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赶集风波
“什么法子?”何三郎又端起杯子咕嘟咕嘟喝了一杯凉茶,喘息着问。
“咱们可以种点别的,像是红薯花生那样的农作物,一来也可以当粮食吃,一来也可以少些劳作的麻烦,对于那一大片未修整的土地,我们干脆种树就是,至于种什么样的树么,尽量挑些不用怎么打理的果树便是。”
“可是……”何三郎有些犹豫,在沉思了一下之后才说道:“果子是甘甜,可是一来存放不住,二来不顶饭吃。三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若是卖不出去,岂不是就全烂了。”
“所以我们要多种几种果树,每种都种几颗,到时候留够了家里人吃的,剩下的再卖了就是,实在卖不掉……你忘了咱们灶台上还有一个烘烤窑了!将他们烘烤成果脯,可以慢慢卖不说,价格也会更高呢!”
至于剩下的五六亩地……三郎,现在种花生有些晚了,不如我们种棉花吧!花生也种一些,到时候让它在地里再多长两天就是!”
当下李青云也兴奋了,她来到这里快一年了,除了生吃萝卜之外,她就没吃过任何可以和水果挂钩的东西了。
此时想起那可爱的火龙果,毛茸茸的猕猴桃,散发芳香的芒果她感觉自己的口水都要把衣服给浸湿了。
不再多留,拽着何三郎和小铃儿就回了自己家。
恰逢杜若兰带着何文旭上门请罪,李青云看着自家这大嫂是个明事理,忙开心的把她拽到一边,问她要不要一起种棉花。
“云娘,这棉花是贵,可是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一百多斤,加上籽棉便宜,咱们这一亩地的棉花,不如种成玉米划算啊!
种玉米还能收获了二三百斤呢!”
“亩产一百多斤?”李青云惊讶的语气毫不掩饰,在她印象里,自己前世奶奶家那三分地的产量就一百多斤了啊,为何在这儿,竟是这样的少呢!
“哎呦,弟妹啊,原来你什么都不知道啊!
这脑子一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可不行。”杜若兰本来对李青云掏出三十两的事,眼红的紧。
但是在看见李青云心里这么没谱,什么事都是一股脑的往上撞,心里有些幸灾乐祸。
所以当下语气也变得苦口婆心起来。
“额……那大嫂是不和我们一起种了吗?”
“不了不了,你大嫂大哥年纪大了,又拉扯着好几个孩子,实在没有那么多的心力,你们啊,就自己捣鼓去吧!”捣鼓到最后,我看你们拿什么给何雨铃那个丫头片子买包子!
目送着大嫂和何文旭远去,原本处在兴奋中的李青云难掩失望之意,小嘴高高的撅着。
上次在给小铃儿买新衣服的时候,她问过棉被的价钱了,五斤重的小棉被就要三百文。
十斤重的棉被就要五百五十文。
十五斤种的棉被要七八百文。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布料的钱。
要是用好布料做,怕是一床五斤的被子也得将近一两银子。
他们辛辛苦苦种一年的粮食,交了税剩下的也不过能卖二两银子 。
再除却一家人的口粮,也就只能卖一两银子而已。
不然怎么说农民穷,农民苦呢!
“颖儿,别难过了,你想种我们就种吧!”
“三郎,我只是没想到,棉花的产量回那么低……我就是想先种些自己家迫切需要的物什,你看咱们的褥子底下铺的茅草,上面的褥子也是补丁罗补丁。
被子也该拆洗了,但是咱们就这么两床被子,拆了没法盖,而且它也实在是已经破烂到没有拆洗价值的程度了……
我就想着,种出棉花来,给咱们几个都做两身厚实的棉衣替换着。
再来两床新被子,两床新褥子,到时候拆洗也有的换,三郎你觉得呢?”
“说的有理,既然这样的话,咱们拿出一亩地应当是足够了。”何三郎用眼神瞄了自己的炕一眼,眉头也是一皱。
不是他们庄户人家不讲卫生,只是什么东西都只有一件,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看,把大部分的土地都种上红薯吧!红薯产量大又顶饱,又能留的住,若是有漏在地里没有挖出来的红薯,来年开春便会自己发芽,也省了来回播种的麻烦。”李青云得了何三郎的应允,脸上的神情轻快了许多,抱着小铃儿坐在炕上,说话间满是俏皮的韵味。
钱是媳妇挣的,地是媳妇买的。媳妇要种什么,他自然也是要全力支持着。
第二日天蒙蒙亮,何三郎和李青云就已经抱着小铃儿坐在了进城的马车上。
小铃儿躺在李青云的怀里,身上还盖着何三郎的褂子,睡的香甜。
“这么早就要她起来跟着我们受苦。”李青云爱怜的说着,将她乱放的小手又拿了出来,这几日,她已经从一开始的羞郝变的应对自如了。
只是何三郎对于这个占自己媳妇便宜的小家伙仍然有些怨气。
何三郎对着睡着的小脸儿,示威性的挥了挥拳头,引来李秋云一个佯怒的眼神。
“三郎,你都多大的人了?竟然还跟个孩子置气!”
