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请缨,督办钞关榷税。”
不待管户部的袁世振开口说话,河道总督汪应蛟就开口道。
“住税且不提,但我大明钞关榷关俱在运河之上,关税查收,理应由河道衙门或漕运衙门管理。”
“户部尚书?”
眼珠子转动,朱由校的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袁世振。
“臣。”
被皇帝目光如炬的盯着,袁世振属实有些麻爪。
看向被人要抢权,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袁世振,朱由校问道。
大明的钞关榷税,是在宣德四年,由于当时已经大规模编制的大明宝钞被商人拒绝使用,为了恢复宝钞价值,朝廷在运河之上设关,准许使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因此得名“钞关”。
钞关主要设立在北京、天津、临清、淮安、扬州等地,由户部进行管理。现在汪应蛟一张嘴,就要分走户部税关的管理权,从心里说,做为户部尚书的袁世振是不愿意的,毕竟度支司已经分离了户部的国库管理权,这现在钞关权再被一分,户部地位必然更进一步下降。
但是,现在看皇帝这样子,明显是已经心动了。
而且,袁世振也知道现在加征商税已经是必须,但他户部如今正忙着监督各地秋粮,属实是分不出精力去整顿钞关。
“这样吧。”
看到了袁世振脸上的纠结,朱由校转头看向汪应蛟道。
“钞关税收由河道总督衙门管理,住税由户部衙门管理。”
“朕给你们一个条陈,你们看过之后,给朕上一道奏章。”
从身前的桌子上拿起一本自己对税收的划分,让身边的刘时敏递给二人,朱由校吩咐道。
“先找地方搞试点,然后再推广。”
“臣等遵旨。”
听到皇帝的话,袁世振与汪应蛟点头同时应了一声。
“皇后刚刚怀孕了,身子骨还有些虚弱,朕就带着皇后回西苑养胎。”
拢了拢袖子,往后靠在椅子上,朱由校看着毕自严等人,有些提不起兴致的道。
“朕这段时间会住在西苑,过问朝政,你们若是有什么要面呈的,可随时到西苑来寻朕。”
“臣等遵旨。”
听到皇帝终于愿意回来西苑了,毕自严等人脸上就是一喜,连忙又行了一礼。
看着毕自严等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校的眼神有些飘忽。
“人都找来没?”
好一会儿后,朱由校才转头看向身侧的刘时敏,开口问道。
“回皇爷,女医、稳婆都是从定国公府上请来的,肯定没人敢使坏。”
知道皇帝问的是什么,刘时敏连忙躬身禀报道。
皇后怀孕的消息传出后,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定国公府上自然是欢喜而又愁的。
欢喜的自然是皇后只要生子,就是嫡长子,只要长成,必然就是太子。
而愁的就是会不会有人在背后下黑手了。
当皇帝要定国公派女医、稳婆进宫服侍后,定国公徐希臯差点儿乐疯了,如果不是当年给自己接生的稳婆人已经没了,徐希臯都想找来给送进宫里去。
“其实,皇爷不必这么担心,皇爷住在南苑后,内务府的王大珰对宫里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清理,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现在有八成以上都是皇爷登基后,才从贫苦州县招来的。”
看着双眼没有焦距的皇帝,刘时敏小声的道。
“那不是有两成吗?”
“。。。”
朱由校看似随口说的一句话,却是让刘时敏脖子一凉。
剩下的两成,都是些宫里的老人,背景都被典察、司礼这宫内两府翻了不知几遍,他刘时敏、魏忠贤、王末、杨成秀这些人都在里面。
“罢了。”
看穿了刘时敏的想法,朱由校挥了挥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以前的人都安顿好了?”
