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平南王

2024-02-29 作者: 犹自在
第301章 平南王

第301章 平南王

那个静容圆脸尼姑对静安说道:“师妹,你先带着女施主去市场上逛逛,待一个时辰后,我们在这家驿站汇合。”

“好啊!”静安笑眯眯的答应下来。

没有两位师姐跟着,她就会自由许多。

旁边那叫静无的尼姑,不放心的瞥了眼轮椅上的人,又对静安交代道:“你千万要照顾好这位女施主,知道吗?自己别乱跑,记住一个时辰后和师姐们汇合!”

“知道啦!知道啦!”静安不耐烦的摆摆手。

两位尼姑师姐,终于离开。

静安长呼一口气儿,随后问一直默不作声的女子:“姑娘,你想去哪儿?”

女子动了动唇,目光呆滞的望着驿站里熙熙攘攘的客人,摇了摇头。

静安眼珠一转,她视线落到女子的双腿上,考虑到她行动不利索,静安便说道:“不如我们去茶馆吧!那里有个说书的先生,说的可好啦!”

女子点点头,眼中也有了丝期待。

流云茶馆,里面人满为患。

大厅的一个高台上,有一个穿着蓝色粗布长袍,头发花白的老者,右手拍着抚尺,左手悬在半空,有点手舞足蹈。

茶馆里,很简陋,那高台仅是在桌子底下垫了几块砖头,让下面围着桌子吃花生米的看官们,都能够看到。

静安倚在一块木柱上,因为前面都坐满了人,就连门口都蹲满了来听书的百姓。见静安推着一个腿脚不利索的女子,便有好心人给她们让了道,让她们进了茶馆里。

静安递给女子一杯茶,这茶仅花了一个铜板,就给了满满一大壶,待喝没了水还可以不花钱的续上,可把静安给乐坏了。

静安抿了口苦涩的茶水,却听那不怎么说话的女子忽然道:“静安,快乐是不是很简单?”

“是啊!”静安双眼一亮,觉得这女子终于带点人烟气息了,以前在她眼中,说句不好听的,就像个活死人一样。

静安微微一笑,觉得带她到这种地方准没错,因为周围热闹熙攘的气氛,很容易让人的心情愉悦起来。

啪——

说书先生大掌一挥,慷慨激昂道:“平南王一路南下,接连收复连城、开城两座城池,占据大半个西北省。所过之处,不烧不抢,不奸不淫,爱民如子,深受开城连城百姓的爱戴……”

“平南王貌美惊人,微风淡雅,风华气质无人能比。雄才伟略,知人善用!”

“有人说这平南王是孝元帝的亲兄弟,不满孝元帝昏庸统治,为解救难民与水火,而不得不造反……”

“也有人说,平南王生在穷苦民家,去年北方大旱,失去亲人,他带着村里百姓,奋起反抗,最后追随者越来越多,而后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后被人尊称为“平南王”,意为起兵南下,直捣上京……”

说书先生越说下面的百姓越发亢奋,就在这时,不知是谁惊叫一声,一群握着刀剑的官兵围了进来。

一个为首的,直接按住了那说书的先生。

“把他带走!妖言惑众,蛊惑民心!”官兵纷纷往两边散开,一个穿着朝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耳边,只听有人嘀咕着说:“这乌县的县令怎么过来了?”

乌城是乌县众多小镇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因为距离西北云州很近,而那里早就成了平南王的据点,所以这小镇越发被弃置起来,很少有官兵前来,也很少有人问津。

因为这小镇,很快就会被叛军占领,成为下一个据点。

见说书先生被抓,茶馆里的百姓纷纷乌泱泱的起哄,显然对这县令不服。

那中年男人气的满脸通红,大声宣布道:“作为天启的子民,尔等拥护的应该是当今的皇上,休要受叛军蛊惑,做了叛国贼,受世人耻笑!”

此话一出,不满的声音越发激烈起来。

只听有人说:“北方干旱,南方水患,朝廷都干什么了?没有银子,没有人手,任百姓饿死、淹死,这就是我们拥护的皇上么!一个对百姓不管不顾的皇上!”

“皇上昏庸无能,枉我们对他寄予厚望,现在我们的救星来了,我们开门欢迎还来不及,又怎会关门攻打?”

“你们还真是翻了天啦!来人呐!把这些刁民全都抓起来!”乌县令急急嚷嚷道。

旁边的官兵走过来,小声在乌县令耳边说道:“老爷,人太多了,衙门装不下!”

乌县令面色一白,咬牙说道:“把造谣的刁民,抓起来放到镇口各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是!”

