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古玥曦闭关,炼化煞气

8个月前 作者: 韩水姬
第58章 古玥曦闭关,炼化煞气

第58章 古玥曦闭关,炼化煞气

金圣神阙内,灵气浩瀚。

古玥曦盘腿坐在首座上。

煞气与鬼气在她丹田内冲撞,她将两股气息融合,用灵力裹挟其中,一点点将煞气与鬼气炼化。

炼化鬼气比较简单,只需要转化为灵气就能吸收,煞气却需要将里面的血气去除,否则吸入体内炼化会让修行者走火入魔。

她打算在金圣神阙闭关月余。

在吸收炼化煞气与鬼气的同时,她将《冥水宝典》和《木灵经》取出来修炼。

两门功法如今还在三重。

她静心修行,并不知道平安镇的百姓如今将她传的神乎其神。

“你们看到没有,这个世界是有神仙的!”

“金圣娘娘可是金圣山脉的山灵,之前一直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号,没想到在咱们最难的时候,是她老人家慈悲为怀施以援手!”

“金圣娘娘就是咱们的福主,正因为有了她,咱们平安镇才没有变成一座空镇。”

“我们发誓,一定要世世代代供奉娘娘。”

平安镇的危机解除后,古玥曦回金圣神阙修行,火娃水娃去了西屏县,径直到了县令府。

“二位仙童怎么来了?”

何晋宗目前在忙着县城百姓的生存问题,该耕种的耕种,该行商的行商,不求恢复干旱前的繁荣景象,至少要保证百姓不饿肚子,他忙的脚不沾地。

他的女儿也醒了,原本打算过两日带领全家去祭拜金圣娘娘,可是罗有松说为娘娘铸造神像的事迫在眉睫,让他先将百姓的生存问题解决再和他一起商议神像的事,等神像做好了,他们便开启祭神大典。

到时候带着百姓一起去祭拜娘娘。

见到两位仙童来了,何晋宗有些惊讶。

“仙童,难不成娘娘有什么吩咐?”

水娃对他道:“县令大人,不久前清禅寺所在的平安镇发生了疫病,不知你可曾听说?”

“什么!”何晋宗大惊失色,急忙问道:“为何下官没有接到消息?朝廷可曾派人去救人?”

平安镇是个小镇,比不上云雾镇,但也在西屏县内,由他这个县令掌管,原本这事应该有人通知他啊!为何没有人提起过?何晋宗着急道:“下官这就指派人手……不!下官亲自去一趟平安镇,但愿百姓安然无恙。”

身为一方父母官,他很关心受苦的百姓。

“你不用着急,娘娘解决完清禅寺的事后,顺便将平安镇的百姓解救了,虽然疫病带走了许多人的性命,但好在挽救及时,剩余的百姓命保住了。”火娃将平安镇的情况言明。

何晋宗激动又感动:“娘娘果真大慈大悲,值得我们尊敬信仰!”

“娘娘吩咐,你派人解决一下灾后的重建问题,记得多带一些粮食。”水娃说明目的。

何晋宗郑重其事地点头:“下官知道了,这就派人送去灾粮,绝不让百姓饿着肚子。”

干旱三年,西屏县还有一点余粮,原本用来救急,现在耕种都进行了一半了,等秋收后他们就有新鲜的粮食了。

这些救急的粮食就先运送到平安镇。

“两位仙童,不知平安镇还剩下多少百姓?”要是人多的话,还真没有足够的粮食。

只能拿一些野菜让他们充饥了。

火娃道:“不到五百!”

这是个沉痛的数字。

何晋宗呆愣地站在原地,忽然摇头叹了口气,忍不住红了眼眶:“粮食是足够的。”

他没有半点庆幸。

他只是悲哀。人活着为何这般艰难?

平安镇百姓虽然没有云雾镇多,但在干旱前有十多万人,干旱三年他也经常派人记录生者人数,每次都会少一大批人。

为何……为何会减少到如此地步?他直觉不对:“仙童可否为下官解惑,为何平安镇百姓人口锐减的如此厉害?”

“去年,我记得还有五万多人。”

为何短短一年就成了五百人了?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对劲!一点也不对劲。

就算每天都死很多的人。

也不可能短短一年从五万锐减至五百人。

火娃将真相告诉他:“除了干旱死去的人,平安镇大多数的人都死在一年期内。”

“清禅寺主持明悟是个邪修,他利用凶煞之地养出几十只红衣鬼怪,一只红衣鬼怪需要上百个活人的鲜血浇灌,还不一定每次都会成功。”

“不仅如此,明悟还捉活来活人喂养红衣鬼怪,他用槐木珠子偷去女儿家生魂,让红衣鬼怪与活人生魂结合,生出鬼婴供他炼制延寿丹。”

“加上他唤醒了沉睡在地下上百年的亡灵大军,使得鬼气充斥平安镇上空,鬼气侵入百姓体内,这才让他们误以为染了疫病,实则是被明悟修炼邪术连累,若不是娘娘出手救人,平安镇就是一座死气沉沉的镇子了。”

何晋宗仿佛在听恐怖传说。

他不可置信道:“明悟大师他竟然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来,太可怕了!”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水娃接着道:“县令大人去忙吧,我们该离开了。”

水娃想了想,并没有和火娃马上离开。

“两位仙童可还有要事?”何晋宗心急如焚,想着立马去解救百姓。

火娃水娃摇头。

水娃突然问道:“何小姐醒来了?她可有哪里不适?”

“多亏了娘娘赏赐的仙丹,吃完三日就能下床走动了,现在她已经完全好了。”

“唉!”何晋宗心酸道:“我这女儿真是多灾多难。”

“还有那个明悟大师,我女儿的生魂竟然也是被他偷去的。”

何晋宗听说还有一些和他女儿一样的无辜女子受害,只是她们都没有婉婉的好运气。

“多亏了明恪那孩子。”

如果不是明恪,她女儿或许这辈子都醒不过来了。

明恪投胎后,何夫人也不忍惩罚赵妈妈,赵妈妈便找理由在后院弄了个小佛堂,她说要从此吃斋念佛,给何家的众人祈福。

将古玥曦的话带到,火娃水娃便离开了县令府。

何晋宗立马去平安镇救济灾民。

平安镇的百姓终于等到了县令大人的粮食。

心中对金圣娘娘愈发信奉敬重。

神明普度众生,令人惭愧的是,他们之前竟然质疑娘娘,还说娘娘是妖怪,好在娘娘深明大义,没有同他们一般计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