“皇爷放心,年龄大的都送去养功庄养老了,剩下些年龄小的,只要识字,上过课后都被分到各商户去管账了,实在是大字不识的,则是送去做工了。”
“那就好。”
闻言,回过神来的朱由校伸了一个懒腰。
清理归清理,不能滥杀,调到不会产生危险的岗位上就行了。
太监这种生物,还是要从小培养起来的好用。
大明最忠心,能力最出色的一批太监,基本上都是打仗捉到的孩童阉割后培养起来的。
成祖朱棣身边的郑和是明军征讨云南所得,英宗身边的兴安(卖了朱祁钰那个)、金英是征讨安南所得,宪宗身边的汪直是成化元年,平广西瑶乱所得。
眯着的眼神往身边的刘时敏身上瞟了一眼,朱由校心中摇头,大明自产的太监,牵扯还是有些过多啊。
据他所知,这刘时敏的哥哥,最近干举报诗社文社的活儿,可是给老刘家弄了不少产业的。
不过对这种事情,朱由校却是不在乎。
现在的大明,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是贫富差距过大。
而这次针对诗社文社的封禁,就是一轮新的财富分配。
能搞政治投资的,都是富的,而接受政治投资的,都是穷但有才的,通过举告分财产的办法,缓解一下贫富差距过大的矛盾,是很好滴。
至于说造成的社会动乱,人心不定。
嗯,问题不大。
“你下两道密旨,给辽东的熊廷弼和川中的王三善,让他们各从俘虏中,挑选一批伶俐俊秀的孩童,送到北京来先养着。”
好一会儿后,朱由校突然伸手拍了拍刘时敏的肩膀,吩咐到。
“等过了十四岁后再行阉割,到时候就都记你名字下吧。”
“奴婢遵旨。”
听到朱由校的话,刘时敏连忙躬身应下。
用太监这种事情,他这个人是从不介意的。
介意的是别像崇祯那个二货一般,一次搞个几万,那就太伤了。
抬脚走出书房,向着西苑校场走去,一到地方,朱由校就看到了两支正在踢球的球队。
看着挥汗如水的士卒,朱由校一时间就有些意动。
自打徐婉儿怀孕后,他就处于一个精力无处发泄的程度。
和人对打,丁修又不在,别人不敢对他下狠手,都是他按着别人打,没意思。
操练兵马,也没多少兵马能让他操练的。
如今跟在身边的是虎贲卫,都是骑兵,兵能瞎折腾,但马却不行,除了例行训练外,虎贲卫的马可都是被当宝一样。
至于说戚金那边的作训司。。。
戚金训新兵训的头发都白了,还是别给老戚添乱了。
皇帝可以闲来没事去踢球,但作为内阁辅臣的毕自严和周应秋却是不行,两人别说是放松的时间,就是休息的时间,都让二人觉得不够。
此刻的二人,是真的期望吴亮嗣尽快完成三衙的合并工作后入阁。但对两人的期望,吴亮嗣这边却是头疼的利害——监察寺还没做事儿呢,官员就自己先内讧了,刚换了牌匾的都察院,都快让两派官员们给弄成晋西北了。
吏部考功司、都察院、六科廊三部合成一个衙门,再加上前番皇帝让各道御史下沉,把各道七品御史下放各道,又设道正五品的都御史负责总管。
当现在吏部考功司的权责合并到都察院与六科后,科道官们直接争论了起来。
朝廷的这个监察寺,是要按照吏部考功司的行事规则来,还是按照科道清流们的规矩来。
吏部考功司,施行的是朝廷推行的考成法,是张居正的“四格六法”,考成的每一条记录,都要被记录进官档之中。
而科道清流们玩的是风闻奏事,玩的是舆论压人。
证据什么的不重要,皇帝那写作文的要求也不重要,又不是编不出来。
吏部考功司的规定,对于清流们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清流们的玩法对吏部考功司来说,这就是构陷,记录在案!
为此,当吏部考功司的官员们搬到都察院后,先是和各道在京的都御史进入了一个相互看不对眼的状态,等后面的六科给事中都搬来后,直接炸开了锅。
“监察寺那边,还在争吵?”
