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炎黄二帝 广成子

2个月前 作者: 清墨游龙
第276章 炎黄二帝 广成子

清晨的雾气在荒原上弥漫,天空微明,风里带着沙土的腥味。

李青云背刀独行,靴底踏过干裂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此前在崖间险谷中闭关修炼许久,方才初步稳固了“太乙仙”的境界。

然而,他依旧心事重重。

骊山老母为他揭示了那四大凶兽的秘密,简直骇人听闻。

四枚金简中,不仅有当年被至高神“武神”所封印的恐怖力量,更包含着超越真神的意志,足以动摇洪荒天柱。

一旦引爆,或能在瞬息间让不周山崩毁,也能将整个大地拖入无尽深渊。

就在他心中衡量利弊之时,却收到旱魃火速传来的消息,说炎黄二帝召唤自己前往荒芜山谷相见。

李青云本想这一路低调赶路,却发现洪荒局势已然暗潮汹涌。

半途,野兽嘶吼不绝,不少部族萧索迁徙。

有的地方,人族与妖族仍在小规模交锋,但也隐隐能嗅到更大的刀兵气息在逼近。

他脚步不疾不徐,心中却翻滚着对不周山动乱的忧虑。

多少人族前辈用鲜血开辟了生存之地,若真要借助四大亚神的力撼动天柱,结果会是破而后立,还是粉身碎骨?

他并无答案。

骊山老母最终陨落,却将这千钧重任推给了他。

李青云虽不惧危险,却也不能不审慎思量。

一路无话。

直到午后,日光渐烈,他才翻过最后一片丘陵,远远看见前方谷地的轮廓。

荒风裹挟沙尘呼啸而来,视线中出现宽阔的山谷,地势极低,四周危壁壁立,如同刀斧劈就。

谷中寸草不生,灰褐色的岩土中杂夹着枯骨、断矛与暗红的旱草。

凭他此时身为“亚神”的感知,已经

能闻到这片地域里积蓄的肃杀之气,也能感应到不少修炼者的存在——看样子,炎黄二帝已在此布下人族的隐秘据点,或许正等着他到来。

山谷口有几名人族战士守卫,一身粗犷铠甲,拦下李青云时,也不多言,只以目光打量。

他们神情冷峻,眼中却透出一丝对李青云的敬畏。

显然,这数月间有关于李青云在旱魃部落大展神威的消息早已在私底下传开,只是他本人一向行事低调,并未张扬。

李青云抱拳示意,轻声道:

“我受炎黄二帝之召。友军辛苦。”

领头战士见状,也回礼:

“大首领和圣皇已在谷中祭坛恭候,特意嘱咐过,若李青云到了,立即放行。”

于是让开去路。

李青云微一点头,迈步走进山谷,脚下沙砾被踏得咯吱作响,仿佛骨骸粉末在齿间碾动,让人颇有不祥之感。

往前行了盏茶功夫,他越过一段乱石堆,看见谷地中央赫然隆起一片开阔的石台,像是久经岁月的祭坛。

周围聚集着不少人族精锐,皆神情戒备,刀戟森然。

人群里不乏半神级别的强者,更有一些不显山露水的老者,似随时准备释放威力无穷的术法。

李青云目光一扫,不由心生感慨:这般森严的布置,只为迎他一人么?

恐怕不止如此。此处大约正在谋划更深远的行动。

有人看见他踏上祭坛边缘,立刻向内通报。

随即,石台中央隐现两道人影,一左一右,其中一人身着火红衣衫,面容沉稳,隐隐有君王的果敢之气;另一人则披简洁金饰,五官端肃,透着威严冷峻。

正是传说中的炎帝与黄帝。

更远处,则见几位军中要员散立周遭,似等着随时发号施令。

李青云不敢怠慢,立即快步上前,先朝二帝一拜:

“小子李青云,来见炎帝、黄帝。”

炎帝对他微笑颔首:

“你先前大破妖皇,晋升太乙仙的事,我与黄帝皆闻之。你能在如此艰险的洪荒中崛起,不负人族之志,实令人欣慰。”

这番话表面平易,却带着不容小觑的王者气度。

李青云不由肃然。

黄帝则神情微冷,但话里也不乏认可之意:

“青云,你能杀妖皇而自保,算得我族栋梁。今请你来,正为商议我族命运之战。此事非同小可。”

李青云抬目,察觉炎黄二帝眼底有一抹难掩的凝重。

想来他们已有宏大的谋划,只是尚未向外人明言。

他侧目环顾,见到一圈人族将领,皆带着敬畏与期待。

李青云心下暗道:看样子,这里将揭示人族对洪荒的终极构想,而自己所掌握的“四大凶兽”与“武神封印”的秘密,也势必会成为某种关键。

炎帝并不拖沓,当即示意众人稍离,留他、黄帝、李青云及少数几位心腹靠近祭坛中央。

李青云顺势随他们步入石坛腹地,脚下踏着苍凉的青石板,能见无数古朴符文交错刻在上面,似远古某种祭祀痕迹。

石板间还嵌着几块发暗的赤红色晶核,内部仿佛凝聚血一般的光芒。

“青云,你应当听过,我与黄帝筹划已久,欲实施‘分割三界’之举。”

炎帝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族在洪荒中屡遭欺凌,神魔视我为血食、炮灰。虽有数度反击,却总难撼动那高高在上的神祇根基。唯有截断天柱,令神魔不得再下临凡间,我族才有真正喘息之机。”

黄帝也开口:

“昔时骊山老母便是为此而涉足不周山,奈何幽冥之主暗中伏击。她含恨而终,所幸神格流落,最终落在你手里。想必她与你提及了一些关键线索。”

李青云闻言,心中微颤:骊山老母确曾向他谈及此事。

但她更谈到四大亚神的毁山之力,一旦失控,恐怕三界都会动荡不休。

于是他略微斟酌,不想一开始就将“四凶金简”全盘托出,便道:

“骊山老母的确留下片断记忆。她当年潜入不周山深处,想找到能逆转人族命运的神陨晶髓——或者说其他远古秘宝,却被幽冥之主擒杀。您二位可是想再度走她走过的路?”

炎帝点头:

“正是。骊山老母虽败,却给我们指明方向。不周山乃洪荒核心,一旦断其根基,神魔威势将不复如初。不过,此举险恶非常,我们需更多外力补全布阵,才能将三界分割。而且神陨晶髓只是辅佐之物,真要成事,还需某种强大的毁灭引子……现今我们尚在寻线索。”

听到“毁灭引子”四字,李青云心头猛跳:

难道二帝也暗中知晓四凶亚神之事?

他面不改色,垂目道:

“不周山下封印重重,幽冥之主绝不会坐视我们破坏天柱。这条路若要行,必需周全布局。小子虽有些微能耐,却不敢言万全,只能听从二帝调遣。”

他这样说,既表明支持,又稍留余地。

黄帝微微颔首:

“你能明白此事艰险就好。但你既得骊山老母神格,或许更能探究她当年未曾完全公开的秘密。想必她还曾经透露别的事由吧?”

李青云感觉到黄帝话语中含着一分试探,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正犹豫间,却听天边骤然传来轰隆声,仿佛雷鸣自云层深处滚动。

远处的风骤然急切,卷起漫天砂砾,不少人族战士忙护住眼目,惊呼声此起彼伏。

石坛上空云雾翻滚,电光偶尔撕裂灰暗,映得大地仿佛幽紫色的波浪翻涌。

李青云心道:这天气变化来得蹊跷,仿佛有某种神通引发异象。

炎帝与黄帝也瞬间凝目。

果然未过多时,云端隐约现出一道虹桥,一队道者身影踏着神光而下,衣袍飘飘,领头者三缕长髯,看似仙风道骨,却自有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势。

此人脚下祥云翻腾,周身若隐若现着绛紫光华,一看便非寻常修士。

他缓步降临在祭坛外,后随的数名道者各持拂尘、玉笏,神情庄穆。

那人目光如炬,掠过人族军阵,径直望向炎黄二帝,并未显丝毫惧色。

四周人族将领顿时警觉,刀戟纷纷擎起。

黄帝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沉声道:

“这位是广成子,他师承道门‘真神’元始天尊。当年我初习修行之道,也曾受他指点,得以斩除内魔,破除险厄。

“他今日前来,想必是玉虚宫授意,要与我族相商。”

