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京畿道

2024-03-08 作者: 有镜不照妖
第357章 京畿道

第357章 京畿道

之所以这么安排,

是因为京畿道警察厅统管寒国首府周围的地域,

而那件涉及十九条人命的案件发生地点,

绝大部分都在京畿道区域。

这样的安排其实都是双方商量好的,

京畿道警察厅有最全、最新的案件资料,

以及掌握案子相关经验最多的办案人员,

孙局长等人要想查案,

肯定得实地进入京畿道警察厅。

而刑事厅掌管全国刑事案件,

方便调动其它地方警察厅的支持,

同样也需要安排人入驻。

这样的安排其实是比较周到的,

孙局长等高级警员都很赞成。

只不过在国内人员的分配上,

出现了一些歧义,

按照孙局长的想法,

他其实是想进入京畿道警察厅,

在第一线展开查案工作,

但是却遭到了其他随同警官的反对,

觉得孙局长作为这次出行的最高职务领导,

应该待在刑事厅统筹全局,

破案的事则由下面的警员去做。

这也导致孙局长有些犹豫不定起来,

最终他看向宁夜道:

“小哥,你觉得呢?我干警察这么多年,破获的案子可不少,功勋能贴满一张墙,毫不夸张的说,以我的经验协助你破案,绝对没什么问题!”

宁夜却是摇了摇头,

压低声音道:

“现在寒国警察方面的目的不明,必须要有人注意他们的动向,同时也要足够能力的人掌控整个局面,我觉得,所有人之中应该没有人比孙局长你更适合!”

闻言,

孙局长皱眉思索一会,

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刑事厅坐镇。

“小哥,在调查过程中有什么需要,记得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会及时跟韩厅长他们沟通,全力提供支持。”

孙局长神色严肃地嘱咐宁夜,

“另外,记住一切以安全为主,你是绝无仅有的人才,如果事不可为,即使没破案也没关系,我必须得完好无损地将你带回国!”

接着,

他给宁夜安排了两位国内的警察精英协助,

一位是从事刑事工作二十多年的刑警大队长,

一位则是刑事犯罪研究中心的高级专家。

宁夜和两人之前已经见过面,

简单交流一会,

便和孙局长告辞,

带着剩下的六十多名精英警察,

乘坐寒国警方提供的车辆前往京畿道警察厅。

一路上,

都有寒国交通警察进行开道,

以及警卫队的车辆陪同护送。

宁夜在此期间全程开着外卖送餐员骑手软件,

不过依旧没有订单派发给他。

一个半小时后,

宁夜所乘坐的车辆到达京畿道特例市——水元市,

进入市区后再继续行车十几分钟,

终于来到此次的目的地京畿道警察厅。

当宁夜等人到来时,

京畿道警察厅的次长带着部分警员,

站在警察厅大门前迎接,

然后引领着他们进入警察厅大楼。

根据两方之前的计划,

京畿道警察厅临时成立了,

由国内警察和寒国警察组成的特别专案调查大队,

并且在警察厅大楼的7层腾出来一大半的房间,

专门供这支人数达百人的警察队伍使用。

国内这边警察的负责人是刑警大队赵队长,

而寒国方面则是由警察厅次长亲自带队,

这也足以说明寒国方面对连环杀人案的重视程度。

调查队成立之后,

在京畿道警察厅厅长的主持下,

双方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确定了彼此的的职责和分工。

国内的警察还是按照国内的调查步骤和方法,

开展对连环杀人案的研究和调查,

寒国的警察则是用他们自己的方法,

不过,

两方之间的所有信息是全部互通的,

双方随时可以对案件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也方便彼此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经验和工作方法。

当然,

在这过程中彼此都配备了足够多的同声翻译人员,

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

案件的相关资料,

寒国警方也早已做好翻译,

本国的警察完全能够看懂各种案件卷宗的记载。

接下来,

在正式对案件开展调查之前,

双方的警察被安排集中在一起,

对连环杀人案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讨论和分析。

一间可以容纳百人的大型会议室内,

寒国警察和宁夜等人整齐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

寒国京畿道警察厅的宋课长站在会议室的最前方,

对着播放的投影仪,

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将十九件杀人案进行一一讲述。

根据寒国警方的介绍,

这位宋课长在第一件杀人案发生时,

就是当时调查案件的警察队长,

十年过去,

在此期间发生的十九起案件,

他几乎都有参与过侦查,

可以说,

这位宋课长无疑是对连环杀人案最熟悉的警察。

“‘雨夜杀人案’,这是我们警方对这宗连环杀人案的简称,因为所有的案件都发生在雨夜。”

“凶手的习惯就是在雨夜出来寻找猎物,然后用残忍的方式将猎物杀死,十年来,对方的罪行从未中断!”

宋课长声音沉重地说着,

然后用激光笔指着投影上的一副现场画面,道:

“这是十年前发生的第一起案件,虽然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这将会是一场持续十年的连环杀人案,但是从凶手的作案手法来看,我们当时所有人都隐约察觉到,这件杀人案并不普通!”

说到这,

宋课长环视下方的众警察一眼,

目光扫过宁夜时,

他明显多停留了一会。

接着,

他收回目光继续说道:

“我会为各位着重讲述这发生的第一起案件,因为,相比于另外十八起案件,这是凶手的第一次作案。”

“对方的手法肯定生疏且晦涩,也是最容易留下破绽的案件,而且,当时凶手没有经验,在现场留下的一些痕迹,也最容易暴露对方的心理和想法!”

