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施琅

2024-03-02 作者: 王阁序
第二十九章 施琅

耿继茂带来了五十门火炮,其中有三十门是从明军手里缴获的佛朗机炮,其余二十门为大将军炮和二将军炮和虎蹲炮……乱七八糟的铸铁炮摆放在中军阵前。耿继茂准备用这些原始火炮发射实心铁弹轰开明军的沙袋围墙,他从泉州清军口中听说了明军以无人机空袭请军炮兵的战例,给炮兵准备了一些盾牌,这些盾牌为木板打造,外面包裹一层铁皮,另外所有炮兵均人人披甲,以为这样就能挡住空中射下的子弹。

数十架无人机下面安置的突击步枪自空中射下一片弹雨,子弹从数百米高空倾泻而下,纷纷击穿盾牌,铁甲,最后钻进那些炮兵的身体,将他们的身体打成了筛子。数百名请军炮兵在众目睽睽之下,相继倒地身亡,这对清军的士气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炮击不成,唯有一股脑地冲上去围攻了,耿继茂相信靠着人多的优势必定能歼灭这些诡异的明军。

两万清军分别从正面、侧面冲杀过来,清军进入飞雷炮射程,炮兵点燃火捻,两个方向的一百门飞雷炮几乎同时射出炮弹。一枚枚炮弹成抛物线向清军飞过去,在地面看过去,那些炮弹只是一个个小黑点,小黑点升到最高处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坠落下来,清军人数太多,汇聚在一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水,飞快地漫过来。飞雷炮只需对准清军队伍中间位置,就能百分之百地将炮弹射进人堆里,因此没有一发炮弹落空,一百枚炮弹全部砸进了清军队伍里。

眼瞧着炮弹落下来,人挨人人挤人的情况下,想躲都没法躲。一百枚炮弹直接砸死了一百多个清军倒霉蛋,或许这一刻有一些清军会因为没有被炮弹砸中而庆幸,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些人意识到还不如被炮弹砸死痛快。

一百枚炮弹仅有少数砸中人体时熄灭了火捻,绝大多数落在清军人堆里火捻还在燃烧,数秒后,不断有爆炸声从清军人堆里传出来,每一次爆炸都会在炸点四周清理出一大片空地,刚才还在拿着刀枪奔跑的人顷刻间被抛向空中,肢体被分解,碎肉落下来,距离较远的人则被活活震死,尸体上没有伤痕,只是嘴角流出鲜血,这说明内脏在强大冲击波下破裂了。

清军进入火铳和现代弩的射程时,飞雷炮完成了两轮射击,造成三千多人的伤亡。火铳开始三段射击,火铳冒出的烟气遮挡住士兵的视线,呛得人不住咳嗽。绵延不绝的火力下,最前面的清军不断倒下去,终于挨过了火铳兵的三次射击,随后面对的是现代弩的致命射杀。

强劲的现代弩将箭弹射出去,射进清军的胸膛,箭头深深滴钻进清军的肉体,清军双手抓住箭杆,痛苦滴哀嚎着,慢慢倒下去,倒下去的人如果没有受到致命伤,也被后面涌上来的人践踏,晕死过去。

清军距离沙袋墙不到三十米了,火铳兵和弩兵扔下武器,点燃了炸弹,不断将炸弹扔进清军人群里,飞雷炮换上了帆布包包裹的碎石子,一次次射击,无数碎石子喷射出去,呈扇面罩向清军士兵。许多士兵身体立即出现无数窟窿,皮肉里镶满了碎石子。炸弹成百上千地扔出去,每一个炸弹都可以炸翻数个清军,几轮下去,数十米范围内已见不到一个活着的人了。

耿继茂带来的清军隶属汉军正黄旗,大部分是辽东的汉人。欺负一下南明的军队还可以,遇到张浩训练出来的明军就完全失去了战斗意志。

在沙袋围墙前大量伤亡后,已无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了。看见清军出现败退的迹象,张浩率众出营,抓捕俘虏。明军尾随败逃的清军,追杀数里地,抓捕了两千多名俘虏押回营地。耿继茂带着残部仓皇逃回泉州,再无出战的勇气。

安溪明军大败耿继茂这一路清军,大约过了半个月,郑成功派遣施琅前来安溪。施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水战将领,郑芝龙降清后,施琅也跟着投降了大清,或许在大清那边没受到优待,不久又投靠了郑成功,然而郑成功对他并不信任,没有给让他担当重任。南明武装派系林立,有明朝残部,也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的余党,郑成功这一派最为特殊,盘踞海岛,依赖舟船纵横近海、江河,同陆地上那些南明的军阀没有多少往来。