官兵立刻去办,一屋子的人全都被官兵扣起来,待一个官兵去抓早就吓傻的静安的时候,那轮椅上的女子终于说话了:“我们是水月庵的尼姑,仅是来这讨茶的。出家在外,早就看破红尘,不参与任何争斗,还请官爷放我们离开。”

回过神的静安赶紧说道:“官爷,贫尼只是来这化缘的,并无什么目的……”

那官兵看着一个小尼姑外加一个残疾的女人,便摆手放她们走了。

女子眼珠微动,望着那些被官兵押走的百姓,问后面的静安:“天启国是要乱了吗?”

静安挠头道:“我不经常下山,也不知道。不过,听那说书先生的意思,这天启国的大西北不是被那平南王占了吗?哦,对了。那平南王快到了乌县了,到时这乌城就会成了平南王的……啧啧……这世间,更换交替的挺快的……”

见女子垂下眼皮,秀眉微蹙。

静安一笑:“不管这天下是谁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吗?我们水月庵依旧屹立在眉山之上,受世人膜拜。”

水月庵,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家换了姓,更了名,它依旧存在。水月庵名声远扬,传说那里有菩萨庇佑,曾经有一个造反的将军想要拆掉水月庵,不出月余便病死了,从此以后便有了个传言,水月庵有佛祖神灵庇佑,任何人都不能在水月庵开杀戒。否则,是要经受天打五雷轰的。

所以,一旦有战乱,入水月庵当尼姑的女子也多起来。

静安望着湛蓝的天空,忽然说道:“怕是这水月庵又要热闹一阵子喽……”

到了驿站,见静安的那两位师姐早就站在驴车边等候。

原本空荡荡的驴车上,堆放满了东西。

“静安,你怎么现在才回来?”静容担心的走过来。

静安嘟嘟嘴,说道:“刚才去了茶馆,本来听说书的,谁知碰到了一些官兵来抓人,就耽搁了!”

“你啊!师姐交代过你多少次了,出门在外要小心,千万别跟那些官爷打交道。”

“好啦!静容师姐,我这不是没事嘛!”

见那静无还要出来训斥上一两句,轮椅上的女子忍不住道:“是我让静安待我去的,各位师父们,实在对不住了。”

静容和静无赶紧说道:“女施主,你误会了。现在正逢战乱,而非太平盛世,我们出门在外总要小心为上。”

“我明白。”女子谦虚的垂下头。

两个尼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再说话。

女子被抬上车子,静安陪着坐在一边。

只听旁边的静容师姐说道:“这女施主跟你出去一趟,倒是有些活气儿了。”

“那是当然。”静安自豪道。

旁边的静无微微一笑,两个师姐纷纷摇了摇脑袋,满眼宠溺。

排车出了驿站,驴脖子上的铃铛叮当响,路上的人少了些,中午的日头毒辣辣,早市也到了末尾。

驿站门口,站着一个黄衣女子,腹部凸显,看着有四五个月大了。

她头发上扎了个蓝色布巾,面容温婉,一身衣裙料子极好,不是周围百姓穿的那种粗布衣服。

身后,有一个瘦高的男人,喊了声:“翠儿?”

那叫翠儿的女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早已望不见影儿的驴车,出神良久。

男人走过去,揽住女子的肩头:“翠儿,想什么呢?”

黄衣女子转过头,男子才发现她满脸泪水:“张进,我……我好像看见夫人了……”

“夫人?”张进一怔,随后扭头四处寻找,周围人很少,走过的那几个路人,皆是粗壮的庄稼汉。

张进叹口气儿,抬手顺了顺女子耳边的鬓发:“你肯定看错了,她……早就……”

张进没说出口,见女子哭的更凶,把她揽入怀中。

喃喃道:“翠儿,别再想了,想必她早就入了轮回,开始新的生活了……”

张进垂下眼皮,她跳崖的那个地方,他跟着那个人找了好久,没日没夜,那个人就像疯魔了般,双手狠命扒着那潮湿的泥土,指甲都断掉破了皮。那日晚上下起了暴雨,山上发生了泥石流,覆盖了许多东西。

那个明黄的身影,在山底下拼命的挖,拼命的找。

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具女尸,由于时间过长,那尸体高度腐烂,只隐隐看着和那个女子很像。

那个人趴在尸体上,痛哭流涕。第一次,张进见一个大男人,哭的那般伤心,仿似天崩地裂一样。

旁边有下人牵来马车,张进把小翠抱进车里,他自己也跟着坐了进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