“唉哟,是老三跟老三媳妇儿啊!”李青云循着声音向前看去,竟然看见大嫂杜若兰跟一个不认识的小媳妇走在路边儿,看样子是提着东西要去赶集。
“大嫂,您都有身子了,怎么还到处乱跑呢!”对于昨天杜若兰的好心劝解,李青云很受用。
虽然李青云不会因为杜若兰的话而改变自己的做法,但是她还是要谢谢杜若兰真实相告,让她不至于在收获的时候,太过失望。
“没办法呀,文旭整天嚷嚷着,要我给他买糖葫芦。
我只好将自己纳的这几双绣花鞋垫儿,拿到集市上去卖了,回头给他买个糖葫芦。
“哦,是这样啊。”李青云笑笑,心里不知是何感觉,只觉得是自己把这个大嫂想的太好了,只好无助的看向了何三郎。
牛车吱吱悠悠的走,走的比人略快,才说两句话的功夫,杜若兰就落在了牛车的后面。
何三郎看着牛车超过了大嫂,也是一脸的为难。
大嫂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叫住他们,八成是想蹭车。
而要不要请嫂子坐上牛车,成了当前困扰何三郎夫妻俩的重大问题:若是请嫂子上了牛车,那与嫂子一起的伙伴儿就变成了孤人,没人与她作伴了。
若是将两个人一块儿请上牛车,他们就得多花四个铜板,当然花四个铜板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以后每次见大嫂在路上走,他们便再也没有理由不让大嫂上牛车。
凡事一旦开了先河,后面的多少年,多少次都将会变成理所当然。
况且大嫂向来偏心,只顾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对待铃儿虽不像何母那般不加掩饰,但是她眼底里的厌恶和看不起,是何三郎和李青云这两个分家出去的人都一目了然的。
可是若是不让大嫂上牛车,怎么说他们也是一家人,况且长嫂如母,不由得何三郎不尊敬,不让她上也是不成的。
在李青云与何三郎的眼神交汇期间,李青云眼里的不赞成,显而易见。
她原本以为杜若兰告诉她棉花的产量低,是好心,是怕她做错事,是怕她后悔。
从今天的对话来看,杜若兰心里怨着她呢。
杜若兰怨她给小铃儿买糖葫芦,也怨她坐着牛车去城里。
看着何三郎那比自己还复杂的神色,李青云嘴角一撇,突然有了主意。她看向杜若兰,微笑着说:“若不是怀里玲儿睡得熟,我和三郎就陪着您一起走了,大嫂,你一定要注意保重身子。”
“没事的,我有玉娘陪着呢,你们快走吧!”杜若兰脸色一青,没想到李青云竟然会来这么一出。她原本以为,何三郎夫妇让她上车不上车。都是有失礼节,或者吃亏的。
没想到李青云话锋一转,竟然变成了,他们既无奈,又身不由己了。
“你不是说,他们定会载着我们么!看来也不过是你自作多情罢了。”被杜若兰称作玉娘的女子,头发全部盘起,用一根花布带扎在顶上,作少妇打扮,是个嫁了人的。说话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其中的嘲讽毫不掩饰。
“嘿,你还好意思说,他们不带着我,一大半还不是因为你!”杜若兰羞红了一张脸,气急败坏的把手里的包袱往地上一摔,当下就指着玉娘的鼻子骂道:“要不是你这寡妇,我家三兄弟怎么会不带着我?
都是因为你跟在我身边,他们要是带着你,就得多花一份钱。
他们不带着你,我便与你不能一同赶集,他们又怎么好意思留下你孤身一人。
算来算去都是因为你死了男人,别人要忌讳你,你怎么最后还赖到我头上呢,果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要不是我那二弟妹跟着我二弟去了,我还用得着找你结伴儿!
我呸!”说着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口水,弥漫在她心里许多的火气,一瞬间,竟然全被这玉娘给激了出来。
“你!你这泼妇,明明是你自己跟我吹牛,说你身后那辆牛车上的是你家三弟和三弟妹。
只要你出声喊住他们,他就一定会带着咱们俩去城里,可是人家连停都没停,到最后你竟然要怪我,呵呵……不与我一同去城里赶集是吧!我不赶了,就像谁稀罕与你一同去似的!”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