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战略上藐视
那些研究成果都是帝国最高军事机密,别说外国人,连王承恩这样的皇帝亲信也不能过问。为此所有参与项目的人都要签署非常苛刻的保密协议,怎么突然又成了招待外国君主的鉴赏品,可以随意展示了呢?
“朕会差人把授权书拿给你,展示会的相关负责人也会来学院接洽。保密措施还是要注意的,不过不是成品和功效,而是原理和具体工艺流程。
别害怕,放心大胆的介绍,连将来能派上何种用途的远景也可以说。朕不光对你们有信心,也对帝国的工业基础有信心。
你知道什么叫强大吗?真正的强大不用看身后是否有人追赶,更不担心被超越。只需抬头看远方,迈着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的前进。”
笛卡尔的严肃语气把洪涛逗笑了,曾几何时满朝文武包括军方高级将领,绝大多数人都反对让这些来自欧洲各国的学者参与到机密项目中去,理由只有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信。
但几年时间下来,这种声音几乎消失不见了。原因也只有一个,欧洲学者们比大明本土的学者们更殚精竭虑,日以继夜,从未发现有人向外故意泄密,更谈不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究其原因还是两个字,利益。搞研究的人脑子里没有国界和民族,甚至对家庭和亲人也很淡,成果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也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大明帝国给他们创造的科研环境百分百是举世无双的,甩第二名十万八千里。别说找相似的,其它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基础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这时候皇家学院里的各个实验室和机密项目就不再是外国的了,而是成了他们实现理想和自我突破的唯一台阶,同时也是保证生活质量和提高声望的唯一道路。
没有人会在清醒的状态下亲手毁了自己的生活和前程,这已经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价值了。如果有人想这么做,他们会马上蹦出来全力阻止,更不允许别人来破坏。
这次向奥兰治亲王展示大明的最新的科研成果不存在泄露机密的可能,不管亨德里克以及他身边的随从里有没有欧洲学者,也不论他们有没有天赋,都无法从几具成品上看出原理和生产工艺,唯独能感觉到的只有恐惧。
没错,洪涛这么做根本不是示好,而是威慑。就像后世的美国在1945年向全世界展示原子弹一样,看到它的人只能感到害怕和不可思议。当时能做的也只有暂时屈服,然后再在私底下加紧研究和仿制。
洪涛需要的就是害怕,建立世界新秩序光靠军队会把把国家拖垮,只凭理论会把人累死,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战争,而是恐惧。
当所有人意识到一旦开战有很大可能会输时,就会比较倾向于君子动口不动手了,也就有耐心讲道理了,并且愿意主动退让妥协。
有了耐心和肚量,能坐下来好好谈,就是良好的开端。只要把第一步迈出去,后面的环节也就相对容易了。
至于说全世界都知道大明帝国有大杀器之后会不会采取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来窃取、挖墙脚,那是必然的。 但用不着因为怕别人追上就总回过头设置障碍,正确的对策恰恰是不回头继续向前走,时刻处于世界最前端。
当然了,当君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做小人,在这方面洪涛更有心得。陆军和海军统计司、礼部外事司和皇家顾问处都是干这个用的,人员、设备、经验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国内还有东厂和锦衣卫辅助,不光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还能主动出击,把一切对帝国不利的人和事消解于无形。
就在洪涛在皇家学院亲授一周之后,奥兰治亲王的座驾顺利抵达了大沽口。
陪同来访的主要人员还有荷兰联合省共和国东印度公司东印度评议会议长、巴达维亚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荷兰西印度公司评议会议长,彼得.克里斯托弗.桑特;阿姆斯特丹市长,科内利斯.比克。
从陪同人员的构成上也能看出荷兰人的与众不同,没有太多政府人员,商人占据了多数,或者说既是商人又是政府工作人员,可见商人在荷兰共和国中的地位。
做为帝国皇帝和主人,洪涛自然不能去码头亲自迎接。来访者只是亲王头衔,职务也是执政官,从任何方面算也比国王低一级。本着外交对等的原则,由大学士席尔瓦出面最合适也最方便,至少在语言上不存在隔阂。
同样出于礼节考虑,亨德里克亲王在大沽口下船后不能急赤白脸的往京城赶,要先在通州的馆驿停留一天。除了休整之外,主要是供双方进一步敲定来访日程,以便让主人和客人都提前做好准备。
但当天下午,刚把亲王一行人安顿好的席尔瓦大学士就急急忙忙的钻进了皇宫。他是来汇报详情的,且带来了对方此行的大致目的。
“臣不仅和科恩总督单独交谈过,还接受了亲王殿下的邀请参加礼部举办的欢迎宴。据臣的观察,亲王殿下此行可能有点勉强,主使者应该另有其人。”
席尔瓦在大明生活了二十多年,穿着、口味、语言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唯独一身肥肉特别顽固,几乎没有丝毫缩减。从入宫到养心殿的几百米步行让他上气不接下气,大冬天的汗水顺着鬓角流。
不过再怎么辛苦也不妨碍他察言观色的天赋,短短几个小时的寒暄就发现了一个比较异常的情况。
“另有其人?这位亲王连西班牙军队都不怕,还有谁能威胁他?”初闻此种推测,洪涛有点不信。
“此威胁非彼威胁,如果臣还没老眼昏花,应该就是那个叫科内利斯.比克的家伙。就此事臣向科恩总督打听过,他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把这家伙的底细透露了一二,这就更证实了臣的猜测。”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