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诸君,请听龙吟!

11个月前 作者: 斩妖降魔
第60章 诸君,请听龙吟!

第60章 诸君,请听龙吟!

【诸君,请听龙吟!】

画面中。

随着科研人员按下引爆按钮。

历朝历代,无数人目睹了那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只见视频中。

宛若神罚般,燃起巨大火球!

直入云霄的蘑菇云吞噬着一切,那惊天动地的爆炸,仿佛是神灵的愤怒,将整个世界都吞噬在一片炽热的光芒之中。

“这就是原子弹?”

朱棣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哪怕他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但眼前的景象,却超出了他的想象。

望着宛若末日的景象,朱棣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

“此物,竟有如此毁天灭地之能!”

这一刻,朱棣脑海中闪过这些年自己经历过的大战。

哪怕将这些残酷的战争加到一起,与这原子弹的威力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般恐怖的威力,怕是能轻易毁掉一座城池吧?”朱棣连连惊叹。

他不是没见识过火药的爆炸。

通过天幕,他也见识过后世现代化手榴弹、炸药包的威力,可这些东西与那个名为原子弹的神物相比,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其中的差距,就像萤火和皓月般!

【10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的有效杀伤半径为6.93公里,面积为150平方公里。】

“150平方公里!”

此时此刻。

朝堂之中,见识到原子弹的威力,无数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物威力巨大,若是落入奸人手中,怕是会酿成大祸。”

朱高炽忧心忡忡的开口:“这种力量倘若不谨慎使用,恐怕将给世间带来无尽的灾难。”

“是啊!后世怎么能研究出这种东西?”

群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出着担忧。

原子弹的威力已经超越了他们的认知。

而一切强大未知的东西出现,许多人本能的反应就是恐惧,这是人之常情。

“大家不要忘了,根据天幕的介绍,此物并非我华夏首创!”

“我们是为求自保而已!”

朱瞻基到底是年轻气盛,很快就摆脱那种震撼惊恐的情绪。

看着周围神情惶恐的大臣们,他大声道:“我记得天幕说过,手里有剑,和手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

“这东西就像是时刻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若我们没有这东西,剑就永远在别人手中,我华夏儿郎岂能忍受外族威胁!”

“我泱泱华夏,岂能受制于敌国!”

随着朱瞻基一阵高呼。

许多大臣后知后觉的明白为何视频中那些后辈们会说:没有原子弹,中国人的腰杆子就挺不起来,就没有底气!

试想一下,头顶上时时刻刻悬着一把利剑,谁能睡得踏实?

“难怪那些人说哪怕砸锅卖铁也要造出原子弹。”

朱棣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能让大明受制于这种可怕的力量!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出原子弹,然后研究反制它的办法。

而且朱棣深知,一旦大明拥有这样的武器,将彻底改变战争格局。

或许也能成为大明的保命符,震慑宵小!

当然了,这些想法,朱棣可不会当众说出来。

不用想也知道,他一旦把这些想法说出,会在朝堂之上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最妥善的方式,便是选一些可靠之人,秘密研究!

……

“天啊,这是仙法吗?”

正当大明君臣为原子弹的威力感到心惊的同时。

此刻,1600百多年前的秦朝,始皇帝嬴政同样心神震荡。

毁天灭地。

这已经不是凡人能拥有的力量了吧?

若非仙法,如何能做到这般地步?

然而理智告诉他,这绝非仙人之力。

况且天幕已经告诉他了,这所谓的原子弹,是由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战士,和一群不知疲倦废寝忘食的科研人员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浇灌出来的!

“莫非后世人人皆有仙法,人人皆可成仙?”

嬴政发散着思维。

哪怕已经知晓徐福所说的仙岛实属子虚乌有,可痴迷长生不死的政哥,总是会事事都往仙人身上想。

……

西汉。

刘邦震撼看着这一幕。

先是火枪,战舰,如今又出现这么恐怖的东西,岂不是说,在后世刀剑已然无用?

那战争得残酷到何种地步啊!

后世儿孙,都经历过什么啊?

“难怪我华夏后世儿郎,要流那么多血,死那么多人,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

刘邦心中不由有些心痛。

……

三国时期。

诸葛亮正认真的记载着通过天幕的所见所闻。

一边记,一边向一旁的姜维说道:“伯约,本相记得民间有传说一些道士炼丹时发生过爆炸的事,辛苦你跑一趟,替本相查明清楚,最好寻到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人。”

“丞相,您的意思是此事与火药有关?”姜维眼睛一亮,神情间浮现一抹激动之色。

注意到姜维激动的样子,诸葛亮岂能不明白他在想什么,摇头微微一笑。

“伯约莫要多想,只是觉得两者之间或许有些许关联罢了,一切还需验证。”

然而听到这话,姜维眼睛更亮了。

心中不免隐隐有些期待。

火药的威力,天幕中已经展示的很清楚了。

倘若丞相能研制出火药,说不定真能扭转局势,北伐成功!

