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回家

2024-03-11 作者: 夏夏爱虾皮
第171章 回家

第171章 回家

自从灭仙那天,听完李青云的信,跑出去之后就再也没了踪迹,一日两日,他们还害怕哪天他会回来要李青云的命。

可是都过去了,十日八日半个月,他们也不再害怕了。

李青云便与何三郎驾着马车回了家。

推开家门,院子里仍然是他们走之前的模样,可是里面却少了许多欢声笑语,静悄悄的。

要不是偶尔有几声老人的叹息与惆怅,李青云都要以为自己走错了院子了。

“小铃儿,小包子,娘,我们回来了!”

李青云清清嗓子,唤了两声,听见里面细碎的小声音停止了。

不一会儿,门被打开,伸出了一个下巴尖尖的小脑袋。

那消瘦的小脸无精打采的张望了一下,就要关门,这动作熟练的,仿佛已经做了上成百上千次一样,让李青云一阵心疼。

连忙又唤了声:“小铃儿,是娘回来了呀!”

“娘?娘!”那双无神的眼睛,陡然间有了神采,就像一颗夜明珠,跌入了黑暗里,是最耀眼的月亮。

小铃儿一声惊呼,让小包子跟何母李父都浑身一震,站起身来就向门外张望。

看见那身影,果然是李青云,众人都激动的跑了出来。

小铃儿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小包子腿短,扬着小手不甘落后。

李青云站在门外,张开两只手臂,等带着两个孩子跑过来,就见小包子,大冬天的,里一层外一层,被包裹的就像是个小粽子,走起路来像企鹅一样,东摇西摆的,要多可爱就多可爱。

李青云拥抱着一双儿女,眼里心里都是失而复得的欣慰,都是重逢的喜悦。

抱了他们好一会儿,才满脸不舍的将他们放开了。

何母看见身后栓骡子的何三郎好得很,也激动的快走了两步,关切的问:“三郎,你得病可好了?”

“嗯,好了,是云娘找到了神医,将我救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何母脸上的喜色,毫不掩饰,在看向李青云的时候,眼睛里多了几分感激。

婆媳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很玄幻的,这种奇怪的关系,让他们之间永远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就像婆婆想给媳妇立威,媳妇不摆婆婆一样,任何人都无法预测,将来与自己的婆婆或者是与自己的儿媳妇,会发生什么。

但是最起码在这一刻,何母是真的感谢李青云的。

能把她儿子的命从鬼门关里拉回来,让她拿自己的命顶上,她也是愿意的。

所以她对李青云说话的语气变得格外柔和了,她说:“云娘,谢谢你!”

李青云一愣,有些疑惑的看着何母,但是在看见何母的眼神之后,她的眼神也软了下来。

她是个穿越者,有着现代人受过的高等教育与高傲,对何母何父,她半是施舍,半是抗拒,虽然也有过感动的时候,可是不久就会,重新恢复到与公婆水火不容的时候。

平心而论,除了何三郎,她从未对公婆付出过半分真心。

可是想起那日,何三郎跟她说过的,因为是她的爹,所以何三郎愿意孝顺李父的话,她就心里一顿,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何三郎愿意为了她,照顾李父。

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了何三郎,照顾李母。

她一直觉得,何三郎有什么东西都想往回拿,是对不起她。

可是她却从未想过,她爱何三郎,却也仅仅只爱何三郎一个人而已,她拒绝何三郎的父母,不与那些妯娌相处,就连小铃儿,也是因为她那时候,看不惯婆婆重男轻女,一时赌气收养下的。

或许一直以来,不是老何家容不下她,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融入到老何家里去呢!

她一直标榜自己是来自于未来的人,也觉得自己比他们高了一大截。

可是说到底,这个社会里,农村的媳妇,有她这待遇的,怕是打着灯笼也难遇见第二个了。

李青云眨巴两下眼睛,将眼中的泪水倒灌回去,这才上前,揽住何母的肩膀,恭敬的说道:“娘,对不起!以前是我不懂事,以后我会和三郎一样好好孝敬您的。”

“哎,哎,好孩子,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何母与李青云一般高,可是她毕竟年纪大了,身材佝偻着,又加上这些日子里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照顾两个孩子比较累。

两鬓的白发已经多了好些,头发也基本变成了灰色的,神情表情有些沧桑,但她的语气却是高兴的。

两个孩子看见娘跟奶奶抱在一块儿了,更是开心的直拍手,围着俩人嘻嘻哈哈的笑着。

“娘,云娘,外面天气冷,咱们有事还是去屋里说吧,别让孩子们感染了风寒。”

