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逍遥体内,乾坤气。

2024-03-13 作者: 半夜更新
第064章 逍遥体内,乾坤气。

琼花九年,阳春十七日,日已渐黄昏。

天香城夜来客栈,三楼天字号房。

慕清风在客厅徘徊,忧心忡忡。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房门顺势而开,一个人影走了进来。

慕清风急忙回头,朝门外望去,急道:

“怎么样,找到这丫头没?”

皇甫琼耷拉着脸,心事重重,见师父急切模样,更愁苦难言。

见他不言,慕清风错愕不明,疑道:“时至今时,已整整两日,难道还未有这丫头的消息?”说完已一脸愁容,气动伤身,不住咳嗽的甚至忧愁的又咳出血来。

皇甫琼见状,更黯然着急:“师傅,您有伤在身,还是注意身体!师妹之事就交给我好了!”慕清风抬头盯着他:“交给你?你师妹的事情,你究竟有何眉目?”

皇甫琼又苦涩着不说话。

慕清风看出端倪,似乎他知道什么,却难以开口。

慕清风急得不住抚着胸口,道:“你,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难不成你有什么事情瞒着老夫不成?”

“这……”

皇甫琼似被慕清风说中了心事,他晦涩难言。

“师父,您得伤不要紧吧?”

皇甫琼忧虑万千,未答反问,他不住满怀忧心地望着慕清风。休养一日,师父的气色似乎并未好转,反倒因师妹的事心神不安,气血更坏。故而皇甫琼也不敢再说事端,引师父忧心。

慕清风喘了喘气,缓缓撑着桌子,靠着个椅子坐下,心事不遂,道“自那日会剑,为师虽拼得所损,但也稳护心脉,并无大碍!昨日调养却现好生奇象,有缕真气始终紊乱五内,缠绵于体,行气相抗,息气则隐,我想那奇幻缕逆之气应是乾坤真气!”

“乾坤真气?师父,那您为何不运气将其逼出?”

慕清风摇摇头,道:“这便是那气中蹊跷之处,那残留之气虽探似薄弱,却又与逍遥真气似是难解难分,我图耗真气竟也不得驱逐之法,真是好生奇怪!我以逍遥真气竟是无法将其排挤,也无法将其吞融!但这缕缕真气息藏体内,难消难散,又不可为我所用,若不将其排出,只稍动功力,体中这股残气就会乘虚游走体内,如蚁噬心,针尖刺骨,令人经脉阵阵绞瘁,痛不堪言!”

皇甫琼顿时忧心如焚道:“师父,那怎么办?要不,我去给您请个大夫吧!”慕清风气道:“老夫的伤岂是那普通大夫可医?请大夫岂不无异自取其辱?”

慕清风话说得急,咳得就更湍急,身体不住地随咳嗽前仰,顺带咳出一片血丝来,血液非常的鲜红。

皇甫琼吓得再也不敢乱说,忙不迭的改口:“师父恕罪,弟子无知!弟子非是此思。只是一时糊涂,说了胡话,还请师父且勿动怒。”

慕清风使劲平复了平复心情,方缓缓道:“说,灵芝这丫头到底如何?为何一连多日一点消息也没有?难道这丫头,出了什么事不成?”

“师父,这……”

皇甫琼还是低头不语,面色更是愁苦难言道。

慕清风见状,一猜便定是出事了,这都两天了,当即怒道:“还不快说!灵芝乃为师挚友之女!当年顾兄将她托付于我,请我纳她为徒,我既许下承诺,若此她有何意外,老夫如何对得起顾兄在天之灵!说,她究竟如何?”

“是!弟子们们已在城中走访四巷,按师妹模样,逢人打听,终有眉目!十五日夜曾在同来客栈内,有位白发公子晚间带一位女子到店,听样子仿佛就是师妹。于是我等续问得知十六日晨时,此人和师妹曾去过望北楼,随后二人以青萧剑派名义在东亭驿站雇马,一同出南门而出。”

“此事我已问过驿站管事,前来的一女子正执有青萧佩剑。不过就在十六日黄昏,那白发男子便独自将马儿还回,师妹却未出现。后知此讯,弟子便派人连忙打听这个白发男子的身份,今日又于城中行走,突然收到一位神秘人的传话。”

“传话?什么话?”慕清风当即问道。

皇甫琼又露出一副难言的表情,迟迟不肯说话。慕清风见状,当即斥道:“还不速速道来!”皇甫琼这才不情不愿,吞吞吐吐:“那人说知道师妹下落,要约师父明日在天香北归林岳的风波亭一见!”

“约我?哪来的鼠辈,岂有此理!”

慕清风突然就怒火勃然,拍案而起。

他这心中真气一涌,那残气便随之如蚁咬一般,在脉门流窜,便如神髓疼痛一般牵扯心神。

这令得慕清风不由紧抚心口,其表情更是万分难捱。

皇甫琼见状忙道:“师父,我看此人故弄玄虚,恐怕是居心叵测,要不还是让弟子先去约定地点查看一番!”

慕清风咬牙怒齿:“不!我到要看看是何人动我青萧门人,简直大胆!老夫闭关十年此入江湖,竟受如此挑衅,若不前去,岂不让人风言风语,颜面扫地?”

皇甫琼心中忧患难消,恐中有诈:“师父您坐关多年,未涉江湖久矣!此入中州,不知何人掳走师妹!且师父您刚与师伯一斗,城中自人皆知,此刻实在不易动怒,我担心这神秘此刻挑衅,是另有所图!”

