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他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
夏薇薇说:“苏大哥,我是跟着你才学会大气和大度的。”
苏明亮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个种菜卖的农民,但在夏薇薇眼里,他身上却有一股浩然正气,她只要想到他,就不由自主以他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跟我学的?”苏明亮笑起来,说:“我记得我没有对你说教过什么吧?”
“你虽然没有说,但你身体力行地做了,这样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很大。”
隔着手机,夏薇薇也不害羞了,毫不吝啬对苏明亮的夸奖之辞。
苏明亮似乎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在那边咳嗽了一声,说:“好了,我就是跟你说说这事,没别的了,你忙吧。”
“好的,谢谢苏大哥。”
挂断电话后,夏薇薇想到苏明亮为了她的苦瓜被偷一事,竟然跑了几个镇查小偷,她又感动又开心,忍不住想:“苏大哥是不是还是有点喜欢我?如果我比她的女朋友先出现,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一起?”
但随即她又觉得自己自作多情了,苏明亮这样的好人,谁需要帮助,他都不会拒绝,也会主动帮忙。
或许在他眼里,她只是一个需要关心的小妹妹吧。
她吁了口气,能有这样一个哥哥,也挺不错啊。
然后她把心思转到李莽子身上,她自然认识李莽子的父母,虽然他们是李如花的哥哥嫂子,但不像李如花那样讨厌,有时候上街碰见夏家父母,他们都会热情打招呼。
李如花的父亲过世早,大哥比她大十多岁,长兄当父,她小的时候,大哥大嫂对她很好,把她当女儿一样照顾。
但她一点都不感恩,结婚后只要回娘家,她总要搜刮一些东西走,惹得她嫂子很不待见她,不欢迎她回去,兄妹俩的关系渐渐变得很糟糕。
她母亲过世的时候,她回娘家奔丧,趁哥嫂忙,把她嫂子的好衣服都偷走了。
她嫂子气得追过来要,她不承认,姑嫂俩大骂了一架,从此断了来往,只有李莽子和刘大贵路上碰见了还要打招呼。
李莽子不学好,在街上偷摸拐骗不到钱的时候,就回来向他父母要,不给钱就砸锅碗、烧房子,逼得他父母到处借钱拿给他,所以他家生生是被他败穷了的。
夏薇薇觉得李莽子虽然罪有应得,但他父母着实可怜,六十多岁的人了,独生儿子坐牢,他们还得替李莽子给黑娃子治疗。
他家本来就被李莽子拖得很穷,这下只怕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叹息了一会儿,她继续写小说。
写到晚上有些累了,她本想上QQ看看,又想起叶风每次见她上来都问她把他介绍的书看完没有。
她一直敷衍了事地说忙,还没看完,现在她如果上线,叶风恐怕又要追着问。
她想着这毕竟是叶风帮她挑的书,他一片真心帮她,她不看有点对不起他,再说,他总不至于害她吧。
她决定还是看看,于是点开衔接努力往下看。
当强迫自己看了十多章后,她被吸引住了,沉浸在故事里,再也舍不得移开视线。
看着看着突然不能看了,页面跳出一个框,要她充值订阅。
她舍不得花钱订阅,又被那故事勾得心痒痒的,心里十分矛盾。
虽然一章只要几分钱,可现在她缺钱缺得厉害,眼看弟弟要开学了,她连弟弟的学费都没有凑够,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订阅?
犹豫了半响,她决定先放下这本,等以后有钱了再充值看完,现在看另一本去。
令她惊喜的是,另一本网站在搞什么限免活动,她一口气看完了,给了她不少启发。
太晚了,她关了电脑睡觉,却迟迟睡不着,脑海里翻来覆去都是书里的故事,过了很久才迷迷糊糊睡了。
次日早上,她很早就醒了,回想着那书的内容,脑袋里有了一个新的故事线,越想越兴奋,干脆爬起来打开电脑准备写。
还没写,她又想昨天没有上线,不知道叶风有没有找她,于是挂上QQ。
刚挂上,叶风就跟她打招呼了:“村花,来啦?”
她吃惊地问:“你怎么这么早?”
叶风回答:“在部队养成的习惯,每天六点半按时起床。”
“哦。”
“你怎么也这么早?晚上熬夜送菜,现在你应该睡觉。”
夏薇薇说:“我这几天又没有菜卖了。”
“哦,那你可以好好写书。我发给你的那些衔接,你看完了吗?”
“有一本看完了,其他的还没有。”她回答。
“你觉得怎么样?”
她犹豫了一会儿,没敢批评那些书,敷衍地说:“挺好的。”
叶风说:“一看你就没有说实话,跟我不用遮遮掩掩,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啊。”
她停顿了一会儿,决定说实话:“我觉得,这些书里的爱情发展得太快了,脱离实际,每本书的男女主都一见钟情似的。”
叶风打了个“哈哈”,说:“不是说这些男女主都一见钟情,而是女读者只喜欢看男女主谈恋爱的那点儿事,所以作者写的时候,把男女主之前慢慢发展的感情有意简略了,因为要写他们是怎么爱上的,会有很长的过程,太慢热了。”
“哦。”
“你的书就比较慢热,要学着把节奏加快。”
“哦。”
夏薇薇见叶风什么都肯跟她说,也不嘲笑和骂她,她的胆子大起来,把她对两本书里觉得写得不好的地方都挑出来批一通。
等她批完了,叶风说:“你说的是对的,每一本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包括四大名著,《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也能找出不少问题。
“或许在你的眼里,这些书全是缺点,但是你想过吗?如果它们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为什么有很多读者喜欢?
“我们作者和读者看书的定位不一样,读者看书,只图个爽字,看得高兴就一直追,不高兴了就弃书,他们只管故事精不精彩,不管这本书为什么好看和为什么不好看。
“我们作者看书,不是为了批评人家写得不好,而是为了从他们的书里吸取经验和教训。”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