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故乡

2024-04-18 作者: 江聊
第209章 故乡

第209章 故乡

颜沁刚踩上荒域的土地,就听到附近有人那股头晕目眩的劲儿还没缓过来就兴冲冲交谈的动静。

“这回的通道可真稳定,上回那晃得哟,差点给我晃散架了!”

“什么牛也敢吹?这通道谁都走上第二回?”

“那不是,前阵子才走过传送阵吗……还别说,差不多都是传送通道,这飞升通道还真是跟别的通道不一样!”

“这话倒还算说得像那么一回事。传送通道攒点钱就能够坐上一回,飞升通道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通道从开启到关闭,会有不少人分批进入通道,修为高低、功法好坏、还有飞行灵器的品质差别都会影响在通道中行进的快慢。

没有人会为这些走飞升通道的修者的安危负责,敢走,就要敢承担风险。

以往的世界通道天道只是想起来了才加固一次,被卷入空间乱流生死未卜的修者不在少数,但是为了追寻心中大道,还是不断的有人想要飞升到更高的位面。

也有修者在荒域常驻下来,赚取一些贩卖两个世界消息的灵石。

颜沁走出挖空的石窟,首先看到的就是无遮无拦倾泻而下的灿烂阳光。

这里的阳光带着滚烫温度,空气极为干燥。

目光再往下移,就能看到石窟旁边的小茶棚。

小茶棚离石窟约摸一里地,竹子搭起来的茶棚看起来简陋,靠近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从茶棚里飘出来的凉意。

元婴修为的修者本不应该受到寒暑侵扰,荒域的阳光似乎与寻常的阳光不同,其中隐含了一些规则之力。

没有多做思考,颜沁走进茶棚,刚进去茶棚遮下的那块阴凉地,就被凉爽的冷气包围住。

仔细一看,便能看到茶棚四个角落布置的小型风阵和风阵上的冰块,冷气就是冰块散发出来的。

茶棚虽小,布置倒算雅致,坐在茶棚底下,视野开阔不说,桌椅也是微微带着凉意的,身边有清凉的风带走燥气,还有若有似无的茶香飘散。

“这位客人,小憩还是闲聊?”

“一壶清茶,随便聊聊。”颜沁扫了一眼茶棚上挂着的木牌,上头写着清茶的价格。

一块下品灵石一壶,放在下界确实能算作天价。

“好嘞,您的茶,客人想聊些什么?”

颜沁望向自己出来的石窟,没能从地形特点判断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她在荒域待了那么多年,按理说,荒域的每一处地方她都极为熟悉。

“这茶棚你知道吧?特别坑人,专门坑我们这些刚飞升上来的修者,一壶水都要用灵石结账。”

“长了心的都不会进这茶棚!”

正巧先前聊天的两人打茶棚边上过,嘴上笑着谁会在这种坑钱的地方当冤大头,走路的速度却诚实的慢了下来想要多蹭一蹭凉气。

“这地方怎么这么热呢!咱们来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热吧?”

“可不是吗!风灵大陆的太阳瞧着还比这儿的亮呢,也没觉得热啊!”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着,慢慢的走远了。

颜沁收回目光,随口问道:“那就说说这里的天气吧。”

之前宋小鲸同她提起过,第一批飞升到荒域的修者带了一株风语树,百年时间足够让风语树长成参天模样,让这株风语树能够直接传递消息给扎根在风灵大陆风言阁中的风语树母株。

为了更好的铺开消息线,不仅是近百年的消息,便是风语树母株那儿存有的消息,荒域这一株这里也有备份。

风言阁拿消息共享换来了包揽接待新的飞升者的生意。

消息买卖带来的收益倒是其次,结交人脉才是主要目的,这茶棚就是风言阁的产业。

茶水贵是贵了点,但茶水的费用里就包括了一些向茶棚的人了解寻常消息的费用,要想知道更多的东西,才需要另外付费。

颜沁不缺这点灵石,喝了口凉丝丝的茶水,从中品出淡淡的桃子香气,颜沁越发觉得这钱花得挺值。

“荒域一年四季分明,若是不喜欢某一季节的天气,可以前往气候稳定的小秘境居住。”

