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连土都吃

2024-03-07 作者: 杨子之爱
第267章 连土都吃

第267章 连土都吃

看见林秀丽闭着眼睛在穿衣服,夏薇薇笑道:“结婚好麻烦,又累又困。”

“可不是,呵——”林秀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说:“还说是喜事,累得狗一样,哪笑得出来。”

夏薇薇问:“你要去街上做头发吗?”

“我本来想去街上做头发,但是我妈说按照农村的习俗,头发是要有命好的老婆婆给我梳,一边梳一边还要念祝福语。”

夏薇薇以前听她母亲说过,这样的好命婆婆指的是:从生下来就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年纪很大了都父母双全,身体健康。结婚后旺夫家,孝顺公婆,吃穿不愁,儿孙满堂。

她咋舌地说:“现在农村结婚还这么多讲究!”

“是啊,”林秀丽无奈地摇头说:“我也不想这么讲究,我想在理发店把头发做得美美的,但是我妈说要图个好兆头。你知道我和安如海的关系,我一直是主动的那一个,我不希望我们以后发生什么,所以现在只要我妈说好兆头的礼节,我都照做。”

夏薇薇听得忍不住在心里叹息,有些事情不是按照风俗习惯图个好兆头就真的能够美满。

但这话她不可能说出来,只能顺着林秀丽说:“你们两个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将来一定能够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林秀丽笑成了一朵花:“谢谢你,薇薇,我一定会幸福!”

她们穿好衣服打开门,林秀丽的妈妈带着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太太进来,夏薇薇明白,这便是那位好命婆婆了。

老太太笑嘻嘻地说:“丽娃子放心,凡是我梳头开脸的新娘子,结婚后都顺顺遂遂的,你和你妈老汉儿善麽麽的,你以后也跟我一样,命好得很。”

林秀丽笑容满面,连声道谢。

还没有到打扮的时辰,林妈妈一边陪老太太闲聊,一边整理昨天收到的礼物,她打算全部都给林秀丽。

林秀丽说:“我反正还要回来住,不要拿太多了,不然我以后还得往回搬。”

夏薇薇问:“安如海接你到他老家举行婚礼?”

“不是,”林秀丽说:“就在芦新镇。”

“哦,他买的新房就是做婚房用的。”

“是的。”林秀丽的笑容很甜蜜。

外面喊吃饭了,林秀丽的妈妈带好命婆婆去吃饭,叫夏薇薇一起。

夏薇薇说:“阿姨先去,我马上来。”

然后她对林秀丽说:“你去吃吧,我守着。”

林秀丽摇头:“我现在不想吃,你去吧。”

“那我给你端过来?”

“不用了,我没胃口。”

夏薇薇看出她的情绪突然间变得很低落,她的心情也不由低落下来,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娘家的时候,不管有多么任性,多么幸福,多么无忧无虑,一旦出嫁就意味着她的生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嫁给一个爱她护她的男人,公婆也懂礼,她会和在娘家一样幸福,但是这样的女孩子能有几个?

一般的女孩子出嫁以后都要成长、成熟,背负一份责任,要关心丈夫,尊敬公婆,有了孩子以后,更是沦为全家人的保姆。

这样的反差非常大,可以说,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女孩子就要完成角色的转变,从曾经全家人围着她转的小公主,沦落为她围着全家人转的大女人。

这样的角色转变很不容易,所以就会出现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吵架,离家出走,甚至离婚的结局。

其实很多时候夫妻发生争吵,都不是所谓的性格不合,而在于没有相互体谅。

丈夫觉得,我娶妻子就是为了和我一起挑起这个家,跟我一起孝敬父母养育孩子,可是娶回来的妻子任性贪玩,一点都不懂事,还是像在她娘家的时候那样我行我素,只管她自己。

妻子觉得,我嫁给你是为了和喜欢的人一起过日子,而不是来当保姆的,结婚以前你对我那么好,结婚以后却处处挑剔,既然这样,当初又为什么娶我?

结婚前的善解人意,结婚后都成了无理取闹。

所以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如果与公婆同住,更容易产生矛盾。

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转变,不能相互体谅对方,有了分歧谁都不肯让步,结果只能是分道扬镳。

有的夫妻婚前爱得死去活来,婚后恨得你死我活,离婚后老死不相往来。

只是这样的夫妻,多年以后,再回想当初相爱的甜蜜,会不会有一种往事如烟的沉重和伤感?

“薇薇!薇薇!”夏薇薇回过神,才听见林秀丽在叫她。

“你想啥子想得这么出神?”林秀丽问。

夏薇薇笑了笑说:“我在想,将来我结婚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哈哈,”林秀丽笑道:“以前人家说女孩子都是喜欢幻想的,当看见别的女人做新娘的时候,就会幻想自己做新娘的样子,没想到你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也会幻想。”

夏薇薇笑起来:“我哪有不食人间烟火,我连土都吃。”

两个人笑了一阵,夏薇薇问:“你叫我做什么?”

“我叫你去吃饭,我一点都不饿,你可不能饿坏了。”

“好吧,”夏薇薇起身说:“那我去吃饭,一会儿给你端点进来。”

她正要往出走,林秀丽的妈妈进来说:“饭夹生了,要重新蒸。”

农村做酒席的时候,厨房的锅全部要用来做菜,厨师一般也只负责弄菜。

蒸饭的事情,是交给村里的一些老大爷来做,那些老大爷都是以前大集体的时候煮过大锅饭的,蒸几十个几百个人的米饭没有问题。

所以村里要做红白喜事的人家,都会提前跟村里会煮饭的大爷说好,请他们来帮忙做饭,当然是要封红包的。

前天林秀丽的妈妈请来蒸饭的大爷,在外面用石头和泥巴敷了一个简易的大灶,大锅和滤饭的大筲箕是借的,蒸饭的蒸屉是厨师提供的。

但蒸几十个人的米饭相当考验技术,火候大小、水和米的比例、什么时候可以滤米汤都很关键,有一方面没有把握好,一蒸屉的饭都可能报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