“哪,老夫也不惧他!”慕清风脱口而出说完又自陷沉思,“不过,你说得对,行走江湖自不可无防备之心!你有如此忧患之识,老夫甚感欣慰!若说老夫身上有何天下人觊觎之物,自便是这‘逍遥剑法’秘笈!”

皇甫琼谨慎道:“师父,当今江湖人人皆传您在玉琼山村与师伯一斗,必两败俱伤!这人不明来历之人不留名姓,却以师妹相挟,诱师父前去,恐是想乘人之危,图师父剑法!”

慕清风闻话间,已是低头颤颤巍巍地从腰间取出一本册子,一本书册,一本蓝色封皮的线装书册。

一面执册,一面眼神坚定地道:“当今武林,天下高手老夫何人不闻?即便是受伤老夫也不惧鼠辈,我倒着实要看看到底是何人在此放肆!”

皇甫琼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竟是无言以对,只见他的眼神游移到书册上,那封皮册面书着四个字:逍遥剑法。

在书面的左下角,还有八个小字:逍遥无极,御剑万千。

皇甫琼惊讶不已:“师父,您把秘笈带在身上?”

慕清风点点头,径自翻开秘笈,一边翻一边道:“这本秘笈,老夫前前后后已阅了无数遍!有些内容,始终不明!”说完,直到他翻到最后三页时,他忽地齐齐地,一下将最后三页全部撕下。

皇甫琼看得惊呆了,他不知师父这是要干嘛,“师父,您为何要把这几页给撕下来?”

慕清风道:“这书中最后三页,是剑法遁境心诀中最深奥的内容!为师尚不能自悟,自也不愿让它落入他人手中!”

说完,慕清风将这三张纸叠加在一起,一并交给皇甫琼。

皇甫琼一愣,缓缓接过来。

慕清风道:“你是老夫的大弟子,老夫这一身剑法本应都传授于你!只可惜,老夫为突破自身修为,已闭关多年,从而疏于对你等的授教!这三张图文中分别录有三段文字,每一段你都要用心记下,明日早时,离开前便将其焚毁。”

慕清风郑重其事,皇甫琼只得点点头。

拿过三张纸笺,分别看去,每一张,分别都有一段文字,这些文字与逍遥的十二章式几乎并无什么关联!都是一些,一眼看上去,不太能理解的文字。第一页是这么写得:

“剑归无极,始修于心。气沉丹海,忘修于形。意聚于神,洞悉于灵。归凝结蕴,行八门,逆八脉,走四穴,游十二经,盍周天,反复。”

第二页:

“逍遥之境,形而上剑,游刃有余。剑御万物,形而可控,收形,聚意,唤气,合而为一,化用无形。”

第三页:

“飞神入遁,梦入玄机。剑有天地,气有乾坤;意如幻影,形似逍遥。以气留形,化气为形,剑实为虚,虚中无境,剑中无敌。”

皇甫琼看了一眼,不由地心里跟着念叨起最后一句:“虚中无境,剑中无敌!”好豪迈,好豁达,好绝绝的样子!剑中无敌,似乎还好理解,可前面那句又是何意?

皇甫琼自是不明,只好把这三张纸笺收好,重新握于手中。

慕清风却气息衰弱地道:“好了,你先下去吧!”皇甫琼见状有些担忧:“师父,您的伤?”

慕清风只是沉声道:“你先下去!老夫便要以洗涤之法,贯通经脉,彻底消融体内残留的乾坤气息。”

说罢,摆了摆手,示意皇甫琼出去。

皇甫琼随即作罢,点了点头,带上门退出身去。

慕清风则缓缓起身,径直向卧室走去,回到床头盘膝坐下,开始运功调息。很快,周身真气便运行八脉,逆走十二经,找出了那股残留体内的乾坤真气。

慕清风几番尝试,发现那股残留的气息十分微弱,但逍遥真气却无法将其逼出体内,那股孱弱的真气似与逍遥真气难舍难分,又无法完美融合,这种离奇现象令慕清风大为吃惊。

真气运行体内,慕清风发现那股残留之气似乎竟已渐渐融存在他体内,竟能顺着他的真气一同游走于体内经脉之中,但真气的相抗依然存在,依然会有挤压刺痛之感。

真气,相抗,乃自然法理,他并不意外。

但是,既然两种属性不同的真气无法相融一体,那么乾坤之气又如何能在早已被逍遥之气洗髓过的经脉下,融存下来,便令人难以理解!

追本溯源,究其根源,莫非说乾坤剑气与逍遥剑气的养成,从根本上就有着同根同源之处,只不过是后来修炼的方法上,选择了不同的途径。

内家真气,自古有阳炙、阴寒、刚猛、强劲、绵长,九术九阳,十八种之分。

其中特性不同,而属性之中有中合之处的内力,是可以相融的,譬如强劲之与刚猛,绵长之与柔和。

而兼修之术,乃是牺牲各方特点,中合各方,违背扬长避短之法!其修炼也比单练一门功法,要漫长许多,也难上许多。

而逍遥之气,阴寒,难断;乾坤之气,刚猛,强劲;二者属性相悖,似乎却并无相通之处,那此间气息,又如何,粘合体内,难舍难分。

这让他百思不解,这到底是为何?

想不通,也不想再想,只好以涤荡之法散去部分真气,以求在顺带中将那股缠绕不离的真气一并散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