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调动长卿

11个月前 作者: 木槿白衣
第352章 调动长卿

第352章 调动长卿

风雪和闪电率领着剩余的将士,悄然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夜无痕站在崩塌的城门之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去的大乾军队。

他没有下令追击,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此刻的鸣龙关,已是一片废墟。

但在这片废墟之上,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与复兴的种子。

随着夜色的加深,战火渐渐平息。

但在这场战争的背后,却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较量与博弈。

夜无痕知道,夜煞军与大乾真正的战争。

现在才刚刚开始!

而风雪和闪电二人率领的残军,也在鸣龙关后方的山脉中扎下了营寨。

并且派遣快把十万加急,前往乾都求援。

“你们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每日的操练和备战,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大殿中陷入了一片沉寂,群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

他们都听出皇帝的怒火非同小可,此刻的任何辩解都只会火上浇油。

这时,一位大臣鼓起勇气站了出来,他躬身说道。

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一份紧急战报被匆匆呈上,鸣龙关失守的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司肖飞的心头。

皇帝的怒火如狂风骤雨般汹涌,他怒视着群臣,厉声问道

鸣龙关后方的山脉中,风雪和闪电的军队日益壮大,士气高昂。

群臣们噤若寒蝉,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然而,此刻的大乾皇帝司肖飞却无心欣赏这宫廷美景,他面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之上,双眼中闪烁着怒火。

乾都之内,皇宫巍峨,宫墙高耸,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他猛地一拍御案,怒喝道:“废物!鸣龙关的守军都是一群废物!”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尽快派遣援军前往北疆,稳定战局。”

“此言有理,但何人能担此重任?”

北疆的战事关乎大乾的安危,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司肖飞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在紧张地备战。

他们虽然暂时失去了关隘,但却并未失去信心和斗志。

而在关内,夜无痕也在加强防御,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诸卿,如今鸣龙关已失,北疆岌岌可危。”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

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众臣皆知,此刻的北疆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将领。

然而,放眼朝中,能胜任此重任者寥寥无几。

“陛下,如今之局,非大乾太师顾长卿亲自出马不可。”

终于,一位老臣颤声开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顾长卿,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是大乾的国之栋梁。

然而,他此刻正在南面镇压黄巾军,如何能够分身前往北疆?

“太师此刻正在南面平叛,岂能轻易调动?”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望着那位老臣,沉声道。

“陛下,太师虽然身在南面,但他的威望与智谋足以震慑北疆的夜煞军。”

“只有太师亲临前线,才能迅速稳定军心,重振士气。”

老臣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

司肖飞眉头紧锁,面露难色,心中权衡着利弊。

他知道老臣所言非虚,但调动太师又谈何容易。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凝重,群臣们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皇帝的双眼。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陛下,老臣有一计,或许可行。”

就在这时,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躬身道。

皇帝司肖飞抬头望去,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前往南面,向太师禀报北疆的紧急情况。”

“同时,从各地调集精锐兵力,驰援北疆,以解燃眉之急。”

那位大臣接着道。

司肖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此计甚好。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南面禀报太师,同时传令各地驻军,火速驰援北疆。”

他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朝堂之上立刻忙碌起来。

群臣们纷纷领命而去,准备调集军队和粮草前往北疆支援。

而司肖飞则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

在南面战场的一处临时行营中,顾长卿正端坐在主帐内,眉头紧锁,手中的乾都密报沉甸甸的,如同他此刻心中的担忧。

鸣龙关失守的消息让他措手不及,然而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如何平衡南北两线的战事。

他深知北疆的夜煞军不容小觑,但南面的黄巾军在孟章的带领下同样不可轻视。

孟章用兵如神,若他北上,南面战线恐将岌岌可危。

“太师,紧急军情,武州方面的苏夜将军传来书信。”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传令兵手持一封书信,气喘吁吁地跪倒在顾长卿面前。

顾长卿疑惑地接过书信,展开细看。

信上,苏夜的字迹刚劲有力,表达了他愿意为大乾皇朝拖住潞州黄巾军的决心,让顾长卿无后顾之忧,可全心应对北疆战事。

“此信内容确凿?”

顾长卿看完信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他抬头望向传令兵,沉声道。

“千真万确,太师。”

传令兵肯定地回答,“苏夜将军的信使亲自送来的。”

顾长卿深吸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仿佛落地。

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仔细审视着南北两线的战局。

有了苏夜的承诺,他至少可以暂时放下南面的顾虑。

与此同时,在乾都的皇宫中,司肖飞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他看完苏夜的书信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陛下,这位云王世子此举实为我大乾之福。”

一位忠诚的大臣感慨道。

“云王世子忠勇可嘉,此次他主动承诺拖住潞州孟章的数十万大军,为我大乾解了燃眉之急,朕甚感欣慰。”

司肖飞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苏夜的赞许。

“陛下,当初派遣三位皇女前去与苏夜联姻,这步棋当真是走对了。”

“如今看来,这位云王世子不仅勇猛善战,更是重情重义之人,对皇室存有感激之心。”

另一位大臣接过话茬,感慨道。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