“四季的气温,春季与秋季还算气候宜人,但夏季的炎热并非人类修者的灵力能够抵御的,冬季的严寒也是如此,其上蕴含着些许规则之力,只有那些肉身强悍的妖族才能做到无视季节变化。”

“当下正值炎夏,荒域大部分地方都十分炎热,在下界使用的飞行灵器到了荒域也无法使用,使用灵力时灵力消耗也会加剧。”

“飞升通道附近方圆百里之内并无人烟,咱们这小茶棚背靠风言阁,还算小有积蓄,包下了一艘灵舟专门接送有需求的客人,让客人免受奔波之苦。其他客人瞧不上小茶棚,也就辛苦一番,走路去到最近的城池了。”

看来路过还要损上茶棚几句的两位,可能要吃点苦头了。

颜沁又喝了口茶水,神识范围内出现了一艘熟悉的灵舟,灵舟周围的灵力波动也是她所熟悉的。

茶棚里的小二正要同颜沁推销自家的灵舟接送服务,却见客人突然露出了笑容。

“友人来接,不劳烦了。”话音刚落,灵舟便稳稳当当的在茶棚旁降落,宋京墨从灵舟上跃下,整个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上船!”

颜沁由着宋京墨攥住自己手腕把自己带上灵舟。

灵舟倒还好,只是由青金玉炼制成,宋京墨那一身才叫晃眼睛。

她光知道龙族可能会比较喜欢亮晶晶,但是没想到宋京墨的审美也被种族本能带跑偏了。

等颜沁拐着弯的提起这件事时,宋京墨满不在乎的回答道:“我打再睁开眼的时候,就决定坚定的爱金银俗物,俗死我好了。”

“你看这金子,成色够不够好!伱看这灵源,块头够不够大!”宋京墨很高兴的向颜沁展示自己这段时间的新收藏,颜沁一样样的看过去,然后认真点头。

金色颜色够亮,亮得晃眼睛。

灵源块头够大,看起来跟不要钱似的。

宋京墨就知道颜沁能够懂得她的这点爱好,摆了满桌子的茶点在桌上,又取了整整两个大食盒出来。

“这里头是什么?”颜沁看见这足足有六层的食盒,有些疑惑。

“你猜~”宋京墨也不急着打开,一手按在食盒上,神采飞扬。

这些吃食都是她在知道颜沁要过来时准备的,这里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宋京墨想着颜沁可能会饿所以取了一小部分让她捡着喜欢的尝尝垫垫肚子。

颜沁配合的猜了几种吃食,最后没有猜中,宋京墨打开食盒,食盒里头食物特殊的香气就飘了出来。

“是我那些师兄师姐最拿手的卤菜~”

荒域别的不多,灵气充足的各种可食用的动物曾经一度快要泛滥成灾。

好在妖族个个都有放牧的天赋,将不同的种族领到了比较合适它们生长的环境中圈起地盘养,等养到差不多最合适吃的个头,就处理干净了送去人类城池。

荒域并不欢迎人类修者长时间居住,但是妖族不介意留下一些能够帮自己制作美味食物的人类。

风灵大陆的灵厨来到荒域后总是很受欢迎,经常收到上好的灵材作为报酬,风灵大陆的灵厨地位那么高,很难说没有这个原因在。

丹师和药师也差不多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过很多妖族更愿意自己生啃灵草,总体来说需求市场没有灵厨那么大。

至于灵师和武师,那就只能卑微的拿荒域当一个单纯的中转位面,缴纳保护费后修炼一段时间,然后再缴纳一笔消息费用打听清楚可以去的其他位面,之后再选择要飞升的位面,然后离开。

灵师和武师不能随意破坏荒域的植被、不能不经允许采摘荒域的灵植、不能不经允许擅自攻击或者捕杀荒域的动物……受到的限制很多,可以说荒域对他们最不友好。

宋京墨自己也很喜欢吃卤味,一边吃一边同颜沁说一些颜沁可能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等到灵舟降落到目的地时,宋京墨还有些意犹未尽。

