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明旨暗诏

2024-04-18 作者: 喵圆喵
第212章 明旨暗诏

第212章 明旨暗诏

听得皇帝先是问自己对端王的看法,跟着又问贤王的下落,安宁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自己一句话不对,就有可能激怒皇帝,引来杀身之祸。

“说是找到了贤王殿下马车的残骸,没见着人。”

安宁小心地答着。

皇帝皱眉:“一个人的尸体都没有?”

“没有。”

安宁答着, 也觉得蹊跷。

按理说,温哲贤受召回京,肯定是会带上家眷侍卫的。

这仓促之下遇险,马车都碎成渣渣了,总不能所有人都能恰好命大吧?

皇帝指尖敲在桌案上,一声声好似敲在安宁心上, 让其不安得发抖。

“还有别的线索没有?”皇帝又问。

安宁一惊,头垂得更低了:“暂时还没有。”

“啪!”

上好的清瓷在殿中砸得粉碎。

安宁吓得浑身一哆嗦, 利索地跪到在地, 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两个多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皇帝厉声喝问。

安宁一边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一边却又不得不出声安抚皇帝:“圣上息怒。这事蹊跷,背后恐有人暗中隐藏贤王殿下的行踪。”

这话倒是让盛怒的皇帝冷静了下来,黑沉着脸,眼前浮现出一个人的模样。

“你是说……老三?”

皇帝沉着脸问。

安宁就差把脑袋埋进地里了:“奴以为,此事断不可能是端王殿下所为。”

皇帝看了安宁一眼。

便是低着头,看不见皇帝,安宁也能感受到那视线的凌厉。

“老三还没那么大的本事。”

皇帝收回视线,又坐回桌案之后,“他也狠不下那个心。”

老三重情,心软,否则老大哪里能成长到与他分庭抗礼的地步?

但老三狠不下心,他背后的人, 却未必了。

“老三那边的情况如何?”

皇帝又问, “跟许相逢还在联络?”

“自端王殿下去了南疆,消息都是第一时间送往宫里。并不曾单独跟丞相去过消息。”

安宁答道。

皇帝满意地点了头:“还算知道轻重主次。”

“许相逢呢?”

皇帝又问,“可有派人去南疆?”

“监视丞相府的影卫,并没有什么发现。”

安宁答道,“倒是肖大人,前些日子,说是有个余淮的远房表亲来信问候,肖大人得知自己这远房表亲时日无多,让人连夜去了余淮。”

“肖录?”

皇帝皱眉。

“正是。”

“这个时候去余淮……”

皇帝想起肖录在朝堂上死咬着晏清私自攻打羌国一事不放,非得要自己治晏清罪的事,心中起了些许的不安。

他到底想做什么?

肖录是郭佑宁那边的人,难不成是郭佑宁的示意?

可郭佑宁人在北疆,让人去南疆争权,争来他也顾及不到,有什么意思?

忽地,皇帝想起一事,神色顿时冷了下来。

“再过一月,可就是雨季了?”

安宁不明白皇帝怎么将肖录让人去南疆与雨季联系上了, 但疑惑归疑惑, 答得还是蛮快的:“六七月正是多雨的时节。”

“余淮大坝重建得如何了?”

皇帝又问。

安宁顿时反应过来皇帝在担心什么,当下也是内心沉重了起来:“如今还未过半。这次羌国突然出兵, 牵制了大量人手,导致大坝的重建一直被搁置。如今战事缓解,才得以重新投入大坝重建的事。”

大坝还没修好,雨季又将来临。

南疆多雨,一旦雨落下来,香漳河水大涨,没有大坝防治,到时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漳怀一带,又将迎来一场灾难。

昨年的粮食就没能收上来,今年大战国库都掏空了。

若是今年又颗粒无收,冬日里定然会闹饥荒。

到时候朝廷还不一定能挪出粮来救灾。

民怨激愤之下,恐易生民乱。

然比起这个,眼下皇帝更担心的,还是另一件事。

当年五家建国时定下的约定。

如今晏家后继无人,李家被满门抄斩,只剩下许、顾两家。

若温家无人,这皇位后继者……

“备笔墨,请皇诏。”

皇帝沉声吩咐。

安宁大惊之下抬头,迟疑着不敢动身。

皇诏不同于圣旨诏书,而是转用于册立储君,遗告朝野即位新帝的诏书。

皇帝先前还对端王有所不满,怎么突然之间,就下定了决心,要请皇诏立储了?

而关于这皇诏,还有一个皇诏即遗诏的说法。

只因为一般帝王下皇诏,都是在弥留之际,那是因为皇诏对于尚在位的帝王而言,无疑于是一道催命符。

一旦皇诏下了,就不可再罢黜储君,群臣自然就会倒戈未来新帝,从而对在位皇帝的命令有所懈怠。

若册立的储君是个有野心的,想要早日登上帝位,掌握大权,还可能会暗中下毒手,或者联合群臣逼宫。

所以,皇诏下后,就意味着皇帝已经做好了退位的准备。

安宁被皇帝突然的决定惊得不敢动弹,直到皇帝呵斥出声:“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安宁一惊,回过神来,连忙就要退出去取皇诏,却又被皇帝叫住:“支开宗祠的人,将皇诏换出来。”

这又叫安宁不解。

皇诏由宗祠保管,皇帝要取皇诏,怎么能背着宗祠的人?

这不合规矩啊!

“这件事,绝不能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皇帝沉着眼叮嘱。

安宁心下一沉,知道这件事恐怕不想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恭敬地应下,安宁迅速召集影卫,悄悄赶往宗祠,连夜将皇诏调换出来,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提笔疾书,将在心中拟定了千百回的内容,一一详尽地写下。

停笔,盖上山河印,皇帝又另取了圣旨,另外下了一道旨意。

待墨痕吹干,皇帝亲手将皇诏放进装圣旨的匣子里,盖上暗层,再将普通的圣旨放入其中。

皇帝将匣子交给安宁,道:“你即刻带着圣旨前往西疆,务必将东西亲自交到舒澜手中。”

安宁看一眼装圣旨的匣子,很是意外。

皇帝将皇诏交给孟舒澜是什么意思?

是怕自己出了意外,皇诏被人掉包,所以交给孟舒澜保管,以待之后公示?

还是……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