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标杆资本和烫手山芋(明天再订)

2024-04-04 作者: 洋芋美梦
第326章 标杆资本和烫手山芋(明天再订)

第326章 标杆资本和烫手山芋(明天再订)

“约翰,你这个办法不错!联络圣费尔南多谷那些头牌的事就交给我吧!”

“Fxxk Off!你想得倒挺美!Boss,其实这种事情还是我最拿手!让我去办吧!”

“注意你们的形象啊!约翰,还记得当年那盒《水管工大战家庭主妇》录像带吗?最后可是我冒险帮伱藏起来的”

姨父,我真的谢谢你!这种事情都能拿出来往外说吗?

刘将脑门一黑,险些社死当场,不过好在他脸皮够厚,打了个哈哈就糊弄了过去。

大致确定了Blog未来的发展战略后,会议宣告结束。

刘将带着一众心腹离开硅谷,返回了洛杉矶。

“约翰,又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明确拒绝了我们!对方说不想投资一家线上跳蚤市场.”

这天刘将突然接到了克里斯打来的电话,eBay寻找风投的过程颇为不顺。

“梅格·惠特曼怎么说?她不是联系了几家硅谷的风投公司吗?”

刘将也没恼,他耐着性子询问了对方一句。

“目前梅格女士还在和那几家硅谷的风投公司接触,但对方给出的估值并不是很理想.”

克里斯斟酌着言辞,回答道。

“OK,这事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尽快解决eBay融资的事情.”

刘将揽下这件事,给对方吃了颗定心丸。

他是这么考虑的,如果eBay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风投公司。

那刘将大不了拉下面子去找红杉资本的莫里兹先生,拜托对方出手,投点小钱,占点股份。

当然,大头还是他自己出,寻找靠谱盟友的事顺延至下一轮融资。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一直这么耗下去吧!

“约翰,我知道一个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可能会对eBay感兴趣,他叫鲍勃·凯格尔.”

“他是Benchmark Capital(标杆资本)的合伙人,这家风险投资公司曾经投资过皮诶尔和他朋友一起创办的eShop”

“鲍勃·凯格尔还想投资在线专业书店Fatbrain,标杆资本的资金相当充裕,投资眼光也不错”

沉吟了片刻,克里斯突然向刘将推荐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哦?这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底细你弄清楚了吗?那个投资人鲍勃·凯格尔的背景调查做了没有?”

刘将来了兴趣,让克里斯仔细说说。

“标杆资本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从克里斯口中得知,标杆资本采用合伙人制。

除去几个必要的行政岗位外,这家风险投资公司常年维持着5-6个投资人的状态。

每一位投资人都是利益绝对平分的公司合伙人。

标杆资本在决策层上信奉极简主义,他们认为投资的秘诀在于不仅仅是团队每个人能够发声,而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音量。

每个合伙人都有发言权,且是平等的发言权,这是标杆资本一贯奉行的理念。

与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不同,标杆资本是有意主张平等。

所以这家风险投资公司没有设初级与高级合伙人之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合伙人,没有人是CEO。

公司的所有盈利,包括其收取的2.5%的管理费和利润的30%,都会被平分到每个合伙人头上。

鲍勃·凯格尔之所以成为标杆资本的合伙人,主要是为了投资消费领域的初创公司。

他是通用汽车的子弟,而通用汽车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鲍勃·凯格尔在那里读书、长大。

从通用汽车学院毕业后,鲍勃·凯格尔来到斯坦福商学院,结识了后来微软联合创始人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SUN联合创始人斯科特·麦尼利(Scott McNealy)、TVI创始人大卫·马奎特(David Marquardt)等一批商业精英。

斯坦福商学院毕业时,鲍勃·凯格尔不愿回到通用汽车,他加入了波士顿咨询集团。

因为咨询工作很难落地,鲍勃·凯格尔渐渐感到灰心丧气。

在校友大卫·马奎特的帮助下,他华丽转身,加入TVI基金,成为一名专业投资人。

在TVI基金的那几年,鲍勃·凯格尔主要负责科技领域,但他最感兴趣的领域却是消费领域。

鲍勃·凯格尔曾向校友大卫·马奎特越级力推星巴克项目,但惨遭对方否决,这令他非常失望。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布鲁斯·丹勒维(Bruce Dunlevie)和安迪·芮立夫(Andy Rachleff)决定离职出来单干。

