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下)拟将身嫁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闵氏流缨,乃首辅闵静文之孙女。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常喜合上明黄色的圣旨,闵府一家老小跪地高呼“谢主隆恩!”,不看一脸诧异的闵致信,闵静文只淡淡扫了一眼孙辈,闵流缘面色平静,闵流纤一脸明显的妒忌,闵绍一副恭敬的姿态,闵流纨则是一派懵懂,家中孙辈唯独不见闵流缨。
“首辅大人,闵二小姐在何处?”常喜宣读完圣旨才发现不见闵流缨,便托着圣旨问闵静文。
“这……”闵静文皱着眉,刚想开口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闵二小姐如今正在越园。”影壁的后面绕出一位着宫装的老嬷嬷,正是昨日跟着闵流缨回闵府的那位嬷嬷,她面上没有一丝笑意,声音也极为平缓:“闵二小姐偶感风寒,昨夜发病服了药睡下,尚未醒转,这才误了接旨的时辰,烦请常公公回去代为解释一二。”
常喜恭敬的将圣旨交给嬷嬷,袖子微微一动,微微颔首:“原来如此,闵二小姐身体要紧,便有劳崔姑姑了,那老奴这就回去复命了。”
待到常喜走后,闵家的女眷也都散了,闵老夫人被宋氏扶回了正堂,崔姑姑上前一步对闵静文道:“昨夜有人潜入越园意图行刺,误杀了一名宫女,闵二小姐昨夜稍作了些处置,此事不好声张,闵二小姐毕竟还未出阁,派老奴来询问首辅大人的意思如何。”
闵静文闻言便知衡阳长公主的行动失败了,左右想了想,知道面前这个崔姑姑是太后心腹不好敷衍了事,便说会马上将此事调查,并询问了流缨的现况。
“闵二小姐昨夜受了惊,还由此着了凉,宫里带来的御医已经开了药方,如今只能卧床静养,未免过了病气,这些时日,府里的家眷还是莫要走动看望的好。”
闵静文点了点头:“有劳崔姑姑了!”
崔姑姑回了一礼:“首辅大人客气了,老奴告退了。”
看着崔姑姑的身影转过影壁,闵静文的眼神骤然阴冷,衡阳这个不中用的女人,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都下不成手,如今还正好给了她机会不见外人……
**
常喜掏出袖中的蜡丸,恭敬的放在了托盘上:“这是崔姑姑偷偷交予老奴的,还请太皇太后和皇上过目。”
慕容麒轻轻一捏蜡丸,展开小纸条,上面只有两三句话,慕容麒看完将纸条递给太皇太后:“还请皇祖母过目。”
太皇太后闵氏接过看毕,放下纸条的手没有一丝颤动:“皇上有何看法?”
“一边是不知悔改、得寸进尺,另一边……”
“麒儿,”闵氏合上了眼:“朝政之上,自古就无血缘亲疏,你皇祖母是过来人,终有一日,你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过来人。”
慕容麒抬眼,看着高高的殿门外碧蓝的天空:“孙儿知道,孙儿只是再等……”
太皇太后闵氏笑笑,微微倾身拍拍慕容麒的手:“皇祖母给你选的人错不了,若她走岔了路,你亲自把她领回来就是,可不能一味的等。”
慕容麒脸莫名的红了些:“孙儿……”
常喜立在一边,心里止不住的摇头:太皇太后都说的这么明显了,皇上您还是不懂,啧,少年郎就是少年郎啊!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
“当年她是在那种情况下被迫背井离乡,一别经年,焉知你的心境如何?”闵氏收回手:“只一味做事却不表明心迹的人,除了是傻的,就是缺一根筋的。”
常喜撇撇嘴,可不是嘛,皇上就是少了根筋,少年郎就是少年郎……
**
衡阳长公主府上,昨夜那人将一对染血的芙蓉玉插梳呈交给衡阳长公主。
“奴才已经雇了一批高手,这是他们取得的证物。”
衡阳长公主瞥了眼,淡淡的应了一声:“下去吧!”
“是。”
蓉嬷嬷走在那人身后,衡阳长公主在她临走时递了一个眼色,蓉嬷嬷点了点头,随着那人出去了。
苏莹带着一盅冰糖血燕正好跟蓉嬷嬷打了个照面,只微笑了笑便进了衡阳长公主的屋子:“请母亲安!”
衡阳长公主笑着向苏莹伸手:“母亲有你便能日日安心,你弟弟呢?”
“一早儿便拿了您的牌子进宫去了,说是寻皇上有事儿。”苏莹浅笑着递上小盅:“母亲尝尝这冰糖血燕炖的如何?”
“难得你有心,”衡阳长公主捏着勺柄:“话说太皇太后有几日不曾见你了,过了晌午,我们进宫去瞧瞧,年关将近,母后想必也忙得很,做女儿的自然要去帮帮忙。”
“母亲说的是,不过皇上不是已经立后了吗?以后太皇太后也能松泛些。”苏莹眼睫微垂,看着腰上的碧玉丝绦,鼻子忽然有些发酸。
“立后?”衡阳长公主嘴角一勾,能不能还不一定呢!看着苏莹微微低着的脖颈,温润的珍珠耳坠衬得她肤色莹白,佳人独立,衡阳长公主拍了拍苏莹的手:“母亲定会给你寻个好夫婿!”
“母亲……”苏莹娇羞的躲了出去,衡阳长公主笑了笑,看着微动的帘子,声音低却坚定道:“母亲没能得到的东西,你一定要得到!”
昨天没来得及更,今日补更,晚些上传。么么!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