“是啊是啊,都怪我这老太婆年纪大了,竟然忘了这茬子事,走走走,快进屋,快进屋。”何母说着,就迎着几人都去了她的屋子。

今年整整一年,先是旱灾又是涝灾,又是瘟疫,人已经走绝了不说,连木炭都没有人卖。

前不久何三郎还能去山上,偷偷挖点煤炭回来烧,可是他们这一走半个多月,家里的炭早就用完了。

幸亏他们家住在竹山,漫山遍野都是竹子,出来门口两米远就有。

何母在家照顾三个孩子,李父出去砍几根竹子,当柴火烧,也算是分工合作,能勉强度日。

只是这竹子烧的快,需要填柴火的次数比较多,温度始终到不了烧炭那么高。

他们在家里坐着说了一会儿话,眼看着一根柱子又要烧完了,李父就将黑子放在炕上,拎起一旁的斧头,准备再去砍一棵竹子。

却被何三郎制止住了:“爹,有件事,必须要跟您说。”

何三郎犹豫了一下,给李青云使了个眼色,李青云就跟何母说:“娘,咱们去收拾一下东西吧,唐公子将明月楼交给我们管理了,我们以后可能要去城里住。”

“明……明月楼?”何母有些疑惑的问,似乎在脑海里搜索着明月楼的关键信息。

李青云见何母一脸不解的样子,补充道,:“就是以前的大金酒楼,后来被唐公子买下,开了一家明月楼。

现在他将明月楼交给我打理,每个月的收成,除去本钱,付清了他的,剩下的都是我们的。”

“这么好?那我们一定要卖那种,你常去卖的那个什么……什么粉!那个还挺好吃的!

我去将粉条收拾一下,咱们得全部带上!”何母说着,站起来就往厨房走去。

看着何母头也不回,急忙远去的背影,李青云弯了弯嘴角。

何母真的变了,变得看眼色了,知道李青云是想支开她,竟然心甘情愿的被支开了。

也或许,察言观色,她一直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她以前总端着那样一副架子,不愿意妥协罢了。

何三郎见何母走远了,眼神一变,脸色也低沉了不少。

这次的瘟疫特别奇怪,人是昏昏沉沉的,全身都不听使唤,脑子却格外清醒,李青云患瘟疫的时候如此,李红霞借此机会羞辱李青云的时候,何三郎亦是如此。

所以,李红霞干过什么,说过什么话,他都是知道的。

对于此,他虽然也有些于心不忍,但是在面对李父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将所有的事情都讲了出来,其中包括李红霞羞辱李青云的事情,也包括李红霞,为了自己能活着,毫不犹豫的就举起石头来杀自己同伴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听得李父只汗颜,可是却无力辩驳什么。

有道是:养不教父之过。

他费尽心机,培养出来了这样一个心思歹毒的女儿,虽然有心想护着,可是做了这么多错事,他自己也觉得是造孽。

尤其是在听见何三郎跟他说李红霞是怎么羞辱李青云的时候,李父青紫着一张脸,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三郎啊!是我管教不力,是我对不起你们啊,要是他日我再碰见这个不孝女,我一定亲自将她送进官府里。”李父说着,老泪纵横。

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二的亲人了呀,还是他的亲生女儿,可是为什么就是这么不开眼呢!实在是让人恨铁不成钢啊!

话说到这份上,何三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呢,便换了个话题:“待会儿我们就要去城里了,爹您也快收拾一下东西,也跟我们一块儿去吧!”

“我?我就不去了吧,我都一把老骨头了,去了也帮不上你们的忙,我还是在这儿给你们看家吧,这儿有吃有喝的,外面还有那么多竹子,风景也还算不错呢!”李父说着,爱怜的摸了摸黑子的脑袋,眼圈泛红。

何三郎劝解了好久,还是劝不动,眼看太阳偏西,他们也只好驾着马车出发了。

李青云知道李父,虽然有时候偏心,但总体上来说,还算是一个好人,并没有主动干什么偷鸡摸狗,伤天害理的事情,当下也就允了。

给他留下了足够过年的粮食,一家人便欢欢喜喜的,坐上骡子车,去了临安城。

在一夕之间,京城最大的酒楼明月楼,改了名字,变成了青云楼,整个县城里面的人都沸腾了。

因为爆发瘟疫而冷清清的大街上,也因为这件奇事而热闹了不少。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