她本身就是一个话不算少的人,但是一个人,肯定不会跟每个人都想讲一样的话分享一样的内容,有些事情只分享给特定的人,就像发朋友圈会要分组可见一样,道理很简单。

宋京墨可能在某些人面前寡言少语,可能又会因为某个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在自己愿意分享情绪和日常的人面前保持安静,但这不影响她在见到颜沁这样一个完美的倾听者的时候一张嘴嘚啵嘚啵说个不停。

颜沁在宋京墨的热情推销下吃了不少茶点,几乎每样都尝了一个,喜欢吃的便多尝了一些,卤味的香气霸道诱人,也没少吃,又因为卤味偏辣,颜沁不怎么能吃辣,喝了好几壶果茶。

胃口再大的人,肚子里装了这些东西,也很难不觉得饱。

“到了,快下来看看。”

灵舟直接降落在原先的青灵宗灵境,居住在这里的也不是只有当初那些人,宋京墨的几位师兄师姐内部消化,最大的孩子现在已经一百来岁了,最小的孩子才刚刚能在地上跑。

把颜沁带去亲友那儿走了一圈,宋京墨贴心的陪人散步消食。

修者本身不会吃撑,只要灵力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灵气,饱腹感就会消失。

颜沁本来也没有吃撑,但吹着小风,绕着桃花林在溪岸边这么安安静静慢慢悠悠的散步,让人很难不沉浸其中。

走了没多久,走到了一片绿藤下,宋京墨笑嘻嘻同绿藤打招呼:“藤老,今日喝了多少酒哇?”

“去去去,小丫头一天到晚不做正事净招猫逗狗烦老头。”绿叶遮掩下,藤蔓上出现了一张脸,嘴巴一张一合的说话。

宋京墨自己没多在意,等走得远了,颜沁有些担忧的询问道:“小鲸,你在这里,待得还习惯吗?”

颜沁知道自己这个问题问得不对,但她关心则切,一时想不出更合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有什么不习惯的呢?我挺喜欢这样的生活的。”

只不过是没有什么目标,真要说起来,不过是日复一日的过着日子。

她也不是坐不住闲不住,只是喜欢找一些乐趣。

周围的邻居都是亲朋好友,邻里关系再和睦不过,偶尔需要出手调解一下妖族之间的纠纷,那也不是什么费神的事,只是充当那么一个吉祥物,宣告一下调解结果。

原型是兽形的妖族对龙族都怀有一种本能的敬畏。

这样的日子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不太寻常,但对于宋京墨来说,就是普通的日常。

平时没事就在周围的山林中寻摸些野生的浆果蘑菇,偶尔运气好还能逮些野物回家加餐,意思意思给划出来的药植灵田里下场局部小雨,回家的时候顺手从路边田角拔一两颗水灵的蔬菜,等回到家中,做成一顿卖相不一定好,但香气和味道一定贴合自己口味的饭菜。

等吃完,溜达溜达,捞个放在溪水里或者井水里泡得沁凉的西瓜破开,想吃一半就抱半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想再文雅一些,就把果肉取出来切成方便入口的小块再慢慢吃。

图省事就拿着一片切好的西瓜啃,反正都是吃瓜,贪那一口清甜气。

然后呢,就可以坐在院子里,或者院子前头,看星星看月亮听虫鸣,隔着不太远也不太近的距离用不大也不小的声音聊天,你聊你的,他聊他的,各有各的热闹,这样的热闹和自在是相通的。

颜沁过了一个月这样的自在日子,到了之前选中的良辰吉时。

宋京墨的师兄师姐也对现代世界很感兴趣,于是这一趟的旅客又多了几个。

眩晕感散去,头顶已然换了片天空。

灰色的天空看不见白色的云朵和蓝色的天幕,汽车鸣笛声和高楼大厦里运转不休的电器工作的声音也极为明显。

空气和清新没有半点关系,典型的雾霾天气。

一行人出现在雾霾笼罩的大桥上,这会儿车辆行驶速度不快,过桥的车也不多,他们的突然出现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