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

2024-03-02 作者: 王阁序
第十七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天黄昏时分水上飞机降落在英吉利海峡上,张浩将飞机送回主位面,翌日上午张浩从主位面带过来一艘半潜艇,半潜艇夜里停靠在靠近法国海岸线的根西岛海滩附近,十几名战士跟随张浩登上这个小岛。

两天后这个小岛上来了三千名主位面的穿越众,这些人都是汶川地震后的孤儿,全部是青年男子,张浩给他们配发了突击步枪和防刺服。这个岛上的居民有英国人也有法国人,穿越众雇用这些当地的居民,在营地附近修建了数十座钢筋水泥的碉堡以及五座石木结构的仓库。穿越众给了这些居民一些茶叶和瓷器作为报酬,茶叶和瓷器这个时期在欧洲可是价值不菲的商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居民们得到茶叶和瓷器欢欣鼓舞,不久这件事就传到了法国。

一个名叫贝松的法国商人弄了一条数百吨的帆船过来,结果从张浩这里弄到了五百斤红茶,法国商人转手卖到伦敦,赚到五倍的利润。一次酒后,贝松手下的一个水手将这件事说了出去,于是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个月后,许多帆船来到根西岛,向穿越众采购茶叶和瓷器、丝绸,张浩卖给他们这些商品的同时,还向他们介绍了火柴、香烟以及塑料、不锈钢制品。

主位面的东三省曾经是重工业集中地,但现在却成为落后的代名词。重振东北经济喊了很多年,可是没有人才谈什么发展经济,而留住人才没有钱,没有项目是不成的。张浩在东北的乾县成立了鹏程公司,下辖火柴厂、马灯厂,生产的火柴、马灯销往次位面的欧洲各国。这两家工厂规模很大,共吸收两万多工人,工厂建在一片偏僻的碱甸子里,普通工人每个月的薪水也有五千多元,否则这么偏僻的地方根本不会有人过来。

李亮大专毕业,在学校学的是广告专业,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一家小广告公司打工,每个月只能赚到两千多块钱,还不够房租和伙食费,家里也不宽裕,却要每个月支援他一笔钱才能活下去。两个月前父亲给他打了电话,说县里来了个大老板,很有钱,开了一家火柴厂和马灯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工厂招收了许多大学生,薪酬都很高,父亲让他回来到火柴厂或者马灯厂工作。

李亮听到火柴厂和马灯厂,看了一眼日期,今天不是愚人节,怎么父亲跟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都什么年代了,还生产火柴和马灯?能卖出去吗?还给工人开高薪,老板是不是有病呀?李亮只是当一个玩笑听听,并能没有太在意。

春节李亮回到家里,听到左邻右舍都在谈论火柴厂和马灯厂,都在说工厂待遇如何高,过年给职工发了一大木桶葡萄酒,还有五十斤新鲜金枪鱼,葡萄酒好坏没法说,但金枪鱼每公斤市场价是200至1200元,据说工厂给职工分的鱼属于品质很高的鱼,至少每斤五六百元,五十斤金枪鱼那就是两万多元。李亮听了大为惊愕,他在省城拼死拼活忙活一年,赚到的薪水还不够买人家年底分的五十斤金枪鱼,这让他十分悲愤。

李亮过了年就去鹏程公司求职,负责招募工人的招工办公室,看了他的文凭和户口,又对他进行了面试,将他分配到了新组建的罐头厂,主要生产牛肉罐头和沙丁鱼罐头,李亮这些新工人经过半个多月的培训,走上了岗位,他每天要在流水线旁工作七个小时,尽管辛苦,每个月最基本的薪资却可以赚到五千元,工厂给交三险一金,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专生,能赚这么多钱李亮已经很满意了。

这天张浩在几位公司高级管理干部的陪同下来这家新工厂视察,李亮瞥了一眼老板,那是一个年轻人,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他一边走着,一边听着车间主任介绍这条流水线以及车间的生产情况。

李亮自小就崇拜英雄,这个时候这个大老板就成为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他想自己要努力,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中午李亮在食堂打了一份米饭,一个麻辣豆腐,一个软炸沙丁鱼,沙丁鱼都是次位面穿越众的拖网渔船在根西岛附近的海里打捞上来的,那里的海鱼十分丰富,除了进行渔船捕捞,穿越众还在海峡群岛的几个岛上搞了大规模的海水养殖。罐头厂的鱼罐头所用的原料就是次位面穿越众的劳动成果。

