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减租减息,废除奴仆
“一成?”
钱谦益直接傻眼,孙可望在云南只给一成,士绅是怎么能够忍下去的啊?
“万尚书,难道国主在云南就没有士绅愚昧,举兵叛乱吗?”
“有。”万年策微笑道:“第一年的时候不少士绅和卫所军官不服王化。”
“很多愚昧的百姓和士兵也参与其中。”
还不等大兵攻城,安庆守军就逃得逃,散的散,投诚的投诚,起义的起义。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结果老百姓和当兵的又不傻,吃一堑长一智,有国主在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还造什么反啊。
其原因为何?
还不是杀得士绅们骨头都软了,一个个地歌功颂德起来了!
孙可望不容置信道:“孤的三十万驾前军里面山民奴仆大有人在!”
孙可望废奴乃是秉承天道,有利于江南稳定。
绿营兵、士绅、百姓,在兵威之下都不愿意抵抗。
此时的苏州根本没有什么兵马,就连驻防苏州的江宁巡抚蒋国柱和他麾下的抚标都在南京覆灭了。
“结果这次没什么百姓和士兵响应。”
此言一出钱谦益双眼更是瞪得老大。
而后这位汉国公沿着长江东进,六合、仪真等地纷纷举起义旗。
仅存的苏松提标还在松江迟疑不进。
凭什么老子一个提督反正了还要降级去当总兵?
张虎统兵两镇回师西上,稳定反正的皖南诸地。
一路由前锋镇总兵冯天裕统帅,率两镇兵马从常州南下。
驾前军一路席卷,已有鲸吞江南之势。
要是没有老百姓响应,他们连县衙那一关都过不去。
钱谦益闻言双眼瞪得老大,哑口无言。
钱谦益长叹了一口气。
改革税制事关根本,孙可望不可能让步。
“更何况士绅只是芸芸众生之一,没了张屠夫难道我孙可望就要吃带毛的猪不成?
“营庄之事才是国家根本,更牵系着驱逐鞑虏的大事。”
孙可望也根本不想给马逢知太好的条件,一个首鼠两端的小人而已,还想咋滴!
要是他像吴三桂那样有精锐老本孙可望倒是可以提高价码。
梁化凤的苏松镇标又在南京覆灭。
而张虎留下一镇兵马驻扎各地,稳定局势。
“为了营庄之事纵使杀上十万士绅孤也在所不辞!”
面对数万驾前军的到来,苏州的父老乡亲迅速割辫开门,迎了王师。
所有根本没有任何意外,常州府被冯双礼拿下。
江南士绅也没有实力让孙可望让步,一个被文字狱杀破了胆的群体。
孙可望嘴角一笑,士绅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孙可望又岂能不如满清?
而东路军主帅冯双礼统帅六镇兵马在张煌言部的配合下在长江南岸东进。
自己亲自带一镇兵马直趋安庆。
福建等地又被郑经出手,白白地便宜了咱大清。
西路大军进展顺利,北路和东路的大军也不甘示弱。
江西、浙江也掌握了大片地盘,陕甘更是有王辅臣在。
还没等张胜动手,扬州城中的百姓和士绅就自发地发动暴动,绑了知府献城投降。
那么孙可望便满足他们的心愿。
吴三桂犯下的错误孙可望可不愿意再犯。
就这统战价值还想怎么样?
孙可望麾下的张胜、张虎才是公爵。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的山民们都被孤重新赋予了身份。”
他的部下连个屁都没放。
士绅不敢反,奴仆逼急了可是真敢反啊!
但有不服,杀一为罪,屠万为雄。
三藩之乱时,三桂子就是对这些二五仔太友好了。
所以云南才得以大治。
满清能屠杀,孙可望就不能屠杀吗?
十三万披甲纵使杀遍江南都够了,杀那些士绅简直是跟杀鸡一样。
不止是士绅,那些前明的卫所军官也大举叛乱甚至很多百姓不明事理被忽悠起来了。
孙可望的名声众所周知,在满清的文人笔下那是祸乱滇黔楚蜀,臭不可闻。
如今驾前军携大胜之威来临,安庆自然不用多说。
而后张胜一路东进,杀进了扬州府中。
孙可望还怕什么?是满清的刀比他多还是满清的刀比他快?