此言一出,周遭人族将士皆露出又惊又疑的神色。

毕竟,玉虚宫在洪荒中的地位极其神秘,一向自称道门正宗,并不轻易介入人间纷争。

如今骤然降临,必有缘由。

广成子随行的道者在半空中一顿,便有两人挥手打出数道符篆,将呼啸烈风暂时平息。

接着广成子自己缓缓落地,脚尖一点地面,雍容从容地朝黄帝拱手:

“黄帝陛下,炎帝陛下,别来无恙。今日得师尊谕令,特来拜见二位人皇。”

炎帝微微颔首,并未露出更多表情,只道:

“广成子仙长当年指点黄帝修行,乃我族恩师。此次驾临荒芜山谷,却不知有何要事?”

广成子笑容里带着三分矜持,三分飘逸,又含四分琢磨不透的意味。

他以拂尘轻拂袖间尘埃,道:

“师尊算到人族将于洪荒之中崛起,并且酝酿着有关不周山的大动作。我等道门也愿略尽绵力。毕竟洪荒动乱,对谁都无益,贫道谨代表玉虚宫表达善意。”

李青云站在一旁,暗暗打量广成子。

此人气度虽和煦,却难掩那份高深。

若非亲见,他不敢想象有人能以这般潇洒姿态,在万军环伺之地如履平地。

尤其想到黄帝当年竟曾受他点拨,可见此人辈分、资历极其惊人。

他脑中念头转动:

玉虚宫究竟意欲何为?是要帮助人族对抗洪荒神魔,还是另有自己的打算?

炎帝低声与黄帝交换了个眼神。

黄帝上前一步,对广成子道:

“道门何等超然,为何此时插手?我族之事,虽多艰辛,却自有章法,并不想累及仙家清修。”

这话听来客气,实则带着考量。

果然,广成子毫不在意,温声答道:

“陛下言重。洪荒动乱一旦掀起滔天风浪,我玉虚宫亦难独善其身。师尊元始天尊特遣我等观察此事,若势在必行,我们也愿略加援手。”

炎帝笑容里似有几分冷静:

“既如此,广成子仙长先随我等详谈。但请明白,人族崛起之志并非儿戏。若道门想‘搭把手’,我族也需看你们的诚意如何。”

广成子应道:

“确实应如此。今日贫道并未自带大队人马,只是先来与二帝确立章程。至于后续支援规模,还要师尊定夺。”

这时,黄帝的声音微微低下:

“不妨先说说,道门打算如何配合我等‘截断天柱’。或者,你们究竟想要什么?”

此言一出,广成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并未直接回答,只含糊道:

“我家宫主观天象已久,亦知不周山隐伏大机。说不定,这一次行动对我们道门也是个绝佳契机。”

李青云听得心头一凛。看来玉虚宫对不周山的谋划绝不单纯。

他也不清楚道门是否知晓四凶亚神封印之事。

一念至此,他暗自将“骊山老母神格”与“四凶金简”的秘密埋得更深,不想轻易让对方捕捉到线索。

谈话间,原本肃杀的祭坛气氛略有舒缓,但谁都知道场面和谐只是表面。

炎帝与黄帝虽暂时接纳了广成子,却也不可能把最隐秘的计划摊开。

李青云更不会主动暴露四大亚神的信息。于是众人间的言辞皆显谨慎,常常说到关键处便一笑而止。

随后,在黄帝示意下,人族军阵稍作调整,暂且让开一片范围,好让玉虚宫这群道者落脚,并搭起临时营地。

人族与道门交织的一幕颇为奇特:一个是底层受压迫多年、恨不得打破神魔桎梏的凡尘之族;一个是自诩仙道正统、立身云端不理俗事的超然宫阙。

二者此刻在荒芜山谷相见,互有戒心,却也不得不“貌合”地先行结盟。

李青云在边缘观察,越看越觉得这里暗流涌动,每个人或每个势力都在盘算自己的那一步。

正当他沉吟之际,忽听谷口传来一阵骚动。

几名巡哨兵慌慌张张跑回,口中高喊“有妖族探子!”

信息传到祭坛中央,炎帝一拍石台,道:

“果然,洪荒里那些家伙也不会让我们在此安稳议事。广成子仙长,不如借你们道门法力,看看能否速战速决?”