……

此刻。

大唐,李世民同样正处在原子弹那毁天灭地的震撼中。

“火药、火器、炸药,再到这原子弹……”

李世民如何都没有想到,后世火药已经发展到了这般地步。

一弹灭一城,何其恐怖!

“咦?我观这火药与那烟花有异曲同工之处,莫非那烟花也是由火药制成?”

房玄龄突然道。

他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想起来前不久山魈和瘟疫侵袭长安,陛下诏李畋入京,利用火药制造烟花,以驱散山魈和瘟疫。

那烟花爆炸的景象倒是与后世火药相像,也不知道二者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长孙无忌兴奋道:“陛下,不如诏那李畋前来仔细盘问一番?”

程咬金大喜:“若咱们也能研究出原子弹,咱大唐岂不是世界无敌了?”

众人翻了翻白眼。

房玄龄无语道:“以咱们现在的炼金技术,别说原子弹,就是寻常的炸药也制不出,能设法将火药用于战场就不错了。”

程咬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当然了,能将火药用于战争,就已经开创了历史。

毕竟火药用于战场,已经是唐朝末年的事情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大唐君臣还是懂的。

……

随后。

天幕中,镜头再次变化。

一片荒漠之上,随着一声巨响,只见一枚巨大的火箭划破天际,拖着长长的尾焰,直上九霄!

……

历朝历代。

无数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不见了!不见了!莫不是飞上了九重天?”

始皇嬴政瞪大眼睛,望着破空消失不见的火箭,久久没有回过神。

……

画面再次一转。

已经是通过卫星俯瞰地球的场景。

……

“这是……日…月…星…辰!”

嬴政瞪大眼睛,宛若初次知晓天文知识的小学生,痴痴的看着天幕中的一切:

“那一颗火红到让人难以直视的球体,便是日吗?”

“这枚蓝色的星辰,莫非是朕治下的天下?”

“只不过为何天下会是球形,古人常说天圆地方,莫不是假的?”

看着那颗蔚蓝色星球,嬴政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以往的许多认知被统统打碎。

“后世之人,竟能脱离一方天地,遨游九天?”

“后世莫非人人皆仙?”

不光嬴政感到惊讶,历朝历代的古人,就没有不震撼的。

……

嘉靖年间。

一处官宦之家,一位美艳妇人正在哭哭啼啼。

“老爷,使不得啊,万一掉下来,您会没命的!”

“妇人之见!”

一个官老爷模样的人呵斥道:“飞天,乃我华夏千年之夙愿,就是粉身碎骨,我也要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

正在说话的此人,正是被誉为世界飞天第一人的万户陶成道。

此刻的他,已然在座椅底部绑好47支火箭,备好两个巨型风筝,只待寻得良辰吉日,追随自己的飞天之梦!

而今天,便是他寻好的吉日,只待两个时辰之后,便引燃引线,遨游太空!

然而这种事,势必少不了家人的不解与阻挠。

正当陶成道夫妻二人争执不下之时,一个下人模样的人慌慌张张的闯进房间。

“老爷老爷!升天了!升天了!”

陶成道不解的看向下人:“什么升天了?老爷我的良辰还没到呢!”

那下人缓了口气,才继续道:“天幕!您快看天幕!”

“天幕?”万户陶成道心中一震,急忙跑出屋外,正巧看到火箭升天的一幕。

看到无尽虚空中的日月星辰,看到那颗孕育无数生命的蔚蓝星球,他整个人止不住战栗,继而,泪流满面。

“做到了……我华夏儿郎真的做到了……”

得知后世儿郎能够脱离一方之天地,遨游太空,陶成道觉得不虚此生!

……

现实世界。

饿的饥肠辘辘的陈宇退出短视频,出门吃饭。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历史位面之中,天幕悄然熄灭。

当他吃过午饭,重新回到逼仄的出租屋,继续刷起短视频时。

各朝各代,悄然逝去两年半光阴。

……

永乐年间。

虽未至春节,燕京内外已是一片喜色,只因今日大明将士讨倭大胜归来。

此刻朝堂之上,汉王朱高煦正眉飞色舞的讲述着自己近三个月的讨倭经历。

“皇上,您都不知道东瀛那群矮人战力有多差,臣只带来两万人,不出两月就把他们五十万人打的屁滚尿流,实在不过瘾!”

