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激烈辩论

2024-03-07 作者: 杨子之爱
第220章 激烈辩论

第220章 激烈辩论

李威说:“没关系,薇薇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夏薇薇不知道怎么说了,多次相亲的经历告诉她,对男方哪怕再不满意,也不能直接说出别人的缺点,那会得罪人的。

再说,如果她说有意见,李威必定会问有什么意见,她应该怎么说?能说李威高高在上吗?能说他装吗?

就算她说出来,李威也不会承认。

“薇薇没有意见,”夏母打圆场说:“她女娃娃不好意思表态,你主动来跟她相亲,你们文化水平相当,又有共同语言,很合适。”

夏薇薇急忙开口说:“不是,我……我是觉得太突然了,我想……考虑考虑!”

相亲的时候,说“考虑考虑”就是表示没有相中对方,委婉拒绝的意思。

李威却没有听懂似的,说:“应该考虑,婚姻大事要慎重,反正不是马上就结婚,我们一边相处一边考虑,觉得合适就结婚,不合适就做旁友,里觉得咋样?”

不等夏薇薇开口,夏母接过来说:“要得,那薇薇和李老师先相着。”

“阿姨,”李威说:“您是长辈,就别叫李老师了,叫我的名字吧,我叫李喂儿。”

“李歪?”

“李喂儿,喂儿风凛凛的喂儿!”

“哦,哦,李威。”

“对,”李威笑道:“我和薇薇算是天生一对,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威字。”

夏薇薇说:“你是喂儿风凛凛的喂儿,我是草头薇,不一样。”

“同音字,都读喂儿,我小时候,我父母就把我叫的威威。”

夏薇薇心里翻白眼,说威威的时候,怎么不说喂儿喂儿了?

夏母笑起来:“这么说,你们两个还真是有缘分啊。”

“对,特别有缘分。”

然后李威站起来,说:“那就这么说好了,我回去跟我父母商量一下,明天正式过来提亲。”

农村相亲过了就是提亲,提亲过了就是订婚,最后才是结婚。

夏母忙挽留:“你吃了晚饭再走吧。”

“不行,太晚了。”

“我马上煮饭,你吃了就走,我不再留你。”

李威犹豫了片刻,笑着说:“我如果不吃唤,阿姨恐怕会不高兴,那行,我就吃了晚唤再回去。”

夏薇薇想起她读初三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女同学也是大河湾镇转过来补习的,她的口音和李威差不多,“吃饭”说的是“吃唤”,“回家”说的是“肥家,”“飞机”说的是“灰机飞”,“黄色”说的是“房色”,“花花”说的是“发发”。

那时候同学们问她为什么是这口音,她说她们那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然后有调皮的男生编了一句绕口令让她念:“菜子花花灰灰黄,放学回来吃饭饭。”

她念的是:“菜子发发灰灰房,放学肥来吃唤唤。”

全班爆笑,这句话后来经常被同学们反复念,那女同学的自尊心很受伤,没多久就转走了。

看来,李威和这位女同学是老乡,那他们的普通话就不是一般的不标准。

夏薇薇倒不是歧视他们说话,毕竟各地方口音不同也是正常的,只是她不明白,这口音是怎么成为教师的?他的学生又怎么区别他教得对还是不对?

夏母说:“那薇薇陪李老师坐,我去弄饭。”

心急火燎的夏薇薇哪里坐得住,说:“妈,我去弄菜……”

“今天不弄,明天弄。”夏母拉住她说:“李老师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多陪陪他,别怠慢了。”

“妈……”

“听话!”夏母沉了脸,贴在她耳边低声说:“有啥话等李老师走了再说。”

李威说:“薇薇,阿姨弄的菜很合我口味,就让阿姨弄吧,你陪我坐,我们多聊聊文学。”

“就是,”夏母把夏薇薇按坐下:“好好陪李老师,我一会儿就弄好了。”

夏薇薇无可奈何地坐下,夏母高高兴兴进厨房弄饭去了。

李威继续高谈阔论,夏薇薇很无聊,想不理他,却听他忽然说到了武侠小说。

他说:“看书就要看名著,那些通熟小说很熟气……”

夏薇薇打断他问:“你说的通俗小说是指的哪些?”

“像前几年我们上学的时候特别流行的那些武打和言情,什么金庸的,什么琼什么瑶的……”

夏薇薇再次打断他:“你看过他们的小说吗?”

“我看过……”

“你看过还说他们的书俗气?嫌俗气就不要看啊。”

“那时候年轻不懂事,所以后悔啊,我那时候为什么要去看那些熟不可奈的通熟小说?”

“你觉得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俗不可耐?”夏薇薇好笑地说:“那我问你,你所推崇的四大名著,里面没有武打情节吗?没有爱情故事吗?

“《西游记》有没有武打?

“《三国演义》《水浒传》有没有武打?

“你读了三遍的《红楼梦》通篇都是爱情故事,你承不承认?

“为什么同样是武打和爱情,四大名著在你眼里就高高在上,金庸和台言就俗不可耐了?”

李威说:“那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夏薇薇毫不客气打断他,说:“如果非要说不一样,就是四大名著的原著语言晦涩,普通人看不懂,只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人才能看懂,所以就显得它们高大上。

“金庸的小说,从高高的庙堂之上走下来,以通俗的语言把一些复杂的故事化繁为简地写出来,让初中生和识字不多的小学生都能看懂,看明白,都能为故事里面的人物感到热血和激动,这就是通俗小说的魅力所在!”

李威说:“你这样推崇通熟小说是不对的。”

“哪里不对?”夏薇薇越说越激动:“只要识字的人,都喜欢读书,可是因为条件有限,很多人没有机会读高中和大学,他们就没有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你非要让他们读高深晦涩的古典名著,他们能读懂吗?金庸小说给千千万万低文化读者带来了阅读的快乐,这些文化低的读者或许没有人教过他们为国为民的大义,但金庸小说里全是这样的大义,你能说他们读这样的书没有好处吗?”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