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开业大吉
周秀秀确实不知道,第二天和第三天还是照常考试,到了她考试结束放周末假的时候,新租的店铺也差不多了。
周六晚上金大顺带着大家看了店铺的新模样,虽然跟前卫和豪华沾不上边,但胜在干净实用。
这一排店面据说是以前学校修教师住房的时候顺便修的,后来到底是怎么到这些店主的手里的倒是不太清楚。
不过店面普遍偏大,就连学强这间就足足有四十多平米,除了洗手间和厨房的占地,也剩下三十多平米。
装修是弄好了,可该添置的桌椅和快餐台却还没做好。
这次的东西可不是跟家里那个小店面一样,而是专门找之前卖推车给周秀秀她们的木匠老头专门定做的。
全是上好的柏木,不算贵却都十分结实,用个二十几年没有问题。
送桌椅来的时候,老木匠就对周秀秀这么说的,“十年之内要是非人力坏了,老头子随时给你换新的。”
十年?啥样的东西包换期也没有十年的啊,周秀秀觉得这老头是自信得有点过头了。
能保修就不错了。
有了桌椅,收银台则是原本的那一个,外层刷了枣红色的新漆,厨房灶具则是从家里拿来的,餐具就全部买的新的。
就这么一整套下来,这两个月生意赚的钱全进去了不说,还从张秀莲这里借了五百块。
现在她们手里除了盒饭的备用金,就真的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了。
好在店面总算顺利开业了。
开业这天正好是星期一,周秀秀中午一放学就冲进店里,在洗手间里把校服换成自己的衣服,外面穿了统一的红色围兜,拿着传单就到校门口去发了。
围兜是张秀莲亲手赶出来的,从布料到款式都是周秀秀设计的,有款带子有两个大口袋,还有挂笔的小绳子,非常实用。
这个时代发传单的营销手段还没流行起来,所以周秀秀说这个提议的时候,大家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受了。
红色的纸,上面印了开业大吉,地址,菜品等字样。本来周秀秀还想印两道菜在上面,可是印刷技术实在不行,不然就是很贵,最后也只多写了些广告语。
便宜实惠啊,营养卫生啊,美味量足……
反正周秀秀是不怕让同学们认出来的,认出来更好,给面子帮着照顾照顾生意也好啊。
李向南和王闯特意跟家里说了不回去吃饭,在店里帮忙。
李向南胆子小,不敢去发传单,就跟着刘淑琴,帮忙打菜盛饭。王闯这小伙子就不一样了,他在学校本来就人缘好,拿去的传单比周秀秀还先发完。
菜都是家里做好拿过来的,在一个个不锈钢盆子里放着,上面盖了盖子,下面则是加了水的不锈钢池子,底下烧了炭火保持温度。
已经是十一月的深秋天气,学生都在校服外面罩了自己的厚外套,阳光刚将早晨的寒气驱尽,上了一中午课的孩子们也正是饿的时候。
工商和卫生方面的材料已经交了资料过去,这次也是张老师的同学帮着弄的,也跟检查的部门说了在等执照(1)。
响应号召支持个体户的发展的大环境下,先开店边办证也是没问题的。
开业这天放了鞭炮,本以为就这么着就算开起来了,谁知刚放完鞭炮没几分钟,突然有人送来了花篮。
都是祝贺餐馆开业的。
题词没有名字,其中有一对居然写着‘祝贺周秀秀同学创业成功,发家致富’。
周秀秀看到时简直哭笑不得,这到底会是谁?
之前一个小院的邻居都来了一趟,帮着放了鞭炮说了吉利话就走了。
周燕燕和谢长进去给工地送盒饭了,金大顺和周厚安都请了假过来,加上周秀秀三人倒是还忙得过来。
周秀秀刚发完传单回到店里,胡一山这小子就来了,进门就扯着嗓子喊:“开业大吉,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啊秀秀老板!”
“借您吉言!”要是平时周秀秀肯定就一脚踢过去了,可是今天是大日子,不能踢这个夸张的家伙,“要吃什么自己招呼,别给我添乱!”
“好嘞,”胡一山等得就是这句话,当即拿了碗筷很不客气地整了一碗。
“你个吃货,”就连周厚安都看这小胖子也很无奈,不过他并没说什么,胡一山这孩子虽然馋了点,但是做事还是很不错的。
这不,飞快吃完饭,胡一山就让李向南和王闯去吃饭,自己则站到他们的位置帮着招呼人 。
“下午放学你直接去我家,”周秀秀给一桌送了汤,回来就跟胡一山说:“晚上咱们再吃一顿,庆祝开业了。”
“你放心,我不会迟到,”胡一山甚至拍了拍自己胸口,问道,“那谁也来啊?”
周秀秀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居然在一群学生里看到了谢韫涛,这人还朝她抱拳做‘恭喜’模样,这一下周秀秀就知道那对写着她名字的花篮是谁送的了。
开业第一天,来的学生着实不少,将店里一下就坐满了。
周厚安穿了身崭新的厨师袍,带着口罩举着大饭勺招呼,“各位同学,从这边排队依次过去拿自己喜欢的菜,荤菜一份三毛,素菜一份一毛,米饭两毛可以吃到饱。按自己的饭量拿,不要浪费粮食也要吃饱。”
“我们也提供打包的,没有座位的同学选好饭菜到阿姨这边来,”张秀莲看着有人因为座位满了就走了,就赶紧招呼。
饭盒是跟工地送饭的一样,白色的塑料盒子。
昨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开过一个小会,周秀秀提出可以让学生自己拿饭盒来打也行,毕竟在学校食堂就是这样,当然他们的食物可比学校的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张秀莲也是这么说的,给打包的同学说以后可以自己带饭盒来这样才吃得饱,也对环境好。
这时候哪里有多少环保意识,学生也就是含糊地应声。
第一天营业准备的是一百人的分量,张秀莲和刘淑琴开始还觉得太多了,万一卖不完就麻烦了。
但是她们都低估了学校这个群体的人数,十一点四十放学,到了十二点半餐馆里的菜就没了。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