听到朱高煦的话,周围群臣无不大笑。

谁能想到日后把清朝打的找不到北的倭寇在这个时代战力竟如此不堪。

要知道当初明军可是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决定出兵。

朱棣本以为会是场持久战,起码最少一年半载得,结果没想到,短短两个月明军就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先进的装备,轻而易举的占领倭国全境。

大胜的时候,将士们只伤亡了三百多人。

大明开国至今,就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朱棣白了他一眼:“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朕可是给你的征倭大军全都配了新式火器。”

“你要知道,郑和出海寻番薯的时候,三万人朕都只给他配了一半,剩下的那些人拿的可都是神机营淘汰下来的次品,全部佩戴新式火器的征倭大军,你要是三个月内拿不下倭国,朕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

自从见识过后世火枪的厉害,朱棣便重金寻找能工巧匠,研究新式武器。

如今明军佩戴的火枪,射程可是足足比先前高出了两倍。

虽未能做到像后世那样快速装弹,但装弹时间上已经比原先快了一倍有余,面对手持长刀的原始人,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嘿嘿。”朱高煦笑着挠了挠脑袋,随后又道:“皇上,臣此去倭国,还发现不少金矿,少说有个几百斤,有了这些黄金,咱大明海军至少能扩大三倍!”

朱高煦一脸得意。

“此事朕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以后朕派专人负责。”

皇帝乃是全天下最孤独的人,加上朱高煦此前一直拿他自己比喻李世民,所以朱棣一直防着他胡来,征倭大军中自然少不了他朱棣的耳目。

所以几乎是大军发现金矿的第一时间,相关消息便由专人冒着沉尸海底的风险带回京城。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皇上的眼睛。”

朱高煦毫无意外的笑了笑。

朱棣看了他一眼,笑道:“说吧,立了这么大的功,想要什么赏赐?”

“嘿嘿,皇上,这将来海军扩建,能不能让我当海军大元帅。”

朱高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出自己的打算。

经过征倭一事,他便彻底喜欢上了这种征服世界的感觉。

拿着先进装备打野蛮人,多爽啊。

想干嘛就干嘛,为所欲为。

现在的他可算是明白了征服世界的乐趣,就算是把皇帝给他当,他都要考虑考虑再说!

“准了!”朱棣龙颜大悦。

原本他就有这个打算,自然不会不允。

“皇上圣明!”

朱高煦大喜过望,看着欣喜若狂的朱高煦,朱棣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就让这小子折腾去吧,正好先去探探路,将来大明想要征服四海,可少不了王室宗亲效力。

毕竟。

把这活交给外人,朱棣可不放心。

万一这些大臣带着大明的军队找个地方自立了怎么办?

而皇室宗亲就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姓朱,好歹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皇爷爷,今可不止这一个好消息,郑和传来信说,宝船已抵达吕宋,不但找到了番薯,还帮助本地人大败当地殖民者,吕宋当地百姓都愿意臣服大明。”

朱瞻基可不想看二叔这般嚣张,当即便把刚刚得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事朱棣也知道,朱瞻基还是从朱棣那知道的呢。

原本呢,朱棣是想着趁着汉王大胜归来,一次性把这两件喜事一块公布了,举国欢庆一番,没想到朱瞻基这臭小子这么沉不住气。

自己还没提,反倒被对方抖落了出来。

当然了,朱棣倒不至于计较这点小事,只是狠狠瞪了那臭小子一眼,随后笑道:“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让礼部准备个章程,咱们一起庆祝一番。”

“另外朕决定在东瀛新增一省,各部各挑出一些人上来,看看有没有合适去东瀛任职的。”

“至于吕宋,百姓即已臣服大民,就是我大明子民,朕不可不管,命郑和在当地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与朝廷钦差共同治理。”

对于倭国和吕宋,朱棣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倭国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因此朱棣绝不会让倭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大明目前的政策,是想办法将岛上大部分男丁分批牵引回国,发配到偏远地方开荒。

至于女人嘛……

为了避免岛上女多男少,老师们寂寞难耐。

朝廷呢,也会安排一些国内的工匠前去开采金矿。

这些人既能与东瀛本地女子通婚,又能帮助朝廷开采金矿,一举两得。

为了吸引百姓前往东瀛,朝廷也会打出淘金,免费发放媳妇的口号,一人免费送两三个,不怕吸引不到人来。

想必不出一两百年,就能将东瀛本土彻底同化,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至于吕宋。

双方并无深仇大恨,且对方百姓决心臣服。

加上目前大明船队还达不到后世一日万里的地步,双方距离又太远,鞭长莫及,暂时依安抚为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