起初安溪明军大败陈泰所部清军,郑成功还打算派人与安溪明军建立联系,后来通过商人打探到安溪明军是从南昌过来的,曾经在南昌败退围攻南昌成的谭泰率领的数十万清军,随后吞并了坚守南昌城的金声恒的队伍。这让郑成功十分不爽,且心生忌惮。更要命的是据说这支明军有五艘铁船,不靠风帆就可以在江河任意奔行,还有可在天上飞的铁鸟,居高临下射出弹丸,无人能挡。这样一伙杀神,陆战无敌,水战也是无敌,且有吞并友军的前嫌,如此一来,郑成功便再无与之往来的心思。

郑成功盘踞金门、厦门两个孤岛,受到清军围困,粮饷无处筹措,军心不稳。郑成功召集众将商议部队出路,郑成功提出“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策略,打算放弃金门、厦门,集中兵力去路上抢掠,以筹措粮饷,安稳军心,扩充兵力。施琅带头反对,理由是清军势大,善于陆战,郑家军善于水战,疏于陆战,以己之短攻敌所长,必败。郑成功深思熟虑,且与手下重要将领商议出来的策略遭到施琅反对,郑成功很不爽,不久削夺了施琅的兵权,历史上失去兵权的施琅原本会去厦门赋闲、隐居,穿越众的到来改变了施琅的命运。

施琅对安溪明军的铁船很好奇,弄不明白为啥铁船居然会浮于水面而不沉,没有帆浆却能行走自如?难道安溪明军会妖术不成?施琅向郑成功请求去安溪联系明军,与之攻击清军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是为了打探铁船的虚实,出去散散心,排遣一下心中的郁闷。

郑成功对施琅并没有太当做一回事,施琅在他眼里就是一枚弃子,无法使用,在眼前晃荡又觉得碍眼,于是冲他挥挥手,愿去哪随你,最好永远也别在我面前出现。

张浩手下正缺少堪用的将才,见到施琅这样的名将怎能放手?即便施琅此时在郑家军春风得意,他也会想尽办法把他挖过来,为己所用。

施琅这样的人不可能没有野心,有野心的人又有才华的人整天到晚都在做着得遇明主,施展平生报复,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用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接风宴上,完全是张浩在说,施琅在听。张浩作为一个穿越者,头脑里装满了超前于这个时代的观念和信息,他随便说一句话就够施琅琢磨一阵了,随便拿出一样东西就能亮瞎施琅的眼睛。张浩拿出地球仪给施琅介绍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的现状,分析中国的局势,清军能够夺取大半个天下的原因……接风宴本来要喝酒的,可是听着张浩滔滔不绝的讲解,盯着地球仪上的陆地和海洋,还有各个国家,施琅居然忘记了饮酒,他只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张将军,在下愚钝,不明白咱们脚下的地球怎么会是个圆球呢?难道咱们站在上面不会掉下去吗?”施琅道。

张浩站起身,让副官拿来一个小皮球,张浩抛起小皮球,皮球升到空中,又落回地面。

“施将军,刚才我抛起小皮球,小皮球又落回地面,这说明皮球被我抛起时受到了我施加给他的向上的力,皮球脱离我的手掌,升到了高处……”

张浩开始给施琅讲起了物理学,施琅虽然听不大懂,但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脚下的地球存在一个引力,地球上的东西都受到这个引力的作用才没有飞到外面去。

“1522年9月6日,也就是一百多年前,葡萄牙有个航海家,叫做麦哲伦,他历时三年,忍受了千辛万苦,终于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第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这个麦哲伦的西洋人居然坐着帆船在地球上跑了一圈?了不起,真是了不起。”施琅由衷地赞叹道。

施琅见张浩身为一军统帅,却没有架子,好像朋友一样同自己神侃,这样一个年轻人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陆战、水战都很有一套,心胸宽仁,俘虏了清军的的伤兵也会精心医治,伤愈后编入军队,发给军饷。张将军与我初次见面就能倾心交谈,看来对我还算重视,倘若留下来必定能够实战所长。

“张将军,在下未来之前听闻贵军有五艘铁船,在下十分困惑,铁船缘何能够浮于水面而不沉,不用风帆而奔跑自如?”施琅道。

“铁船实为蒸汽动力船,是我军的一件秘密武器,遇到清军战船,不用火炮,只需撞击,便可令其沉没,别人问起来,我不会说的这么详尽,施将军在我眼里不是外人,既然施将军有兴趣,看看也无妨。”张浩道。

张浩说罢,站起身拉着施琅的衣袖,来到屋外,让副官带一辆四轮马车过来,张浩在主位面的乾县新近开办了一个防止欧洲四轮马车的厂子,除了胶皮轮子,其余的部位与欧洲现在使用的四轮马车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现在也有四轮马车,不过中国的四轮马车转向靠蛮力,而欧洲的四轮马车前后轮子各安置在一个车架上,转向灵活,行驶轻便、快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