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2024-03-14 作者: 律动青春
(三十五)

屋里安静后,还没等玉莲问是谁,已经看到山娃背着药篓子进了屋。玉莲后来已经能够猜到山娃应该进山了,这没啥理由,只是一种直感而已,但她不知道为啥山娃三天了才回来,家里一摊子事,虽然他是外姓人,但张先生可是把他当徒弟,徒弟就是儿子的角色啊,所以玉莲眼里透着不少疑惑。山娃很聪明,没等大家问,就把自己这几天怎么进的山,为啥进山,为啥没跟玉莲打招呼,为啥今天才回来都略略讲述了一遍。到这个时候,没人不被山娃的孝心感动,被山娃的行动折服。

当然山娃遇到大蛇的事情他并没有说,一来怕大家害怕,二来这种事情说了只要传出去就会被添油加醋,山娃并不是想靠着这些没边没沿的故事讨生活的。山娃还没吃晚饭,他也确实饿了,正好玉莲家里有现成的,山娃并不需要人伺候,自己找到碗,盛了一碗粥,拿了个玉米面饼子,端出咸菜,狼吐虎咽的吃了两碗粥,一个玉米饼子,总算吃饱了。山娃并没有吃鸡蛋,他不是不馋,但作为徒弟,他知道自己要有分寸,谁家好吃的都不多,这点礼节山娃还是非常懂的。所以即使玉莲让,一个婆娘给拿,山娃也没吃。老头子当然不希望山娃吃。

碗筷不需要山娃收拾,几个婆娘就接手了。婆娘们也不傻,这时候虽然山娃水平不高,但目前懂点医术能看病抓药的就只有山娃了,自己表现好点,将来用到山娃也更容易些。趋利避害能量节俭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就是再傻,在涉及到自身利益上,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显得非常聪明。如果张先生真的没了,未来这方圆几百里地界,山娃就是张先生的角色,谁家都不可能不会遇到求医问药的事情,得罪了山娃,那以后还能有好果子吃么?所以,只要山娃吃完饭,婆娘们抢着就把碗筷洗了。当然另一方面,在那时候的农村,本来做饭洗碗也经常是女人做的工作,男人是出劳力到地里干农活的。

吃完饭,山娃把背篓打开,把小野鸡拿出来,找个鸡笼子放进去,好让玉莲养着,玩也好,将来宰了吃也好,卖了换两个钱也好,毕竟有点营生做,可以分散精力,让玉莲有点事干,省的玉莲每天伤心落泪,何况小公野鸡本来就挺漂亮,长大了再有满身漂亮的羽毛,那就更好看了。也确实值得养养,能不能养活另说。反正山娃小时候也抓到过小野鸡,但从来没养活过。我们必须再次强调,今天你已经不能去抓野鸡,这是犯法的。

安顿好了野鸡,山娃拿出那5个鸟蛋,递给玉莲,玉莲接过来给了其中一个婆娘,这个可以明天煮煮就吃了。余下的就是一些草药,山娃背回药铺晾干炮制就可以了。玉莲明白她家就靠行医采药生活,所以她也知道山娃采草药的重要性。

玉莲问山娃明天要干啥?玉莲的意思本来是要跟山娃商量一下后续生活安排的。山娃说自己还想进山再去找师傅,他还有一半山的面积没有找完,虽然乡里乡亲的都找过了,但他不死心,他要把自己没找过的地方都找一遍。

这其实契合了玉莲的想法,玉莲何尝不想进山找找自己的男人,只是这大山她不很熟悉,因为张先生从来没有带她进过这个大山。再有当时大家进山找张先生的时候,玉莲本想跟着去,但因为家里要人做饭,等消息,所以她也没去成。但自己的男人啊,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她也不死心,内心也是想去山里找找的。

毕竟是自己的男人,作为婆娘,她又确实需要到山里去看看,只有亲自看了,无论啥结果,她才能够死心啊。我想玉莲的心情,也只有当事人能够体会。她想去找张先生,虽然跟山娃的心情一样急迫和恳切,但山娃更多的是孝心和爱心,玉莲更多的是痛心,那可是她同床共枕了十多年的丈夫啊,人活着,即便再有啥问题,依然是活人,可一旦没了,自己就成了寡妇,自己就要重新面对生活,所以她很痛心,她当然应该也有权力去找找自己的男人,尽管她去找也一样可能找不到啥,不过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只有自己尝试过,死心了,这件事才能算是彻底完结,不然她人生的这道坎,总是不容易跨过去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