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门打脸

2024-03-08 作者: 夕阳下的猪猪
第17章 上门打脸

“这玩意咋整?”

杨雨心里一阵打鼓。

青铜器他接触过,可基本上都是在书本上,最近的也就是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

像今天这样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还真是新媳妇上花轿,头一次。

更别说鉴定了。

“算了,相信小鉴鉴,拼了。”

杨雨牙一咬,对着程局说到,“这件五雷纹罍是假的。”

“哈?”段馆长目瞪口呆的看着杨雨。

假的?这小子哪冒出来的,竟然敢说这件国宝是假的。

要是为了博眼球,我们就三个人,你有没有必要啊?

段馆长心里很无语,但碍于程局的面子,又不好直接怼杨雨,脸上的表情很不好看。

“杨雨,你确定吗?”程局在一旁问到。

“您稍等一下,我再想想。”

杨雨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喊着小鉴鉴。

不一会儿,几行让杨雨感到欣慰的字幕终于出现在他的眼前:

当前任务

1.完成100次古董鉴定

2.缴纳升级费用

任务完成情况

1.5/100

2.0

费用返利0.5元

“程局,我确定这个是假的。”

“绝对不可能。”

一旁的段馆长感觉快疯了,你一个嘴上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就绕着走了一圈,就敢这么肯定的说是假的,我看nTm不是来鉴宝的,你是来找茬的吧。

“程局,不是我不相信杨老师的话,但您也知道,这可是国宝级的东西,现在就这么简单的一看就说是假的,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段馆长,别急别急。”

“我能不急吗?”

“我不是质疑杨老师的鉴定结果,但杨老师好像并不在国家青铜器鉴定专家小组内。仅凭他个人的鉴定结果,并不能证明这件东西就是假的。”

“我建议这样,您给我三天时间,我来邀请国内几位这方面的专家到这里来,然后也请您和杨老师一起,我们做一个会诊。”

段馆长看着程局说到。

“不用那么麻烦。”

程局笑着对段馆长说,“段馆长,别这么担心,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今天的结果暂时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你也不急着鉴定,我们还要去其他地方看些东西,等都看完了,上面会决定怎么处理的。”

“那这件东西现在怎么处理?要不要封存起来?”

“不用,正常展出就行了。你就当我们没来过。”

“行。听程局您的。”段馆长想了一下点头同意。

待程局和杨雨走后,段馆长朝旁边几人招了招手,“你们谁认识那个年轻人?”

“我。”一个学生模样的男生举了手。

“什么来头?”

“他以前和我是高中同学,家里开了一个古玩店,后来好像父母意外去世,他就继承了古玩店。”

“鉴宝水平很高?”

“那倒没有。我听别人说,他前两年帮别人看东西就没怎么准过,好像都有卖了铺子的打算。”

“你确定?”

“嗯。”

段馆长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程局的背影,喃喃的说道,“找这么一个门外汉来看东西,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

~~~~~~

“程局,我是不是不该当着他的面说?”

出了博物馆,杨雨怯声的问到。

“没有啊,你做的很好。”

“哦。”

“别有压力,我开始就说了,你只管看你的,说你的,后续的事情,交给我就好了。”

“我明白了。”杨雨点点头。

“那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去东江省h市。”

“去h市?那边是去看什么?”

“《富秋图》。”

两天后,程局和杨雨出现在了东江省博物馆的一个库房里。

库房和前次的一样,除了一张桌子外,空无一物。

只不过这次的桌子,由前次的方桌,换成了长条桌。

一张略微泛着黄色的长轴画卷静静的躺在那里。

“竟然真的是《半山图》啊。”

《富秋图》是元代黄公望所做,现存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后遭劫难分成了两半,前一半就是现在藏于东江省博物馆的《半山图》卷,后一半《有用师》卷曾经出现在一次拍卖会上,后来不知下落。

杨雨戴着口罩和手套,一脸花痴的看着眼前的画作,恨不得直接趴到画卷上。

用手轻轻掠过纸张,一阵沙沙的声音从指间传来。

“多么悦耳的声音啊。”

杨雨一脸陶醉。

“看来杨老师和我一样,也是爱画之人啊。”

“不满二位说,我经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来库房观摩这幅图卷。”

“在这山水间,每次我都能感受到画家不同的情绪和心境。那种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说着说着,蔡馆长的脸上露出了陶醉的表情。

“假的!”

杨雨突然直起腰来,看着程局说到。

“哈?”

蔡馆长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弄得措不及防。

“杨老师,你说什么?”

“我说,这件画是假的。”

当前任务

1.完成100次古董鉴定

2.缴纳升级费用

任务完成情况

1.6/100

2.0

费用返利0.5元

看着眼前的字幕,杨雨无比自信的说到。

“这怎么可能呢?”

“程局,这绝对不可能,你们肯定是搞错了。”

很快,程局和杨雨就离开了博物馆,留下蔡馆长一人在风中凌乱。

……

s市博物馆。

一副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的《晋王羲之余姚帖卷》呈现在杨雨的面前。

“这就是那个腰痛贴啊。”

“哈哈,没错。”杨馆长在一旁哈哈笑了起来。

“为什么叫腰痛贴?”

程局在一旁疑惑的问到。

“这其实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说的是王羲之因为腰疼,没有办法去见那位朋友,深感遗憾。因此后来就有人把这副贴称为《夜来腰痛帖》。”

“还真是很随性啊。”程局笑着说。

“假的!”

“你确定?”

“等一下,我再想想。”

“杨老师,您可看清楚了,怎么会是假的呢?”

“我看清楚了,是假的。”

“好,走吧,下一家。”

……

前后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杨雨陪着程局跑了五个博物馆,看到的东西均为假的。

“小雨啊,马上到的地方就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了,也是数量和难度最大的一站,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出租车上,程局看着杨雨问到。

“说实话,很紧张。”

“我自己倒是无所谓,我主要怕搞错了,连累到您。”

“我你就放心吧,我一个退了休的,我才不怕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杨雨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不过,小雨啊,经历过前面几次,你应该也发现了,你的结论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你还是要多费点心,看仔细。你看的越准,对我们后面的工作来说,就越有利。”

“嗯,我知道。我会尽力的。”

很快,出租车停了下来,杨雨从车上下来,抬头看了看前方头顶上的几个大字:

神州博物院。

“程局,我可等了你们半天了。”

看到杨雨二人,单院长从远处迎了过来。

“单院长,让你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啊。”

程局和单院长握手道。

“可以理解,首都的交通就是这样,所以我平时都骑自行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堵车。”

“哈哈。”

“你就是杨雨吧。”

单院长微笑着看向杨雨。

“您认识我?”

“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但是你父亲我可是见过几次,当年他为我们鉴定了不少东西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