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30?

2024-03-07 作者: 铁猪儿
第三十章,30?

榜上名列第一,名上画圈。

这说明姜曦不光获得四月份府试的资格更是拥有了进入稷下学宫深造的资格。

稷下学宫,每年只会招收童子试前十的学子进入,也只招收童子试前十。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哪怕你就是状元也没有机会进入。

是神武大明中名副其实的天才聚集地。

自始皇帝为佑我华夏文明永世不衰创立之后,哪怕经历了各个朝代的起伏沉浮,稷下学宫也始终不倒。

首先是因为此地一直保持着绝对中立的地位,哪怕秦朝被灭也不曾出头。

另一方面是因为从稷下学宫成立之后,就从中走出了无数大才之人,不论哪朝哪代,学宫子弟都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也是因为此地自始皇帝时期内里就保留着诸子百家的全部传承,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里面的传承也越加的多而丰富。

是全华夏所有人的的圣地瑰宝,哪怕掌握乾坤的皇帝,也不敢冒大不韪。

尤其是自五胡乱华,华夏文明岌岌可危之时。

从中走出一位早已被认定去世之人,以儒道圣人之威,一笔落下划去百万贼兵后,就更让历朝历代对此地保持着绝对的敬畏。

毕竟谁也不知道,能称为华夏活历史的稷下学宫之中会有多少隐姓埋名的高人。

当然这些都离姜曦太远,他更在意的是进入稷下学宫所带来的人际圈子。

如同前世古代同乡、同年、同窗总会形成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一方面它是助力,另一方面也是牵制。

这稷下学宫就好比前世的清华北大,哪怕有着绝对中立的规则,但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同为稷下学宫出身之人自然都会产生几分亲近。

有了这身虎皮护身,要是姜善再敢暗害于他,就要考虑引起稷下学宫内师长关注的后果了。

姜曦与沈钱多又去副榜处看了看。

这副榜上的榜文可就长多了,前后能有三四百人的名字。

姜欢的名字也上榜了,看来他爹娘的银子也不算白花,虽然文理理解不深,但好歹才气也是足够充沛的。

如果以后肯努力的话,也不是没有更近一步的可能。

姜曦与沈钱多看完成绩,本来还想看看姜欢的嘴脸,可惜再一寻找,姜欢众人却早已不知去向。

果然现实不是小说,自己更不是主角,要不然这么好扮猪吃老虎,打脸的剧情怎么会没有展开呢。

沈钱多也真是高兴坏了,搂着姜曦的肩膀,乐呵呵说道:

“走吧,之前我就说过,只要咱们通过童子试我就请你高乐一番。

尤其是你更是进入了稷下学宫,到时候学到了百家手段,真可谓是超凡入手,从此就是人上人啊。”

“慢着,你也不差呀,名列正榜之一,秀才文位到手,也是前途无量啊。

你家中的妹妹伯母还在等你的消息,你不先回家去庆祝一番?”

沈钱多名列正榜,这派头和气度也不一样了起来。

“有理,有理,高乐随时都可以。我倒忘了家中还有老母与妹妹担心。

对了,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家啊,到时候我介绍我妹妹给你认识。

嘿嘿,不是我吹,别看你的春丽丫环不错,但是与为妹妹相比,那真可以是麻雀与凤凰啊……”

姜曦微笑婉拒,沈钱多也不强求,两人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就各自走回家里。

走到半路姜曦正遇到了春丽。

春丽眸子一亮,扑倒近前问道:“少爷,你考的怎么样?有没有中?”

姜曦点点头,揉揉春丽的包子头道:“考的不错,回家除了要准备四月份的府试更是要准备去稷下学宫进修了。”

春丽闻言大喜,兴奋的跳起来把姜曦抱住:“啊!稷下学宫?真的吗?少爷?”

姜曦鼻尖上缭绕着处女的清香,感受着怀里波涛起伏的伟岸,感觉自己的呼吸都不受控制了起来。

为避免自己出丑,姜曦刚忙把春丽拉开,转移话题道:“对了姜欢回来了吗?”

“回来了!被他的同窗一起抬回来的。少爷你不知道,大少爷还哭鼻子了呢,大男人哭鼻子,羞也不羞。”

“啊?”

“回来的时候满身酒气,连大伯大娘叫他他也不理,躲在屋里,少爷你说大少爷通过了吗?”

“也算通过了吧,最起码榜上有名。”

“啊?”

“当然不是正榜,只是副榜。不过少年嘛。总要多经历点风雨,才会成长。”姜曦悠然道。

“少爷?”

“啊。”

“我感觉你好坏啊。”

“嘿嘿,那你喜欢之前的我还是坏坏的我?”

“嘻嘻,只要是少爷,我都喜欢。”

************

此刻姜府养生堂,佘老太君正双目微闭养神,身后两个小丫鬟正在给她按摩肩膀。

一旁老太君的心腹大丫鬟梅香给老太太递了茶笑着道:

“老祖宗,你听说了吗?八娘的儿子不光通过了童子试更获得了稷下学宫的入学资格了呢。”

老太君呡了口茶道:

“这有什么奇怪,一篇可助长国运文章引得两任皇帝的关注,要是还进入不了稷下学宫,岂不是显得两任皇帝很没有眼光。

更何况有篇助长国运的文章护身,就代表了有进入稷下学宫的底蕴。

就怕有些老古板会以他年幼的原因压他下去,但有两任皇帝关注,这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老太君果然不愧是个人精,虽然没有参与,但仅凭一些有限的消息,就把姜曦那边的情景猜的七七八八。

梅香笑了笑,老祖宗虽然不在参与府里的任何事物,但所发生的一切真的没有任何一点可以瞒过她的眼睛啊。

说道这里,梅香道:“老祖宗,那三少爷既然有这份才学,那要不要多关照关照,我怕他因为他之前的经历会对家中多有埋怨。”

老太君心头一动,但又想起鬼谷子的锦囊,微微摇头道:

“算了,玉不琢不成器,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要是过多参与,怕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