他语气中半带试探,似要看看玉虚宫究竟肯出多少力。

广成子亦不推辞,拂尘一挥,袖口洒出数道金光,引导他身后两名弟子腾空而起,直扑谷口。

黄帝随即一声令下,己方战士也同时出动,刀枪闪亮,脚步齐齐奔向那一方。

炎帝、黄帝、李青云与旱魃等人不约而同赶往现场,以防突变。

李青云脚步飞驰,一口气跃上谷边的高岩,顿时见前方尘土漫天,确有数头妖兽形貌怪诞,背上还驮着几个身披黑鳞甲的妖族军士,他们似是远远探路,却被人族巡哨发现。

此刻见李青云等人扑来,妖兵惊呼一声,想要撤退,却被道门弟子几道符印拦截。

那符印化作锁链藤蔓,闪烁金光,就要将妖兵困住。

哪料妖兵中赫然跳出一只狞笑的狼首怪物,一声嗥叫,爪尖凝聚黑色妖炎,将金色锁链硬生生撕裂开来。

道门弟子有些错愕,再度念咒,却被对方暴起一扑,险些被利爪贯胸。情势万分危急。

李青云虽远在岩上,却已然看得分明。

他眉宇一凛,腰间长刀出鞘,身形猛地跃下,整个人好似一抹电光往那狼首怪物落下。

空中只见刀芒如匹练,炽烈似雷霆,一道白色锋芒瞬息劈开妖兵的迎头黑焰。

狼首怪物尚未反应过来,利爪还维持在半空中,刀气便从它肩膀斜斩而过,将肩与躯干分成两段,血雾弥漫。

那怪物发出凄厉惨叫,残躯轰然倒地。

周遭妖兵大骇,不敢再留,纷纷调头奔逃,却被早已埋伏的人族战士拦截,刀戟呼啸,火光绽放。

霎时沙尘四起,喊杀声震动山谷。

李青云收刀站定,看向那位刚险些遭遇不测的道门弟子。

那弟子神色苍白,却朝李青云拱手,表示感谢。

李青云点点头,无暇多言。

正要加入其余战团,却见另一头妖兽忽然破阵狂冲,险些要朝炎帝所在之地直扑过去。

他心头一紧,立即再度飞身而出,手中刀芒雷动。

与此同时,只听半空中有人喝道:

“贫道来也!”

随之便见一道瑞光似坠地流星,从天而降,落地处冲起半丈高的尘浪。

凝目看去,赫然是广成子。

他面色不怒自威,左手端拂尘,右手扬起一柄看似淡青色的斩妖宝剑,剑身刻着道家符篆,闪烁璀璨。

那狂冲的妖兽还未来得及对炎帝形成威胁,广成子便将宝剑一抖,一道丈许长的青光剑气劈落,硬生生将那妖兽当腰斩断,血水横飞。

短短一息间,人族与道门联手就击溃了对方的小股妖兵。

幸存的几个妖兵见势不妙,慌乱逃遁,有的往谷外奔窜,有的丢下战兽仓皇躲进岩缝。

大局已定。李青云落地收刀,抱拳道:

“广成子仙长,好身手。”

广成子微笑:

“李小友修为亦不凡,若不是你替我弟子解围,恐怕她要吃大亏了。”

言罢,他看向不远处的黄帝和炎帝。

二帝颔首示意:

“此番若非广成子仙长与我族齐力,倒难以如此快速歼敌。”

双方言辞里虽保持礼貌,可谁都清楚,这只是小股妖兵探路之战,真正的洪荒大战尚未开始。

广成子扫视血迹斑斑的沙地,收起宝剑,表情不动声色:

“看来此地并不安全,我等还是速速商讨罢了。”

于是众人再次回到祭坛,处理伤患和善后。

数十名人族将士围捕完散逃的妖兵,带回一两个活口审问。

等所有各自忙完,已是黄昏时分。

天边染着深暗绯色,像浸血的布帛,山谷四周火把点燃,一簇簇光影在岩壁摇晃,给人一种阴森与诡谲交融的感觉。

夜幕下,风声像嘶叫的怪鸟。

李青云依约来到石坛中央,只见炎黄二帝已与广成子坐在一方临时铺陈的毡垫上,人族诸多高层也在侧侍立。

显然这是一次相对正式的“谈判时刻”。

周遭戒备森严,四处火光明灭,如同无数双眼睛窥探着这片小天地。

炎帝沉吟道:

“我族欲攻不周山,必须整合各方力量。今日之事,广成子仙长出手,说明道门愿与我族合力。那就请仙长明言,道门打算如何配合?

