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薛道衡

2024-03-05 作者: 禺涵
第四十一章:薛道衡

高菲回到高府,拜见老师薛道衡。薛道衡有点诧异,等看了杨广的两首诗之后更是佩服不已。高菲看见薛道衡的样子,心里不知为何还有一丝丝的喜悦。

薛道衡出身河东薛氏,六岁丧父,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开府仪同三司。薛道衡少孤,好学。13岁时,作《国侨赞》,颇有思致,见者奇之。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其诗虽未摆脱六朝浮艳绮靡的余风,有些作品,却具有一种刚健清新的气息。如与杨素唱和的《从军行》,就是较好的边塞诗。代表作《昔昔盐》描写思妇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最为脍炙人口,小诗《人日思归》含思委婉,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菲儿,此人年纪如何?”薛道衡问道

“此人年纪也就十六七岁左右,虽然是书生打扮,但其身上的杀伐之气虽不易被察觉,他虽然刻意收敛,但离的较近的话还是能觉察到,他应该是多次参与战争,甚至在战场上还亲手杀过人。”高菲道

“那你可知他姓名?”

“老师,他叫隋木易,不过学生认为这是化名,因为他虽然身着简朴,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哦,能得道菲儿称赞的人可不多呀!”

“那此人品行又如何?”

“还好。。。还算是正人君子吧!”高菲俏脸一红道

“我的大小姐,你的变化可真大,在马车上句句不离登徒子,回到家里就变成正人君子了”碧儿、晨儿小声道

“你这两个小妮子在嘀咕什么呢,还不赶紧去给先生奉茶。”高菲瞪了一眼碧儿、晨儿道。

二人相视一笑退出了书房。

“菲儿,你觉得这两首诗和晋王在晋阳城作的那首诗相比如何?”

“老师,学生觉得晋王在晋阳城作的那首诗应该是临时拼凑而成,前四句自成一体,后两句应该是强加上去的。”

“不错,菲儿看来你在诗词方面很有天赋,所以为师认为,要么是晋王故意如此,要么就是剽窃别人的。”

杨广要是知道薛道衡如此对待自己的诗作,恨不得上前给他一个拥抱,老薛呀,你可真是本王的知己呀!

“老师,菲儿认为此人在诗作方面的天赋早已超过了晋王。”

“菲儿,千万别小看这个晋王,他自幼好学,诗词方面的天赋不亚于为师呀!“

”老师,你太谦虚了,如今在整个大隋能超过你的不超过一个手指。“

”菲儿,这晋王还真能沉得住气,你在大兴善寺如此编排他,他怎么会无动于衷呢?看来此人胸有城府,不可小觑呀!”

“诺,先生,太子殿下命人在东市建立的和诗楼,目的就是想杀一杀晋王的锐气,可如今晋王不上当,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呀?”

“菲儿,你可告知隋木易我的住处,如果有此人相助,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到时再将他推荐给殿下,那么我们在方面定能稳稳压晋王一头。”

“老师所言极是,不过我走时匆忙,忘记告诉他了。不知老师有何良策?”

“嗯,让老夫思虑一番,好好谋划一番。”

碧儿和晨儿奉上茶点,碧儿拿出了杨广写给高菲的诗递给薛道衡道”先生,这是随公子临行前写给小姐的诗,先生您瞧瞧吧。“

”碧儿,不可!“高菲一把夺过薛道衡手中的诗藏在身后道。

”菲儿,既然都拿出来了,就让为师看看又何妨?“

”这。。。学生遵命“高菲俏脸一红道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薛道衡低声吟道

”好诗呀!菲儿,这个隋木易,不仅边塞诗写的漂亮,连舞姿都能描写的如此细致入微,妙呀!简直是妙不可言!“薛道衡道

碧儿刚想开口就被高菲一眼瞪了回去。

”老师,还请您将这首诗还给学生。“高菲说完俏脸又是一阵发红。

”嗯,菲儿,这几日麻烦你去打探一下这位隋公子的下落,然后再报告给为师,我们再作下一步打算。“

”诺,学生遵命,学生告退。“高菲说完就拿起桌上的诗飞一般的回到了自己的闺房。

回到闺房,高菲发现自己脸颊绯红,双耳红到了耳根,心里噗通噗通跳个不停。她拿出手中的诗又看了一眼,想起今日在厢房内发生的种种,心里多了份甜蜜和期待。

次日,杨广又去了一趟书院。听尧君素讲,书院的士子中午不肯训练,下午不肯参加劳动,他们既不能打也不能骂,没有办法,只能告知杨广了。杨广来到书院,此时大概在巳时三刻左右(早上9点45分),正是训练时间。杨广入北园,发现有好多士子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吃饭,还有一部分躺在校舍内休息。

杨广命人将所有人全部集中在北园校场内,杨广道”诸位学子,你们是对本王有意见还是对本王安排的时间有意见?“

”殿下,不是我等对您的安排有什么意见,只是我们是读书人,领兵打仗,保家卫国那是军人的职责,您命我们这些读书人每日也参加训练,不知为何?“有一士子道

”你们还有脸跟本王提读书人,就你们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等你们做了边境父母官之后,敌人来攻城时,你们拿什么来保护境内百姓安全,凭你们手中的笔,还是你们说句话或者作首诗,敌人就能退去?本王想这恐怕不可能吧!本王让你们每日参加训练,一是让你们强身健体,适应各种环境;而是让你们在战时能够组织百姓协助地方戍卒防御敌人的入侵。本王的书院不养那些个手无缚鸡之力之辈,谁要是不愿意就请马上离开书院,本王绝不挽留!“

校场内一片沉寂,士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带头离开。

”既然大家都选择离开,那就安心留下接受训练吧。书院有医护室,如果有人受伤或者晕倒就马上送入医护室,不得延误,但如果有人借此逃避训练,一旦抓到,请马上离开书院,本王也绝不挽留!“

”诺,我等遵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