离开。
罗泽谦的副官熊秉厚走了过来,小声说:“团副,这个李云龙,真是没有把你放在眼里。他也不想想,没有团副向团座求来的武器弹药,他们只能拿人命去填。”
罗泽谦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大部分都没有对熊秉厚隐瞒。
除非军统总部下令将罗泽谦撤职,否则两人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罗泽谦摆了摆手,说:“像李团长这样的,只要上了战场,除了战斗以外,什么都不想,这才是真正称职的指挥官。”
熊秉厚问:“难道我们只能呆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
“不然呢?”
罗泽谦伸出手,拍了拍熊秉厚的肩膀,说:“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这些人是怎么打仗的。毕竟,总部随时可能会把我们给调回去。”
战斗正是打响的时间,是在上午九点半左右。
但是前哨战,在八点不到的时候就开始了。
以于承柱和周强为首的两个迫击炮组,各操作一门既能曲射又能平射的晋造82毫米迫击炮,向堡垒庄据点外围的炮楼不断发射迫击炮弹。
尽管在这期间,堡垒庄据点的伪军又修建起了两座新的炮楼。
但是,超过130发的迫击炮弹,用来对付这些炮楼,数量上面是绰绰有余。
在这两门改造成功的晋造82毫米迫击炮不断轰击下,堡垒庄据点内的四、五十个炮楼,一座接一座的被炮弹炸成了危楼,甚至垮塌。
炮楼里面的人,只要没有及时跑出来,全部被掩埋在废墟下面。
与此同时,独立团和新一团的战士们,利用工兵铲奋力朝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的方向挖掘“之”字型前进战壕。
堡垒庄据点内的伪军试图干扰独立团和新一团战士们的土工作业,但都被独立团和新一团使用缴获的日制迫击炮、掷弹筒和重机枪给压制住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之”字型前进战壕逐渐延伸过来。
当“之”字型前进战壕挖掘到距离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不到五十米时,进攻开始了。
第一批突击队员在扯下手榴弹拉火绳的时候,心里默念两下,然后奋力将手榴弹扔了出去。
这些被扔出去的手榴弹,大部分都在半空中爆炸。
漫天飞舞的破片,让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上面的伪军顿时死伤一片。
趁着这个机会,第二批突击队员,采用战术动作迅速来到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下面,埋设炸药包。
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上面和大门附近的伪军意识到了危险,想要还击。
但是,密集的子弹和破片,让这些伪军的努力变成了徒劳。
没过一会,伴随着几声猛烈的爆炸,堡垒庄据点外围高墙被炸开了好几道缺口。
第三批突击队员立刻从前进战壕里面冲了出来,以携带轻机枪的战士为先导,奔向那几道缺口。
很快,第三批突击队员和后续进攻部队通过缺口攻入了堡垒庄据点。
据点内的伪军陷入了最后疯狂,他们要么躲进碉堡使用机枪扫射,要么想尽办法跟独立团和新一团的指战员们展开白刃战。
附近的日寇和伪军试图想要赶过来增援,却被负责阻敌增援的部队利用包括子弹地雷在内的各种方式死死拖住,难以朝堡垒庄据点的方向前进半步。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钟左右,才正式宣告结束。
堡垒庄据点内的800个伪军全部被消灭,没有一个人漏网。
在得知堡垒庄据点被攻克以后,附近的日寇和伪军立刻缩了回去。
他们担心,八路军129师的部队,会趁着这个机会向他们防守的据点发起进攻。
确实,旅长有过这个想法。
只是考虑到继续打下去,很有可能惹来日寇的重兵围剿。
这对部队建设和根据地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旅长才决定见好就收,命令独立团和新一团在将堡垒庄据点彻底破坏之后,返回各自的驻地。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