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一双翅膀(1)

2024-03-20 作者: 汤木
第18章 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一双翅膀(1)

第18章 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一双翅膀(1)

卑微和挫折,在一个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么,

关键是你自己要有一颗上进的心。

无论你13岁、51岁还是91岁,

也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

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成功就要靠自己去争取,

没有人能够施舍给你一双翅膀。

让自己足够优秀

求人莫若求己,与其把命运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楼阁上,不如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不要奢求社会的同情和眷顾……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选择了报考美专。参加复试的头一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了。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唯一一班公共汽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

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寻了一家旅店。我记得自己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跟服务员说要开房间。然后我找到了第二天要进行复试的考场。考场设在那个美专的一间教室,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颤抖。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用所有的代价交换。

但是,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我发挥得糟糕透了。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我的手心里全都是汗。我不停地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总之那天我的发挥异常糟糕,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当然,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在等待进考场的时间里,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完全是一种形式,而最终的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我看到很多可疑的人站在那里鬼鬼祟祟交头接耳。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世界的可怕。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的结局,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

父亲在村口接我。他不停地给我讲这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子菜,打开一瓶酒。他第一次把我当成一个男人,他给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但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其实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

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知道,我考上美专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

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现在你被淘汰了,你怨不得别人。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你还不够优秀。”

我想父亲的话是正确的。美术考场的特点是,每个人的画作都是开放的,别人都可以轻易看到。假如我发挥正常,那么,或许我还有被录取的可能;假如我技惊四座,那么,他们肯定会将我录取。可是那天我的发挥是如此糟糕——我看了很多考生的作品,他们画得都比我好。

有时候就是这样。这世上的确有龌龊、有阴暗,有我们想不到的复杂。我们不喜欢这一切,可能也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非常优秀。只有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将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和行动。那么,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真的变得足够优秀。

是啊,我们会不厌其烦地抱怨社会,宣泄心中的不满,总觉得世道不公,社会阴暗,却很少静下来反观自身。黑夜不能吞噬我们的光亮,相反我们会显得更加光彩。

求人莫若求己,与其把命运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楼阁上,不如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不要奢求社会的同情和眷顾,在社会的眼中,眼泪是最廉价的。有了实力,你才能赢得主动。唤醒心中的巨人,让自己优秀起来,让你的光亮穿透沉沉的黑夜,照亮整个夜空。

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

才气固然重要,但是,才气不等于胜利。胜利还需要自己去打拼、去争取、去营造。

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老人问女人怎么没有侍者,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真,老人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端你挨个地拣你喜欢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他们会通知你该付多少钱。”女人告诉他。

老人说,从此他晓得了在美国做事的规律:“在这里,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就能够取得胜利。但假如你只是一味地等着他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胜利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说得多好啊!自助,就意味着你要靠自己,要主动出击,寻找时机。胜利固然需要机遇,但是幸运女神不会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两个人一同大学毕业,但是几年后,两个人的境况却有天壤之别。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例子:有人满腹才气却无出头之日,有人却能大展身手、游刃有余……才气固然重要,但是,才气不等于胜利。胜利还需要自己去打拼、去争取、去营造。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正在悄然变化。一首歌词唱得好,“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是啊,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优胜劣汰不只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规律。如何在这世界上寻求一席之地呢?老人说得好:“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各种各样的东西摆放在那里,只要你有才干支付得起。

但是,你如何能够支付得起你想要的东西呢?你只要胜利,而假如你只是一味地等着他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胜利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你不能施舍给我一双翅膀

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公分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黝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力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你决定自己要成为的那个人

面对煎熬,你是像胡萝卜那样变得软弱无力还是像鸡蛋那样变硬变强,抑或像一把咖啡豆,身受损而不堕其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向四周散发出香气、用美好的感染周围所有的人。

一天,女儿满腹牢骚地向父亲抱怨起工作的艰难。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后,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了厨房。父亲往3只同样大小的锅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大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1只锅里,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2只锅里,又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3只锅里,最后他把3只锅放到火力一样大的3个炉子上烧。

女儿站在一边,疑惑地望着父亲,弄不清他的用意。

20分钟后,父亲关掉了火,让女儿拿来两个盘子和一个杯子。父亲将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分别放进了两个盘子里,然后将咖啡豆煮出的咖啡倒进了杯子。他指着盘子和杯子问女儿:“孩子,说说看,你见到了什么?”

女儿回答说:“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胡萝卜、鸡蛋和咖啡了。”

父亲说:“你不妨碰碰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女儿拿起一把叉子碰了碰胡萝卜,发现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她又拿起鸡蛋,感觉到了蛋壳的坚硬。她在桌子上把蛋壳敲破,仔细地用手摸了摸里面的蛋白。然后她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里面的咖啡。做完这些以后,女儿开始回答父亲的问题:“这个盘子里是一根已经变得很软的胡萝卜;那个盘子里是一个壳很硬、蛋白也已经凝固了的鸡蛋;杯子里则是香味浓郁、口感很好的咖啡。”说完,她不解地问父亲,“亲爱的爸爸,您为什么要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

父亲严肃地看着女儿说:“你看见的这三样东西是在一样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和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它们的反应却迥然不同。胡萝卜生的时候是硬的,煮完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咖啡豆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煮了一会儿就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水里变成了可口的咖啡。”

父亲说完之后接着问女儿:“你像它们之中的哪一个?”

现在,女儿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只是怔怔地看着父亲,不知如何回答。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