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处置
宋舞的心,不禁颤抖了起来,恐惧顿时袭遍全身。
真是,太打击人了!没有活路了!
陶氏早已怒不可遏,担心自己忍不住,会揍宋舞一顿。
只是,不能打女儿,那么对梁氏,就没有必要顾忌了。
说干就干!
隔壁,就是关押梁氏的牢房。
陶氏从包袱里拿出一包糖果,几包糕点,对和梁氏关在一起的犯人道:“你们谁把这个蛇蝎女人狠狠的揍一顿,我就给谁一包糕点,五粒糖果!另外,再加五两银票!嗯,明天,我让人送鸡腿进来!”
这话一出,牢房里的犯人顿时眼睛发绿,拼发出跟狼一样的目光。都争着抢着,去揍梁氏。
女人之间打架,最典型的,不过是扯头发,挠脸,甚至还有心狠的人会扣人家的眼睛和鼻子。哎呦,要老命了,可比男人之间打架,要吓人得多了。
男人之间打架,第一招不外乎就是打脸,踢肚子和小腿之类的。总之,比眼睛和鼻子遭罪,要好太多了,起码不会一下子就有性命之忧,不会有毁容的后果。
几乎是在眨眼之间,梁氏就同时被五个女人对上了。
一人拼命的拉扯她的头发,把她给扯得嗷嗷直叫。
一人用指甲狠命的挠她那张美艳的脸,一挠一个血印,疼得她眼泪直冒,十分担心会就此毁容。
一人的爪子直奔她的眼睛而去,要不是她闪躲得快,就要变成瞎子了。
余下二人,没有占据有利地形,只好一个伸手去掐她肚子上的肉,一人对着她的小腿猛踢。
梁氏一人对上五人,顿时苦不堪言,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一瞬间,就变得狼狈至极,脸上血呼啦啦的,头发凌乱,就跟鸡窝一样。肚子一阵阵抽痛,右脚也疼得厉害,估计走路都会一瘸一拐了。
此时此刻的她,满心的绝望,连死的心都有了。
可以说,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她那十五岁的女儿了。
她在想,或许她的女儿可以救她一命。
她的女儿宋婵娟,貌美如花,被锦衣卫的一个副指挥使王大人看上了,想要娶婵娟做续弦。那指挥使,也是世家出身,虽然只是小小的世家,不是很起眼,不过也是家境富裕的人家。也正是因为只是小世家,所以才没有被清理,得以存活下来,那王大人还依然可以稳坐副指挥使的位置。
王大人的家境很好,本人的条件也很不错,人品也确实不错。嗯,人品不好的话,以瑞德帝和秦王的个性,是不可能让这样的人一直呆在锦衣卫副指挥使的位置上的。
王大人看上宋婵娟,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一见钟情!过后,虽然知道她是贱妾的女儿,却依然放不下。了解过宋婵娟的为人,知道她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却也算不上恶毒之人,就派人来提亲。
不料,却被宋婵娟一口拒绝了。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大人的长子,都快满十岁了。她一个十五岁的姑娘给一个十岁的小子当继母,想一想她就觉得没法接受。
不过,尽管如此,王大人依然没有放弃。三不五时的,还会派人,给宋婵娟送礼物过来。
原本,梁氏也是坚决反对的,她跟女儿想的不一样。她反对的理由,是因为王大人太过正直了,又跟宋词的关系不错。她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这样的人呢?她的女儿那么美丽,个性也不错,当嫁一个可以跟宋词抗衡的人。最起码,不能是个跟宋词亲近的人,要嫁也得嫁一个跟宋词对立面的人!
这样的话,她才能借助女婿,时不时的膈应一下宋词和东方画锦,让陶氏憋闷担心难过。
只是,如今却顾不得那么多了!
她的小命要紧啊!这该死的死牢,她一天都不想多呆!就更不要说,极有可能,她会被判死刑,或者被流放去西北、东北那苦寒之地。
在这个瞬间,她的眼眸灿若星辰,光芒四射,满心的期待和憧憬。
王大人,你就是我的救星!