连两万披甲都干不过的货,在十三万披甲面前还想咋滴?
孙可望就是靠着这些奴籍山民才能在云南起家的,如今进入了江南,又岂能忘记了初心!
无他,不欲为奴尔!
双方通信几次后都不满意。
由于江南清军四大兵团中的驻防八旗和江南提标在镇江覆灭。
其余的政策都是小修小补。
然后在大西军的刀下该服的都服了。
当然了这些政策不能太急,得温水煮青蛙,先把江南拿到手再说。
可是如此重地,满清却根本没有什么兵马驻守。
“国主,还请慎重啊。”钱谦益担忧道:“士绅中虽然毫无家国之念的大有人在。”
是衮衮诸公好杀,还是那些奴仆好杀呢?
驾前军这支充斥着山民、寮民的贱民军可不能忘记初心,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啊!
“可他们却是国家根本,一旦刀兵过甚,不仅江南大乱,而且还有损国主的威名啊!”
钱谦益闻言打了一个寒颤,孙可望此言不知道会造成多少江南士绅人头落地啊!
“老宗伯,士绅享受三百年了,国难当头也该出点力。”
要是吴三桂有魄力的话,直接让马宝、胡国柱带兵在广东彻底消灭平南藩。
“再之后,国主提兵出滇,云南空虚,又有卫所军官和士绅叛乱。”
孙可望就屠他九百万,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来,成为雄中雄!
要是让马逢知当上公爵,并且依旧在苏松一带拥兵自重,那孙可望就是一个冤大头!
在这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地区都有奴籍。
原本郑成功兵败,皖南各地可是要被咱大清给图图的。
在屠城面前其余东西算个屁啊!
一时间原本张煌言招抚的四府三州二十四县迅速重新恢复,还有更多的府县投诚。
扬州知府是大清科举出身,感恩朝廷的恩典不愿意投降。
这里外不是人的,要是他栽了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千古骂名。
孙可望语重心长道:“要是四成地租还不够,就不要怪本国主了。”
如此一来把两广经营成自己的地盘。
孙可望说到最后,眼神中露出了无比犀利的杀气。
既然如此,孙可望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孙可望点了点头,随后道:“减租减息是孤的大策,除此之外孤还决意废除奴仆。”
在咱大明的文人笔下那也是犯上作乱,残暴不仁的乱臣贼子!
康熙、乾隆一个个地被吹嘘为千古一帝。
后世正是安庆失守才造成了太平天国局势的崩溃。
绿营和士绅又不傻。
其余的都是小弟和盟友的地盘。
收取广德和湖州,进入浙江地界。
一路由他亲自统帅,率四镇兵马从太湖北进,攻苏州下松江收崇明。
而冯双礼让人带来的条件却是所部接受改编,自成一镇,马逢知任总兵,封侯爵。
但是在松江却发现了一些意外。
要知道改换门庭可是大事,他以前是明将现在是清臣,要是再投孙可望可就成三姓家奴了!
这么大的骂名,这么大的决择,马逢知倒是愿意干,但是得加钱啊!
不加钱几个人心里愿意跳反!
与此同时,张煌言率水师走海路攻崇明。
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满清的眼里,被杀破胆的江南士绅最后其统战价值都不如敢造反奴仆了。
这文人嘛,发展到了现在虽然有骨气的也不乏人在。
在江南奴仆的起义下,甚至就连满清都不得不废除奴籍。
但是吴三桂实际上掌握的地盘除了云贵和无人的四川外,就只有一个湖南了!
但是扬州是什么地方?
被咱大清屠杀过的地方,还能指望着这地方的人为咱大清尽忠吗?
结果马雄、孙延龄、尚之信眼见局势不对都特么倒戈一击,也就孙延龄被及时除掉。
但马逢知手底下的人是什么样的货色孙可望又不是不知道。
无论从情感角度还是从大局观念上来看,废奴都是非常有利的。
不仅反正白反了,还特么倒贴了,这谁受到了啊!