刚给一本奏章写上了票拟,周应秋看向坐在他对面的毕自严问道。
“没十天半个月,别想有个结果。”
闻言,毕自严摇了摇头,嗤笑一声道。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吴亮嗣啊,别说是入阁了,我估摸着再不拿出个结果来,他就能罢官了。”
说着,毕自严拿起笔,在袁世振写出的《住税征收管理条例》上修改了一项。
“不像。”
摇了摇头,周应秋对毕自严不看好吴亮嗣的话并不认同。
“那吴亮嗣若是做不了,现在朝堂上还有谁能做?”
说着,周应秋调笑到。
“总不能是我这个吏部尚书调去监察寺做正卿吧。”
“还真有这个可能。”
抬起头,毕自严目光如炬的看着周应秋。
“陛下在朝堂上,可是说了,监察寺卿是要入阁的。”
“不会吧。”
闻言,周应秋嘴张开,有些震惊的看向了毕自严。
“监察寺卿入阁,那吏部尚书。。。”
“考成法是你一手主持,现在却将之交给科道,你会放心吗?”
看着周应秋,毕自严反问道。
“。。。”
闻言,周应秋只是默默的摇了摇头。
考成法交给吴亮嗣,虽然那人和东林尿不到一个壶里,但到底也是参与过党争,他担心考成法让弄成走形式,导致皇权不振。
作为一个幸臣,周应秋必须要跟着皇帝走,若是皇帝在政治上落于下风,他是第一个倒霉的。
“吏部尚书为百官之首,被称为天官尚书,不是因为理百官升迁,而因为总领京察大计。”
看着周应秋,毕自严一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开口分析到。
“施行了草榜制,又没了考功司的吏部,还能称为天官吗?还够资格入阁吗?”
“原来如此。”
听到毕自严的话,周应秋恍然的点了点头。
“那我现在?”
“等着吧。”
闻言,毕自严指了指自己桌上的砚台,看了眼身侧的文书,示意对方给自己砚台中添水加墨。
“先让清流科道那边吵着,你注意一下这月内阁对原六科的考成。”
“好。”
听到这话,周应秋双眼一亮,当即明白毕自严的意思。
先用一个不合适的人去做一件事,再调一个合适的人去做,堵别人的嘴了。
“我现在担心另外一件事情。”
改完了袁世振提交的第一版坐税征收方案,毕自严将之放在了桌子上,有些担忧的看着周应秋。
“什么?”
“我大明警赵宋冗官之弊,官吏数量甚少于前朝。”
伸手在桌面上的【新政纲要】上拍了拍,毕自严开口道。
“朝廷新政试行至今,屡增衙门,官吏颇多,如今又要对商税进行汇总改制,还要再加官吏。”
“我担心这么下去,恐怕会再现冗官之事。”
“民间有句话,叫做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裤子。”
听到毕自严的担忧,周应秋摇头晃脑的站了起来,开口到。
“朝廷新政施行至今,所增官员都是量体裁衣,增者各有职责所司。”
“比如乡官之类,这都是按照民间错落新增,百姓越多,赋税越多,新增官吏也就越多。”
“而转运司,还有商税之事。”
看了眼毕自严,周应秋若有所指的道。
“无非是在地方能不能理事与强干弱枝之间做个取舍罢了。”
听到周应秋的话,毕自严沉默了一下。
都是在地方做过事情的,对于政体自然是有自己理解的。
开国之时,吸取赵宋冗官和赋税分配制度,定下了大明的体质,官吏少,地方有财政自主权。
以前朝廷税收是地方先做预算,截流赋税之后将剩余押运京师,目的是让地方官府能够有一定的自主权。
但事实证明,大明吸取的这个经验教训,并没有起到用处,即便是给了地方官府自主权,地方官府却还是在和大户的斗争中,一步步的落于下风。
现在的新政税收分配是地方留三成,朝廷拿七成,是为了增加中央朝廷的能力,多增官吏,官吏多了,朝廷行政能力才能上去。
“但愿吧。”
看着窗外已经枯黄的树叶,毕自严叹了口气。
新政越是施行,他就越是感觉到无力。
两百年下来,大明病的太重了。
不下猛药治不好。
而一下猛药。。。南直隶奏报,松江知府也让人给驱赶了。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