婵娟,你就是母亲的救星!
甚至,她还期待宋礼德在这个生死关头,会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劝说女儿嫁给王大人,好救她一命。无罪释放,她自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流放去京城附近的劳改农场,或者发配去给大户人家做奴婢,只要王大人肯全力帮忙,那还是很有希望的。
到时候,王大人再搭把手,出钱让亲近的人家把她暗地里买去做奴婢。买了之后,名义上是奴婢,其实王大人还可以把她安置在某个隐秘的田庄里。如此,还可以过吃香喝辣的日子,不用真的做奴婢或者做苦力。
她想的很美,竟然忍不住欢喜的笑了起来。
“这个人,莫非是疯了?”
牢房里的人,都不禁离她三不远,对她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陶氏见她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并且竟然还能在这个时候笑的这么欢喜,一下早就明白了,这个可恶的女人,肯定又在想什么阴谋诡计。
可恶!都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这么强悍!
被几人暴打了一顿,竟然还可以笑得这么开心!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个贱人得逞!
“大人。”陶氏转身,看着牢头,又悄悄递过去三百两银票:“这个贱人疯了,请大人务必看好她,不能让她跟外面的人接触或者传递消息。他日,秦王回来,我一定在他面前为大人说几句好话。就算他没法安然回来,我也会竭尽全力,酬谢大人!”
牢头恭敬应下:“夫人请放心,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陶氏又对跟梁氏同一个牢房的人承诺:“麻烦你们看好她,不要让她跟任何的人接触或者传递消息,为了感谢大家,从明天开始,我会让人给你们每一个人送一条鸡腿一个苹果进来!疗伤的药,治病的药,我也会让人送一些给你们!”
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点凌厉:“不过,若是有人胆敢帮这个恶毒的贱人,被我知道了的话,这人绝对不会好日子过!不但如此,就连她的家人,也要被她连累!”
众犯人的心里不禁一凛,无一例外的,齐齐应道:“夫人请放心,我们一定看好这个毒妇!”
连累家人,这可是在场所有的人,都不想看到的。
进了死牢的,基本上都没想过会活命,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去苦寒之地。在死之前,能有机会吃好一点,不做个饿死鬼,不连累家人,那就是她们心中唯二的念想了。
别的,帮助梁氏那个贱人?在此之前,或许还有那么一两个人,跟梁氏一样是个小妾的,或许对梁氏还有那么一点惺惺相惜,有点恻隐之心,也多少被她的蛊惑说动了一点心,想要借助梁氏的力量,争取活命的机会。
然而,如今听了陶氏的话,看到牢头对陶氏那么恭敬,谁还敢生什么别的念头?下意识的,就是要跟梁氏远一点,千万别被这个毒妇给连累了。不然的话,或许原本还有活命的机会,却因为跟梁氏亲近,就这样被糟蹋了,说不定还会连累亲人。
如此,除非是傻子和疯子,不然的话,谁还会对梁氏伸出援手?不落井下石,不狠揍她一顿,就已经算是有点良心了。
临走的时候,陶氏又给狱卒们,一人发了一张十两的银票。
牢头和狱卒簇拥在她的身边,就跟送女王一样:“夫人慢走!”