“必要时,天尊能否亲自坐镇?”

提到元始天尊之名,不少人族将士露出向往之色——那是传说级的无上存在,若他肯亲临,想必幽冥之主也讨不到好去。

广成子似笑非笑:

“陛下也知,师尊久居玉虚境,少理红尘俗事。贫道此来,只能代表玉虚宫的部分意愿。若真到不周山决战那刻,道门自会派遣足够人手,但并非所有真神都能随意出动。还请二帝见谅。”

如此一番语气,让人很难分辨其真实态度。

黄帝目光一闪:

“原来如此。既是部分意愿,尚可算得上我们之间的盟约,但也并非完全可靠了。”

话锋虽客气,骨子里却不缺锋芒。

广成子拂尘一摆:

“彼此皆为试探吧。洪荒大劫既将临,我玉虚宫也不愿看见神魔祸乱三界。既是同一目标,我们自然能同舟共济。”

炎黄二帝对视一眼,炎帝缓声道:

“好。既如此,我族愿与道门暂结盟约:若日后不周山大战爆发,道门助我族一臂之力;若事成之后,我族亦可在某些领域上与道门互惠。至于具体细节,待后续深谈。”

广成子点头称善。

于是几人当场交换信物或书面契约,由黄帝以血誓宣告人族与道门联盟成立——至少名义上如此。

李青云站在圈外,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人族需要外援,这无可厚非,但玉虚宫来得突然,动机却说不透。

不过眼下形势紧张,幽冥之主与洪荒神祇皆将目光盯向人族,一旦他们察觉人族真要“截断天柱”,必然雷霆反扑。

这时若能调动道门牵制神魔,也是一张有效的保命符。

思及此处,他脑海里又掠过四凶亚神的画面:那怒吼翻天的庞大怪影,蕴含“武神”残余意志,足以轰塌山河。

一旦被唤醒,不周山极可能瞬间粉碎,整个洪荒随之崩裂。

对人族而言,这或是涅槃机遇,也可能是灭族浩劫。

他没说出口,只在心底沉吟:若炎黄二帝走到穷途末路,会不会铤而走险,彻底释放这股力量?

玉虚宫的所谓“援手”,又会不会与四凶的封印之战有所牵连?

祭坛之上,结盟仪式以极为简朴的方式结束。

没有盛大典礼,也无隆重宣示,只是在这荒芜山谷里点燃几支火把,照出各方人影在地面上摇晃而又陌生。

众人目光交错,一闪即分,仿佛心中各怀心事,却又被形势所牵绊,不得不临时携手。

末了,炎帝站起身来,对广成子与黄帝分别道:

“天色已暗,咱们就此暂歇。一夜间也许会再有妖族或其他势力前来窥探。请诸位各自戒备。明日还要继续细议军务,需做好随时北上的准备。”

广成子含笑点头,携弟子退回营地;黄帝与炎帝则带着亲卫离开石坛,只留下零星的篝火。

一场谈判的余波,在夜色里并不平静。

李青云也想离去,却被黄帝示意稍留。

他走过去,黄帝低声开口:

“青云,你对不周山之行想必已有些揣测。我可明言,不论玉虚宫是真心相助,还是另有所图,我们都得先将他们利用到某个阶段。毕竟幽冥之主与神祇实力强横,若没有更多帮手,我们胜算渺茫。”

李青云点头:

“小子明白,二帝之谋远大。我只是……”

说到这里,嘴唇微抿,欲言又止。

黄帝看出他的迟疑:“可还有疑问?”

李青云沉吟片刻,终究没有说出关于“四凶亚神”的细节,只道:

“我担忧之处是,不周山封印复杂,一旦牵连出更恐怖的东西,是否会给人族带来反噬?”

