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圣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然是封赏了,这也是众将最为关心的。
朝廷这次非常慷慨,给功劳位居前三的杨国柱、郑成功、祖大寿授予“侯爵”,其他的人则封为“伯爵”,共计3位侯爵,7位伯爵。
一共10人获授爵位!大明朝廷自成祖以来,还从未如此豪爽过。
朱慈烺明白:这是因为这些年来,大明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都没能击败满清、收复辽东,北方边境一带的百姓更是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而他率领众将结束了这一切,因此崇祯才不吝封赏。
记得崇祯曾对他说过,如果能打败满清,这份大功劳足以让部属们封三、四个侯爵、伯爵,如今早已远超预期。
除了这些主要将领,总兵以下的各级军官也都有封赏。阵亡将士则按照规定,其亲属获得了贩盐资格,生活得到了保障。
可以说,这三年来跟随朱慈烺出征的将士,人人都获得了不错的待遇,大家都表示满意。
圣旨最后让朱慈烺交接好辽东的防务事宜,即刻返京。
朱慈烺率部出征的时候正是春天,经过大半年的鏖战,如今已经是初冬时节。
他将锦州以东的防务委托给祖大寿管理,临行前他提醒道:“祖总兵,满清不会甘心失败,随时都有可能卷头重来,你们务必小心谨慎。”
祖大寿点点头:“请大帅放心,现在满清的力量被削弱得很厉害,根据我打探到的消息,前段时间清军北撤时,遭受了我军城池链条的沉重打击,损失了好几万人马。如今皇太极手下只剩四、五万残兵,已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虽然近期无忧,但过一、两年呢?要知道,当初努尔哈赤也不过是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力量何其弱小?然而没过几年就兵强马壮,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祖大寿知道,大帅是想考察他的长期方略,对此他已胸有成竹:“今时不同往日。要是换做以前,清军如果围攻沈阳,我肯定只能像在锦州时那样死守,但这么做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粮草断绝的境地,实在是太笨了。跟着大帅出来这么久,我明白了必须依靠辽东水师,通过浑河、三岔河运输粮草,只有这样沈阳才能坚守下去。而这种长期对峙,对满清是极为不利的。”
朱慈烺表示满意,他补充道:“沈阳城外的那4座城堡,以后还能继续发挥作用,除了可以协助打击沈阳西、南、北三面的敌人,还可以保护从浑河到沈阳的这一段陆上线路,确保粮草能从河上顺利运抵城内。”
“好,我记下了。”
朱慈烺觉得沈阳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了,可祖大寿作为锦州以东大片国土的最高长官,不仅要考虑沈阳,还要考虑整体防御,于是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清军只留少数兵力监视沈阳,大部分兵力去进攻辽阳、鞍山等地呢?”
“这个嘛,首先赵喜松、唐通各自坚守一段时间肯定没问题,其次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帅那些战法的威力了。具体说来就是:令辽东水师的苍山船封锁浑河、三岔河沿岸,让清军不能安然从附近通过;而沿河那10座城堡及延伸开去的城池链条,则能让清军无法在辽东大地纵横驰骋,粮草供应随时有可能被切断。这么一来,清军就有了后顾之忧,很难长期围困某座城市。”
“很好。”朱慈烺深表满意,祖大寿的回答可以说掌握了他战法的精髓,不过他还需要强调一点:“就算丢掉几座城池也没关系,只要能给敌军以重大杀伤就行。满清最怕的其实是兵力的损耗,如果战至最后兵力不济,不管占了多少地方,清军都得被迫吐出来。”
“明白。”
经过这番交谈,朱慈烺完全放心了,随后带着袁熙芸一起返京。
这次他没有选择乘船,而是沿陆路,经大凌河堡、锦州、山海关返回京城,因为陆路已经全都是大明的天下,比较安全了。
途经山海关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洪承畴和吴三桂为他接风洗尘,但明显态度冷淡,说的不过是些套话。
吴三桂是个武夫,酒过三巡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大帅,你应该一碗水端平啊!前年我跟随你出征,手下兄弟也阵亡了不少,可是为何连马科、曹变蛟、王朴、唐通都能获得爵位,我却没有?难道我真的不如他们?”
“吴总兵不要急嘛。”朱慈烺早已想好了借口:“我也向皇上提到过你的功劳,但是朝廷一下子封了10个爵位,已经够多了,实在没办法再增加,总得有人上、有人下。”
“可为什么偏偏是我下呢?”
“瞧你这话说的。如果你吴总兵这次封爵了,那就会是另一个人不能封爵,要是他来找我理论,我又不能变一个爵位出来,你说是不是?”
“大帅你……”
“好啦,以后吴总兵再立下功劳,我就把你排在第一位,这样总行了吧?”
朱慈烺说这话的时候,心中暗笑:不会有以后了。就算真的还有仗要打,也不会派你去的,谁叫你在历史上的名声那么差呢?
洪承畴默默地喝着闷酒,对朱慈烺也很不满。以他前年辅佐朱慈烺的功劳,再怎么也不在马科等人之下吧?谁知爵位也没他的份。
还有沈阳一带,本以为朱慈烺会推荐他来掌管,谁知朱慈烺宁愿提拔祖大寿,也不考虑他。这么看来,朱慈烺根本没把他当成自己人啊。既然如此,这样的大帅还有什么好追随的呢?
不过,洪承畴城府极深,虽然心中十分窝火,表面上却看不出有什么不满。
朱慈烺虽然也觉得,在这场不一样的松锦大战里,洪承畴、吴三桂受到的对待似乎有点不公平,但他只能这样了。
两天后,朱慈烺回到了京城。
明天才是上朝之日,朱慈烺打算趁着今天有空,先带袁熙芸进宫看望一下皇伯母和母后,“顺便”提一下那件事。
张嫣和周皇后再次见到朱慈烺,自然非常高兴,而且这一次,她们的烺儿立下了不世功勋,凯旋而归,怎不令人自豪?
寒暄过后,朱慈烺提出:能不能退掉跟朝鲜公主的亲事?
张嫣立刻摆摆手:“此事你不必再说。木已成舟,怎么退?若真是退掉了,朝鲜那边脸往哪搁?皇上正千方百计重建跟朝鲜的邦交,这么做可不好。”
周皇后也表示:“我听说朝鲜公主不仅花容月貌,而且性情温婉,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挑不出什么毛病,你让我拿什么理由跟皇上说要退亲?”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