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吐蕃使臣!

9个月前 作者: 在河上游
第52章 吐蕃使臣!

第52章 吐蕃使臣!

“唉,大唐的女子都如此迷人,更别说他们的皇帝了。”布达心中暗自叹息,大唐的强盛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那女子胸脯的起伏,脖颈的曲线,还有那如玉的肌肤,无一不在刺激着他的神经。

他深知,此行回去,面对松赞干布的质问,自己恐怕是难以交代了。在大唐的强盛面前,吐蕃的所谓强势,不过是一场笑话。

布达使节正悠哉哉地走着,身边的侍从却一脸疑惑地凑了上来:“大人,您说这大唐建国不到十年,怎么就敢夸下海口要灭突厥呢?而且,如果他们真的国富民强,为何还有这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呢?“布达使节听了,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这时,旁边的侍从眼珠一转,嘴角挂起一抹狡黠的笑:“大人,小的有个主意,咱们不如去问问那些平民百姓,保准能探出大唐真正的底细。”

布达使节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回头盯着侍从:“哦?你有什么高见?”

侍从嘿嘿一笑:“要想知道大唐的国力,何必听皇帝的夸夸其谈?咱们找几个老百姓一问,保证比听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来得实在!”

布达使节听罢,脸上的表情渐渐从凝重转为喜悦:“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说着,他迫不及待地就要去找百姓询问。那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李世民的谎言被一一揭穿,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谁知,刚迈出几步,布达使节就被身后的侍从拉住了。那侍从一脸紧张,低声说道:“大人,且慢!”

就这样,布达使节停下了脚步,原本急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

“大人,且放宽心!”

“哦?难道你还有什么高见?”

布达使节转过身,一脸迷惑地盯着侍从。

侍从诡秘地一笑,摇头晃脑。

“使节大人对大唐的日常生活,恐怕知之甚少!”

“您若是随便拉住个路人发问,他们八成是满嘴跑马,逗您乐子呢!”

他一脸坏笑地说道。

布达使节听罢,四下里张望一番,果不其然,见到的都是来去匆匆的百姓,一个个都像被鬼追似的,无人停留。而那朱雀大街上,逛街的人们三两成群,在摊贩前流连忘返。

心想,自己就这么冒冒失失地问人家“在大唐过得怎么样”,不是被人当笑话,就是招来一身骚。

使节点点头,觉得自己确实孟浪了,转而问侍从:“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入手?”

侍从嘴角一扬,显得颇有把握:“大人,早年我随商队来过长安,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还算有些了解。”

“直接问是问不出什么的,但在这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总有办法让人打开话匣子。”“这长安城啊,要论消息最灵通的地方,非酒楼、茶肆莫属!”侍从一边走一边说,“那些人一坐下,就开始海阔天空地聊天,什么秘密都藏不住。”

“确实,现在还太早,酒楼里怕是没什么人。”布达使节摸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不如我们先回去驿馆,养精蓄锐,午时再来。”

布达一听,顿时喜上眉梢,拍手称赞:“好主意!咱们找个最大的酒楼,往那儿一坐,消息自然来。哈哈,到时看李世民如何辩解。”

正说着,一群人转身朝驿馆走去。突然,一个身影撞入布达怀中,来人一抬头,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满脸惊讶:“呀,这位大人,你面带紫气,头顶黑云,似乎近期运势不佳啊。要不要我给你算一卦?”

布达一愣,仔细打量这少年,只见他眼神灵动,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布达回过神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想:看来今天的酒楼之行,会有不少趣事啊。

长安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布达使节肩扛着个花花绿绿的幌子,上书“指点迷途君子”,下书“唤醒久困英雄”,四个大字“麻衣神算”异常醒目。他四下张望,嘴角挂上一抹轻蔑的笑容。

“哈哈,这长安城果然卧虎藏龙,连这种江湖术士都有市场。”

他摇头晃脑,一副瞧不起的模样,“年轻轻的,不在家好好读书,跑出来招摇撞骗,真是世风日下啊!”

话才落,正要潇洒离去,却听见背后传来一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使节大人,好自为之。”那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股子让人无法忽视的自信。

布达使节猛地转身,只见那算命先生,肩扛幌子,身姿笔挺,一步步远离。他望着那背影,胸中怒火中烧,却又一时语塞。

半晌,他才侧目看向一旁的侍从,嘴角抽动:“他刚才那话,是在讽刺我?”

侍从愣了愣,有些尴尬地挠挠头:“嗯,大人,他恐怕是将您比作井底之蛙了。”

“什么?”布达使节顿时火冒三丈,就要下令将那江湖术士抓回来。可侍从连忙拉住他,一脸急切:“大人,且慢!”

布达使节一脸不解,胸中的怒火更甚,脸色涨得通红,双目瞪得溜圆。这时,他身旁经过一位长安城的仕女,眼波流转,唇瓣含笑,轻轻一瞥,仿佛能将人的魂儿都勾走。

可布达使节哪有心情欣赏,他只觉得一股无明火在胸中烧得他难受。

“这…这长安城的水,看来不是一般的深啊。”侍从小声嘀咕,似乎对这长安的风水也感到了一丝忌惮。

布达使节急匆匆地在街头左顾右盼,活像一只迷路的兔子,旁人见了准要笑话他是不是憋不住了,非得找个地方解决燃眉之急。

侍从却一脸正经地献计:“大人,您瞧那些街头巷尾的算卦先生,整天逛来逛去,眼睛毒得很,什么人没见过?何不找他们打探打探,这大唐的风土人情、八卦杂谈,保准他们门儿清!“

他挤了挤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再者,他们不过是为了几个小钱儿,只要咱们出得起价,他们定会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给您抖落出来。——(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