黄帝神色凝重:

“此事我与炎帝也在考量。但凡大事,必有险途。若我们就此退缩,人族世代仍将受神魔奴役。该赌的,我们只好赌上一把。”

听他语中深沉,李青云心里恻然,也只能躬身称是。

黄帝拍了拍他肩膀,转身离去。

夜色下,他的背影高大,似又隐含无尽沉重。

李青云立在原地,看着火把一点点熄灭,仿佛看见数万年前先民挣扎求存的影子,也好似预见了风雨欲来的洪荒末日。

夜风拍打石坛,呼呼作响,如同古老的亡灵在低声絮语,给人一种莫名的恐怖阴森之感。

偶尔,远方又传来某种难辨的啸声,不知是风,是野兽,还是潜藏在黑暗中的神魔信徒。

直到月色浮上谷口悬崖,李青云才缓缓离开祭坛,心绪仍未平复。

他仿佛置身一场巨大的阴影对弈中,炎黄二帝、玉虚宫、幽冥之主、乃至那些被封印的四大凶兽,都在无声运转。

比起那些粗浅的刀兵冲突,更深层的危机才是人族的生死枷锁。

而自己,或许就是那把破局之钥。

不管他愿不愿意,洪荒风暴旋涡的中心位置,早已为他留好。

回到临时营帐,旱魃在门口等他,神情依旧那么冷峻。

她见李青云进来,也不多问,只道:

“二帝那边已经吩咐,下月便大举北上不周山。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李青云默默点头。

他知道,这不过是揭开波澜的一角。

更可怕的正等在前路:三界隔绝、亚神封印、玉虚宫暗算、幽冥之主伏击……任何一个,都足以令天地翻覆。漫长一夜,他注定难以入眠。

思绪翻腾中,他仿佛又听见脑海深处那座神秘宫殿发出微弱的震动,仿佛有灰色雾气在他的识海里涌动,嘶哑低语令人生疑。

李青云不由暗暗提气,压制住那股阴影。

他明白,自己的境界虽升为太乙仙,但宫殿深处那未知的阴暗与“寂”的力量都尚未磨合。

若时机不到,贸然深入只会自取祸端。

可当洪荒的变局一步步逼近,他终究要直面宫殿里的秘密,包括那四大亚神和武神的残留意志——那也将是战胜神魔或引爆灭世洪流的最后关键。

夜已深沉,荒原上看似平静,远处偶有狼嚎幽鸣。

营地里,巡逻者往来严谨,篝火与灯光相互映照,却无法照亮人心深处的迷雾。

在营帐中,李青云独自端坐,想起白日里炎黄二帝与广成子对答的场景,想起黄帝对他说的那句“必赌这一把”,心底半是赞同,半是忧虑。

赌注若是整个洪荒,胜了便有万世太平,输了便葬身无边混沌——那代价太过巨大,无法轻言。

想到这里,李青云默默催动“寂灭之律”,平复心神,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明日仍有更多议事要进行,军队要整编,玉虚宫使者还要进一步与人族磋商细节。

更重要的是,炎黄二帝恐怕会私下与他开诚布公,追问骊山老母神格的更多情形。

也许不日之内,就会触及那四大凶兽的秘密,从而开启真正的洪荒风暴。

夜色如墨,卷着微冷的风钻进帐篷,吹得火光微颤。

李青云注视着那微弱的火苗,蓦然生出恍惚之感:这是大荒深夜里一点渺茫的亮,亦是人族在神魔夹缝中拼死燃起的星火。

可否延续到黎明,要看这一场生死博弈究竟倾向何方。

也许在不周山下的一战,将决定亿万生灵的兴衰存亡。

想到此,他缓缓阖眼,将杂念锁在心底,继续调息,等待破晓的到来。

远方,风声中时而浮现似有若无的低语,仿佛远古邪灵在黑暗里呜咽,无边的阴影若现若隐;又或仿佛某位观望洪荒的高天存在,正冷眼注视人族这群渺小的凡人,打算在他们最关键的一刻投下不测之手。

然而,纵使再多黑暗窥伺,也无法阻挡那一点可贵的热血。

天若不仁,断之;神若无情,斩之!

李青云双手交迭在刀柄上,心中默念:只要人族尚存一线生机,他就不会退让。

既然一路走来,已不复往昔的平凡,他便要将这命运之刃握在手中,宁死也要在洪荒中挣出一个朗朗乾坤。

夜色沉寂,刀影与心念同在,看似微不足道,却燃起万丈光芒的可能……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