陶氏不知道的是,东方画锦早已做了好几手的准备,即便她今天没有这些动作,那些害了宋词的人,也一个都甭想有好下场。最轻的处罚,也会是流放去西北苦寒之地做苦力,而且流放之前,会杖责三十大板。
几天之后,案情彻底的水落石出。
宋词消失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梁氏被凌迟处死,跟柳依依有关的那些人,也全都凌迟处死;其余的人,除了宋舞之外,全都被砍头了。
余下宋舞一人,以东方画锦的脾气来看,纵然是千刀万剐,也不能让她消气。只是,宋舞到底是宋词嫡亲的妹妹,是皇族之人。看在宋瑜的份上,东方画锦同意,将宋舞流放去了东北苦寒之地做苦力。就算是遇到大赦天下的好事,她也不能享受这个待遇,而且这辈子都不得借助任何人的力量,脱离苦海。
尽管如此,然而宋词一天没有回来,东方画锦心里的伤痛和愤怒,就一天没法淡化。
宋瑜的悔恨消沉,一双儿女的凄惶哀伤,如同一根根锋利的刺,扎在她的心里,疼痛难忍。时常,夜不成寐。
对宋词的想念和担忧,让她憔悴了很多。
户部的事情,她放下了;书院的课,也停下了。
她唯一专注的事情,就是教养好一双儿女,好好养胎。
而实际上,宋婵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舍己救母。
宋礼德,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牺牲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去救一个他早就恨不得休弃的女人。梁氏的两个儿子,也对她的处境装聋作哑,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找关系去牢里探望她。
此时的梁氏,俨然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众叛亲离。
宋舞的下场,就更加可悲了。
在她定罪之前,她的丈夫梁风,就忙不迭的将她休掉了。她生的一双儿女,也被送去了田庄,从此过上了实打实的农家日子。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大的不过才五岁,小的只有三岁,身边只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嬷嬷。
梁家的所作所为,陶氏听说了,却不发一语,不理不睬。若是宋词安然回来了,她或许还会有心思,去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抚养。在宋词回来之前,这两个孩子,她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
毕竟,谁知道,这两个孩子,会不会视她为仇人,视秦王府的人为仇人?如今的她,没有那个精力去分辨,两个孩子到底是不是狼崽子。
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宋瑜听说了,倒是派人去警告了梁风一番:“宋舞那两个孩子,你要送去田庄,我暂时没有心情去干涉。不过,吃饱穿暖,这必须保证。生命安全,也必须保证。若是让我知道,他们的小命受到威胁的话,你们整个梁家,就给他们陪葬吧!”
梁风被他的凌厉气势,还有那寒冰一样的眼神给吓到,连忙点头应下:“伯爷请放心,孩子们毕竟是我的亲生骨肉,我一定会好好保护他们!”
宋瑜白了他一眼,摆明不信:“这样吧,我送两个人过去,贴身保护他们!”
唉,没有办法,虽然他对宋舞恨之入骨,却依然没法对她的一双儿女不管不顾。再怎么说,那也是他的外甥外甥女,是跟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们还那么小,的不过五岁,小的才三岁,何其的无辜。遇上那么糟心的母亲,父亲又是个烂人,如果他这个做舅舅的不管了,这两个孩子极有可能会被继母或者小妾给祸害了!
对于他的提议,梁风如何敢拒绝?
过去二十多年以来,梁家一直依靠梁小梅这个恭亲王侧妃生存,如今这个最大的靠山倒了不说,还极有可能会连累梁家。不,已经连累梁家了,梁家的店铺被打压得厉害,梁家的子弟书院都不收,梁家几个在朝为官的人,也被罢官了。
或许,他把一双儿女送去田庄,是一招烂棋?
对,绝对是这样!宋瑜都出头了,这一步肯定是走错了!
“我明天就去把孩子们接回来!”梁风连忙腆着脸,跟宋瑜赔笑,一副讨好的样子。
宋瑜皱眉,冷声道:“不用,就让他们暂时呆在田庄,你们梁家如今是个火坑,孩子们去了田庄,反而才有活路!”
宋瑜要了田庄的地址,第三天就亲自带着五个人,去了田庄。一个教书先生,一个丫鬟,一个婆子。丫鬟和婆子,都会一点武功,比一般的丫鬟婆子的武力值强多了,一人可以打得过两三人。教书先生五十来岁,是个孤寡老人,宋瑜对他有救命之恩,临来之前,也跟宋瑜学了两招保命的功夫。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