罐头厂的食堂没有就餐的桌椅,工人打了饭菜只能回宿舍就餐,李亮跟着同宿舍的同事回到宿舍,大家吃饭的时候,今天来工厂视察的大老板自然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

“大老板很年轻呀!外表跟新毕业的大学生似的,肯定是继承了父辈的资产,在这里开办了工厂。”胖子道。

“火柴和罐头都是不好销售的产品,马灯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古董,现在谁还用这东西,能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并且盈利,那就是本事了。”李亮道。

“哎呦,你对大老板好像很崇拜呀!”大个儿语气酸酸地道。

大个儿这个人有些自恋,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看不惯,尤其是富二代,大老板在他心目中无疑就是富二代的代表。

“你们说工厂的海鱼都是哪里弄过来的?”鼻梁上架副深度近视镜的莫文辉咽下一口饭菜,道。

众人摇头不语,等待他说下去。

“我一来到这家就感觉很奇怪,乾县深处内陆地区,距离海边很远,可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海鱼送进冷库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些拉鱼的车并不是从公路上过来的……”莫文辉道。

这些大学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在宿舍里议论工厂的时候,安放在宿舍中隐秘处的录音设备已经将他们的言谈录了下来,数日后,李亮、莫文辉、胖子……这个宿舍的几个人全部被张浩送去了次位面,不久他们的家人也跟着来到了次位面的根西岛上。

欧洲的商人蜂拥而至,来到根西岛,一船船的火柴、马灯、罐头、不锈钢制品、茶叶、瓷器销售到欧洲各国,穿越众接收的是古董和金币、银币,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在主位面的欧洲进行拍卖,为张浩带来滚滚财源。

根西岛上的穿越众的居住地是禁止欧洲人进入的,这里的住宅区使用柴油发电机为住户提供电力,每家都配备了电脑,可以玩单机游戏,还可以播放电影、电视剧,吃过晚饭,大妈们可以在麻将馆玩麻将,也可以在广场跳广场舞。除了不能上网、开车、使用手机,这里跟主位面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所有的住宅都是砖混结构的平房,七十多平米,安装了电话和抽水马桶。一万多名穿越众居住在这里,每到夜晚家家灯火通明,在港口那些商船上的欧洲商人和水手们看来,这里就是水晶宫一般的存在。

某个夜晚穿越众在码头附近搭建了一顶大帐篷,在里面放映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摩登时代》和《淘金记》。门票为五个金币,看电影的商人和水手趋之若鹜。李亮和他的几个朋友向公司借了一笔钱,租下了电影放映器材和帐篷。第一场电影他们还亲自手摇发电机,放映电影,等到收了一大堆金币,他们就雇佣根西岛上的欧洲人摇动手摇发电机,他们只负责关键设备的操作。

欧洲来的商船太多,往往要排十几天队才能得到货物,这段时间正可以用来看电影消磨时间。李亮通过电影积攒了一些钱财,将主位面公园的一些项目移植过来,比如气枪打气球,小狗拉车、水上太空球……两个月李亮收回了投资,第三个月净赚了五万个金路易。

当初李亮的舍友莫文辉在码头上开了一家饭店,为欧洲人提供汉堡包、鸡柳、薯条、辣条、炸鸡、烤肠……快餐店生意很火,欧洲人排着长队买快餐成为根西岛一景,收入虽然无法同李亮相比,但一天下来,赚到的金路易也让莫文辉数钱数到手抽筋。

但凡被张浩带到根西岛的穿越众,只要有点野心,好动脑筋、勤快,几个月下来都发了财,但也有懒人,甘心做宅男。比如胖子,胖子平时都宅在家里玩电脑,只有是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从家里走出来,到莫文辉的快餐店或者李亮的影院打几天工,赚够了伙食费,就回到家里继续宅男的生活。

根西岛上的穿越众如此富有,引起了法国人的垂涎,路易十四此时尚小,现在法国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她在红衣主教马扎然的怂恿下,派了一支船队来到根西岛,向穿越众收取巨额税赋。张浩是过来赚钱的,并不想同法国人交恶,以他的军事实力,只需从主位面弄来几艘半潜艇,就足以将法国人的船队送进海底。张浩本想用一船茶叶把法国人打发了,但法国人狮子大开口,居然要在岛上派驻军队,并且要索取穿越众收入的三分之一作为税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