他们说动了鲍勃·凯格尔,三个年轻人决定联合起来,成立一家新的风险投资公司。

布鲁斯·丹勒维之前投过的创业家凯文·哈威(Kevin Harvey)这时也决定入伙。

四个年轻人心怀梦想,希望树立硅谷投资界的新标杆,因此把新公司命名为标杆资本。

听完克里斯的介绍后,刘将沉思良久,最终他下定决心,让对方和标杆资本的投资人鲍勃·凯格尔展开接触。

没过多久,克里斯就和鲍勃·凯格尔约好了时间,对方将上门实地考察eBay的具体情况。

结果上门考察那天并不是很顺利,eBay在演示时出了点小状况。

鲍勃·凯格尔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他离开的时候,还是向克里斯吐槽了几句。

他认为eBay的网站界面太过粗糙,创始人皮诶尔有些神戳戳的,CEO梅格·惠特曼倒是能力颇强

简而言之,就是这家线上拍卖网站并没有给鲍勃·凯格尔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克里斯原本都觉得没戏了,谁知道鲍勃·凯格尔在结束考察后,又浏览了几次eBay网站。

真正让鲍勃·凯格尔上钩的,是一只鱼饵,这家伙竟然有收藏鱼饵的怪癖好。

当他浏览eBay网站时发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鱼饵。

这让鲍勃·凯格尔对这家线上拍卖网站产生了一丢丢兴趣,随着对eBay的了解越来越深,他越发欣赏eBay社区化运营的模式。

经过反复评估,鲍勃·凯格尔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代表标杆资本向eBay伸出了橄榄枝。

克里斯立马向刘将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听闻此事后,刘将喜出望外,他当即带着一众心腹赶往硅谷,和鲍勃·凯格尔展开了谈判。

经过几轮唇枪舌剑,标杆资本最终决定投资600万美刀获取eBay10%的股份,又以极低的利息向eBay放了笔200万美刀的款子。

索普诺家族基金会也向eBay投资了300万美刀,获得了公司5%的股份。

此轮融资结束后,eBay的股权分配情况是,新凯撒投资公司53.55%,皮诶尔22.95%,索普诺家族基金会5%,标杆资本10%,期权池8.5%。

1100万美刀很快到位,有了这么一大笔资金注入,想必梅格·惠特曼推动各项计划会变得顺畅不少。

鲍勃·凯格尔向eBay的管理层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他希望聘请像Frog Design这样的顶尖创意设计公司来为eBay开发新的网站界面。

对于鲍勃·凯格尔的建议,eBay的管理层欣然应允。

搞定eBay融资的事后,刘将总算是清闲了点。

每天除了日常的训练外,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监督《死神来了》和《霹雳娇娃》的拍摄上。

这天,刚巡视完两个剧组的刘将,来到新凯撒娱乐公司,准备处理一部分积累下来的事务,谁知乔纳森突然找了过来。

“Boss,上次你让我调查的关于长篇奇幻小说《魔戒》的相关版权,我已经调查清楚了,这是相关资料”

乔纳森快步走到办公桌旁,放下一份文件,推到刘将面前。

上次参加《蝙蝠侠与罗宾》的首映礼,刘将结识了丰唇不逊安吉丽娜·朱莉的高挑美人丽芙·泰勒。

想起对方是《指环王》三部曲里精灵公主的扮演者,他当即起了心思。

找了个空闲时间,刘将给乔纳森打了个电话,安排对方调查长篇奇幻小说《魔戒》相关版权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调查,乔纳森终于摸清楚了《魔戒》相关版权背后的那些弯弯绕绕。

刘将拿起办公桌上的资料,细细的翻看了起来。

早在1969年,当时还是好莱坞八大之一的联美娱乐就从托尔金那里以1万英镑价格买下了《魔戒》和《霍比特人》的版权。

这里的版权包括电影改编权和相关产品的经营权等等。

同时联美娱乐还要付出两书相关经营收益的7.5%作为版税支付给托尔金以及托尔金的遗嘱受益人。

1976年,联美娱乐将这项权益转卖给了制片人萨尔·扎恩兹(Saul Zaentz)。

后来,这位远见卓识的制片人又从原作者托尔金的后人那里获得了两本小说中所有人物、场景和物体的商标权。

1978年,萨尔·扎恩兹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托尔金企业的公司,负责售卖托尔金作品的相关授权。