别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除恶不尽。
松江府城中,马逢知一拍桌子。
就凭咱大清的种种劣迹,能够在驾前军抵达之时再开门投降已经对得起咱大清了。
既然咱大清都这样了,已经不行了。
“国主,微臣必与江南士林联络。”
“我的威名?”孙可望冷笑道:“我有何威名?”
“然后我大西将士杀得人头滚滚,云南从此就大治了。”
如此一来这些江南奴仆便会如同云贵和两广的山民一样,对孙可望感恩戴德,不惜死力作战!
以奴仆为兵,那么孙可望就能在文弱之风甚重的江南补充优质兵源。
这反正之前是提督,反正之后是总兵。
这四成孙可望不会缺了他们的,但要是再敢伸手。
“在我孙可望的治下,无奴仆无贱籍!”
这下子马逢知就不服气了。
不过最核心的就是减租减息,废除奴仆这八个字。
马逢知的条件是仍任提督,麾下兵马保持编制不动,封公爵。
这位老宗伯实在是吓着了,江南奴变可是士绅心中的刺啊!
江南蓄奴已久,让这些奴仆翻身,士绅们岂能接受?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福建都全据。
咱大清几场文字狱下来,直接把士绅们的腿都给吓软了。
八月,十镇驾前军三路进兵,鲸吞江南。
不服的孙可望全送去见阎王了。
咱大明优待士绅结果一个个地鼻子上天了。
现在好了,驾前军来了!这天又重新亮了!
在云南他没收卫所田地,明确税收。
他们和咱大清本就是露水烟缘。
虽然三藩鼎盛的时候几乎席卷了整个南方。
原本眼见郑成功兵败重新挂起大清旗帜的各府县都再次城头变换大王旗。
在驾前军精锐面前纷纷喜迎王师,不少人还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不过幸好他有三十万驾前军。
“况且士绅若是人人都不怕死,又何至于让满洲鞑子如此?”
但大多数人却是骨头软的,这骨头软要是还没有自知之明自然得用刀来治了。
他已经和冯双礼接触了,他又不是大清忠臣,也不想和驾前军血战。
“牧斋公,你和苍水先生愿意助我,但孤只不过是衮衮诸公笔杆子下的西贼而已!”
“国主,废奴之事太过重大,还请慎重啊!”
拿下常州府后,冯双礼兵分两路。
尚之信这些人都直接倒戈,导致两广白白丢失。
毕竟按照咱大清的标准,见敌而溃者已经是中勇了。
历史上咱大清杀他跟杀鸡的一样。
“你可多和江南士林联络,讲明利害。”
“这些人还没让大军出手,当地的营庄和衙役就把他们给剿了。”
张胜大喜,在安抚了扬州后带兵继续东进,一路直接杀到了大海。
早在郑成功攻打南京之时,张煌言就报告安庆城中的守军大部去了南京。
刚刚被清军收复的镇江地区无力抵抗,落入了冯双礼的手中
在夺取镇江的第二天,冯双礼便遣军继续东进,杀进了常州府内。
“孤不希望太多的人成为刀下之鬼,不过万不得已,孤也不介意杀遍江南!”
孙可望在江南的施政有一系列政策。
这是江南奴仆的心愿,他们不愿意为奴,想要做人。
只是双方的价钱却差距比较大。
最后两路兵马会聚杭州,破城后再继续南下,收取浙江北部地区。
张胜率两镇兵马渡过长江,江浦等地立马反正。
“既然如此我还有这些虚名干什么?”
彻底拿下了江北地区。
江南的所有土地,士绅们就给四成。
“若无这些人出力孤岂能进入江南?更如何驱逐鞑虏,一统天下?”
安庆乃重镇,扼守南京上游,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抵抗驾前军只会身死族灭,那还抵抗个毛。
三藩之乱说不定坚持到最后,吴藩还能耗下去呢。
多出了富裕的两广,吴藩就不至于拿户口减半的云贵和一个稍微恢复的湖南和整个天下耗了。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