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是早上去的,头是中午没得!

7个月前 作者: 曲寄心中意
第154章 人是早上去的,头是中午没得!

“陛下,孟子有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臣以为,对于朝鲜,朝廷还是应该以教化为主,使其彻底归心,与我大乾融为一体。”

“如此才符合圣人之道。”

思虑片刻,李阁老开口,只能拿教化出来说事。

“李阁老的意思是说,对于朝鲜,应该设置省府县派遣官员大行教化,好生治理?”

顺德帝开口幽幽问道。

“回陛下。”

“礼记有云: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所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臣以为对朝鲜施以酷政,固然能在短时间使国库充盈,但长此以往,朝鲜百姓势必民怨沸腾,叛乱不断。”

“唯有大施教化,才能让朝鲜百姓彻底归心于我大乾。”

到底是第三境大儒,李阁老心思一转,便想出一通长篇大论。

“朕觉得李阁老说的也有道理。”顺德帝闻言,微微点头。

然后看向面前一众大臣。

“朝鲜刚刚归附,局势不稳,应有一辅政能臣前去治理。”

“如此朕才能放心。”

“朝中重臣如今都在御书房了,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帮朕去教化朝鲜百姓使其归心?”

在场众人最低都是六部尚书,再往上就是登阁拜相。

谁愿意去朝鲜那种地方当什么布政使和学政之类的官衔。

简直如同贬官外放一般。

一个个低着头,谁也不敢再说话了。

哪怕不考虑官职高低问题。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朝鲜是贾琮打下来的,这个时候过去,无疑是去摘桃子的。

晚上一天,都不是那位靖安侯的性格。

“怎么?现在没人说话了?”

“李阁老,不如你来指派一位大臣前往朝鲜?”

顺德帝面带冷笑。

“这……臣思虑不周,还望陛下恕罪!”

李阁老一听,赶紧开口告罪。

指派谁去都是过去送死,这可是生死大仇。

“既然没人反对,那就依照靖安侯所言。”

“在朝鲜加设安东北大都护府,下辖平安、咸镜、黄海、京畿四道之地!”

“设安东南大都护府,下辖江源、忠清、庆尚、全罗四道之地!”

“南北大都护府各驻军两万,一应粮饷支出于朝鲜自筹!”

“都护府设大都护一名,正二品,副大都护两名,从二品,三年一任!”

“朝鲜归附,靖安侯居功甚伟。”

“命贾琮兼任安东南北大都护府大都护,连任三期!”

“朕念及靖安侯还需修行,准其建立大都护府之后回京处理都护府政务。”

“修国公府一等子侯孝康授安东北都护府副都护!”

“理国公府一等子柳芳授安东南都护府副都护!”

“即刻上任,辅助靖安侯建立大都护府。”

一连串的任命被御书房里的近侍记下。

三年一任,连任三期。

顺德帝直接让贾琮先敛财九年再说。

还派出同为开国一脉的柳芳和侯孝康任南北都护府副都护。

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可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里面说的这么简单。

可是再眼红,也没有人敢反驳。

“陛下英明!”

一众大臣只好躬身应道。

……

荣庆堂“母亲,母亲!”

“大喜,大喜啊!”

贾政急匆匆的跑进屋里。

贾母见状,眉头一蹙,忍不住训着。

“你都这般年岁了,怎么能如同小孩一般冒失,万一有个磕磕碰碰,又该如何是好。”

“母亲教训的是!”

“刚刚儿子在外面听到有红翎信使进京,琮哥儿在朝鲜大捷。”

“一战攻破朝鲜国都,如今朝鲜王李玉哲已经献国投降了。”

“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功劳。”

贾政平复了一会气喘,喜上眉梢道。

“什么?琮哥儿竟然去了朝鲜?”

今日老太太把府上姑娘叫来高乐,三春和黛玉、湘云都在。

就连小冬儿都被一起喊来了。

贾政话音一落,未等老太太回话。

一旁迎春忍不住一声惊呼。

眼睛一下子泛起了泪花。

然后起身来到门口,对空无一人的地方开口道:“文先生,还请现身一见。”

“拜见二小姐!”

文判官从天而降。

贾琮离开之后,贾府也留有鬼神坐镇。

明面上有文判官和武判官二人曾经在皇宫外出手,在神京城里小有名气的高手。

暗地里还有日游神和夜游神。

共计四尊第三境鬼神。

只是平日里只有迎春还有黛玉能够支使下令。

就连贾母等人都不知晓四尊鬼神的存在。

“琮哥儿可是去了朝鲜?”

“回二小姐,属下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大人已经平定朝鲜,想来最多月余便能回来了。”

文判官苦笑一声。

为了防止家中几个姐妹担心,贾琮临行前特意严令四大鬼神封锁消息。

“这……琮哥儿怎么如此冒失。”

闻听此言,迎春哪里不知。

贾琮就是为了那日朝鲜使臣在大朝会上提出和亲的事。

去给自己出气了。

顿时又是担心又是感动。

“二姐姐,琮哥哥实力强大,又最擅谋算,肯定是算计好了才去的。”

“不跟你说也是怕你担惊受怕。”

“再说宝姐姐也跟着一同去了。”

黛玉见状,忙上前拉着迎春的手小声安慰道。

只是脸上的担忧后怕一点都不比迎春少。

怎么说那也是一个国家。

贾母看到这幅情景,忍不住叹息一声。

文判官突然出现,让老太太吓了一跳。

不过随后听到二人对话,哪里不知这是贾琮的手下。

御空而行!

这种高手,三春等人看样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

可贾母对此却一无所知。

单从这点,也能看出贾琮心里对于贾家的隔阂了。

“迎丫头,琮哥儿刚刚平定叛乱,又立下开疆扩土的功劳,这是喜事,该是高兴才是。”

“老二,今个儿全府上下共同庆贺庆贺,每个下人赏一月例钱!”

定了定神,贾母也露出笑容吩咐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