时至今日,《魔戒》和《霍比特人》的版权依旧被这位极其精明的制片人牢牢握在手中。

目前,米拉麦克斯的哈维·韦恩斯坦联合新锐导演彼得·杰克逊正在和萨尔·扎恩兹展开谈判,他们想要取得《魔戒》和《霍比特人》的电影改编权。

据可靠消息,双方的谈判并不算顺利,倒不是萨尔·扎恩兹不想卖授权,问题主要出在哈维·韦恩斯坦和彼得·杰克逊这边。

说起来,哈维·韦恩斯坦还是萨尔·扎恩兹的恩人呢!

早在1995年,萨尔·扎恩兹筹拍《大不列颠病人》的时候,因为不可调和的分歧,他与好莱坞巨头福克斯影业彻底闹翻。

福克斯影业愤怒的宣布退出该项目,并立刻抽走了大部分资金。

眼看《大不列颠病人》剧组马上就要陷入无米下锅的地步,哈维·韦恩斯坦如救世主般出现。

米拉麦克斯出资支持了《大不列颠病人》的拍摄,这部电影后来也获得成功,让哈维·韦恩斯坦大赚了一笔。

经历过这件事,萨尔·扎恩兹非常感激哈维·韦恩斯坦,只要价格合适,他不介意把《魔戒》和《霍比特人》的电影改编权授权给对方。

扯远了!扯远了!说回哈维·韦恩斯坦和彼得·杰克逊之间的问题。

两人在电影制作上存在相当大的分歧,起初彼得·杰克逊计划拍三部电影。

第一部《指环王》,第二部《霍比特人1》,第三部是《霍比特人2》。

哈维·韦恩斯坦刚开始也答应了彼得·杰克逊的计划,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位喜欢邀请好莱坞女明星坐红沙发的大佬反悔了!

电影制作计划一变再变,起先是《霍比特人》不拍了,改成拍两部《指环王》电影。

后来又因为拍两部《指环王》电影需要的资金太多,米拉麦克斯给彼得·杰克逊的项目预算完全不够。

不是差一星半点的问题,而是差非常多!让人绝望的那种!

没办法,囊中羞涩,玩不转了!哈维·韦恩斯坦只能求助米拉麦克斯的母公司迪士尼。

迪士尼的相关专家一研究,直呼三声好家伙!

作为家喻户晓的奇幻大作,《魔戒》是出了名的改编难度奇大!制作成本奇高!制作时间奇长!

简单点来说,就是原著太过宏伟瑰丽,不容易拍出好电影来。

而且制作成本太高,需要的时间太长,项目风险太大,等电影拍出来,说不定又是一部《未来水世界》。

所以迪士尼的高层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哈维·韦恩斯坦的求援,他们不相信《指环王》可以票房大卖。

于是乎,哈维·韦恩斯坦只能转头继续PUA彼得·杰克逊,再次更改电影制作计划,要求对方只拍一部。

同时电影剧本必须大改,尽量压缩时长,合并小说里的著名城市,砍掉部分戏份不多的角色。

这样的话,一部电影不就搞定所有的剧情了吗?

彼得·杰克逊听到哈维·韦恩斯坦的要求后,人都麻了!

这么玩?那拍出来的电影还叫《指环王》吗?

如果自己真的答应了哈维·韦恩斯坦的要求,那不仅毁掉了《魔戒》这本家喻户晓的大作,顺带还把自己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行!绝对不行!

彼得·杰克逊向哈维·韦恩斯坦表达了自己坚决反对的态度。

双方谈了好几次都谈不拢,哈维·韦恩斯坦有些急眼了,他向彼得·杰克逊发出了最后通牒。

给对方三周的时间,找到一家愿意投资这个项目的公司。

彼得·杰克逊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没办法,他只能拿着《指环王》的项目计划书在好莱坞里四处拉起了投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