闻言,

台下坐在宁夜身边的赵队长,

悄声对他说道:

“这位宋课长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我通过对方给的案件资料,对这第一起案件做过重点研究,接下来倒是可以听听他的分析,跟我的想法做一个比较。”

这时,

旁边的国内刑事犯罪专家高教授,

目光看向前方的宋课长,小声道:

“他说的没错,随着凶手犯案越来越多,他杀人的经验也会随着增长,遗留下的线索和破绽也会越少。”

“就比如最近发生的案子,在如今监控摄像头如此密集的情况下,对方还能杀人不被发现,这说明对方的反侦察意识极为可怕!”

宁夜听完两人的话,

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也大概看过案件的卷宗,

对十九件杀人案的情况其实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

纸面上的东西还是不够直观,

就像人在手机上看风景片,

和站在景点看风景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

破案的事情并没有对比得这么夸张,

不过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小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赵队长出声询问道,

他自然对宁夜不陌生,

在来寒国之前,

他可是几乎看遍了宁夜的直播剪辑,

他很清楚,

眼前这个年轻人可不一般,

被称作侦探天才一点也不夸张!

“先听听他的讲解,以他对连环杀人案的调查经验,或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也说不定!”

宁夜缓缓开口说道,

闻言,

高教授和赵队长皆是点点头。

与此同时,

前方的宋课长开始具体详细地讲解,

整个连环杀人案最开始的那第一宗案件。

“十年前的一个雨后清晨,一名水元市周边乡村的农妇,因为前晚下雨涨水,一大早就去自己家的稻田放水。”

“在她挖掉一处田埂水渠之后,她无意中发现,自家的稻田倒伏了一片,而且有什么东西从稻田水面浮了上来。”

“她走近一看,发现是一名红衣女人,女人面朝下匍匐在泥水中,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农妇吓了一跳,因为害怕,她回到家便第一时间报了警。”

说到这,

宋课长顿了顿,

然后目光从投影画面上收回,道:

“当时,我在那一片村镇做巡查队长,当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带人赶往案发现场。”

“可惜的是,当我们到达时,那片稻田附近围了不少村子附近的人,现场已经被破坏了很大一部分,这也导致我们并没有提取到有效的足迹。”

“之后,通过科学搜查队对现场进行勘察,以及我们对周围村民走访,得知了死者的情况。”

“这位标注为‘1号’的女性死者,是附近一家村民的女儿,年龄21岁,在水元市上大学,她被害的那晚是周五,按照她父母的口供,她曾打电话说当晚会回家,但是,却一整晚未归!”

说到这,

宋课长摁下手中的遥控器,

投影仪上出现一副十分惨烈的女性尸体。

“这是当时记录拍摄的现场照片,1号死者双手双脚都被捆绑,生前有被性侵过,身体遭受多处殴打重伤,脑袋还有被钝器重击的伤痕。”

“当然,这些并不是导致她死亡的真正原因,她的死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是被凶手用她自己的丝袜活活勒死。”

“另外,更为残忍的是,凶手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且用刀割掉她背后的一块皮肤,警方搜查周围的区域,没有找到眼睛和皮肤组织,最后确定是被凶手带走!”

宋课长停了下来,道:

“相信大家都对案件有过了解,挖掉死者的眼睛和割下皮肤,是连环杀人案最为显著的共同特征,另外的其他死者也遭受过凶手同样的对待。”

“但是,我和当时的一群警察同事,见到这幅场面的第一反应,却是觉得凶手残忍且变态,甚至认为凶手是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

“所以,我们当时调查了那一片区域所有精神有问题的人,如果从后面发生的一系列杀人案件来看,我们当时的认知是十分片面且愚蠢的。”

“不过,我们当时虽然调查错了方向,但是我们却在无意中做了件正确的事。”

“我们审问其中一名精神有问题的流浪汉时,虽然流浪汉不是凶手,但是我们惊讶地发现,对方在那个雨夜,竟然亲眼目睹了凶手杀人的全过程。”

这时,

坐在下方的一名寒国警察忽然举起手来,

“宋课长,这件事我在案件记录中见过,据那名流浪汉的证言所说,他当时在城乡水泥路上,看到一名身穿雨衣的男人从背后袭击了死者。”

“那名流浪汉甚至还尾随凶手,看到了凶手强歼杀人的整个过程,不过,当时的警察因为流浪汉的口供模糊且前后矛盾,并没有选择相信流浪汉的话。”

“所以,我想问问宋课长对这件事的看法,有没有可能因为当时你们警察的忽视,才没有抓到凶手,所以才让凶手逍遥法外,导致后面一系列的惨案发生。”

此话一出,

会议室中的众人顿时一阵哗然,

大家都不由地齐齐望向那名年轻的警察。

很明显,

在两国警察都在的情况下,

问出如此尖锐的问题,

无疑是在打寒国警方的脸。

赵队长和高教授对视一眼,

不过,

两人并未露出什么幸灾乐祸的表情,

而是目光落在宋课长的身上,

显然是想听听对方对于这件事的回答。

这时,

站在前方的宋课长倒是很平静,

他注视着那名年轻的警察道:

“崔警卫,我了解你的遭遇,也明白你加入这次专案调查大队的原因。”

说着,

他轻轻叹了口气,道:

“毫无疑问,那名流浪汉确实是一名十分重要的目击证人,但是经过专业的医生鉴定,他有很严重的妄想症精神病,所以他的话无法作为证据。”

闻言,

那名年轻的警察并不接受这样的说法,

他继续盯着宋课长,道:

“即使你们不能将他的话作为证据,难道也不能通过他提供的信息,去抓到那名凶手?”

宋课长遗憾地摇了摇头,道:

“不能,因为流浪汉提供的线索,不足以让我们找到凶手,而且,相信你也清楚,那名流浪汉在不久后就遇害了,他成为了‘雨夜杀人案’的第三位受害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