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令人惭愧,天才始终是天才!

8个月前 作者: 咪咪和二黑
第267章 令人惭愧,天才始终是天才!

第267章 令人惭愧,天才始终是天才!

“捡到宝了!”

盛典主办方笑的嘴都合不拢:

“真的是捡到宝了!!”

以及,将会带来怎样恐怖的名流效应!

滕王阁将声名大噪!

“滕王阁……这一次,真是坐着收钱了!”

不过,文人们没有这么注重经济效应,而是更看中文章本身。

一位年近古稀的文人墨客,看着林枫笔下的诗词,顿时便感觉无比之愧疚:

“枉读圣贤书,老朽,真是枉读圣贤书!”

当他见到林枫之初,只一眼,他便立刻判定——

这肯定不服。

二来,抛开你位置的高低不谈,既然都知晓出席的是这样一个郑重的场合。

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初见林枫之时,这位年近古稀的文人学者,便直接对林枫打了标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为什么,我会因为一个人的穿着相貌,便对别人如此看低?”

“为什么,我会因为一个人的贫穷和不修篇幅,便对别人恶语相向?”

“这,和我以往所读的圣贤书,差之甚远!”

这位年仅古稀的老者,深感羞愧,他低下头颅不停质问着自己。

正如这林枫在诗中所下的诗词一般——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就算我衣衫褴褛——

就算我不修篇幅——

作为文人——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止于这位老人,

先前,还对林枫抱有偏见,甚至于恶语相向的文人,在这一刻——

他们自讳为读书人,却在如此重要的时刻——

年书之后,对待一个人的角度——竟还是如此偏颇!

正如林枫在诗中所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能拥有如此之高远志向,并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人——

“好诗!”

“好词!”

“这林枫,还当真是有东西啊!”毫无疑问,林枫屹立于这滕王阁主楼之上的表现,相较于庄韩——

虽然,一开始并不被其他人看好,但林枫用实际行动证明——

胡翰墨带头站起,颇为响亮的为林枫鼓起了掌:

“好!”

“当真是绝妙!”

纵然现场声音嘈杂,

可丝毫没有受到外界情况的干扰,林枫执笔,笔墨如游龙一般,不断于宣纸之上挥舞。

当着全场文人墨客的面,这《滕王阁序》的第六段诗词,赫然浮现于世:

“林枫,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所谓书法,讲究四点——

一个又一个笔挺的字符,不断被林枫书写于宣纸之上。

同为文坛宗师,虽然庄韩号称儒学大家,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颇足。

可是,要论起书法,他庄韩的书法在林枫面前——

林枫笔下的这一手书法,也足以称得上是——

这等如龙蛇般苍劲的笔墨,纵横书法界多年,庄韩从古至今也只在一篇文学著作上看到过——

那便是出自于书圣王羲之的千古第一行楷——

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明代董其昌等,皆对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心悦诚服。

在奇才纵横的书法界,能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让如此多的名人书法家心悦诚服。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举世闻名的书法大家,而东晋时期距现在——

可是,就在今天,一千七百多年后——

第一骈文——

千百年后,在华国文坛的历史上,将会记载下一个名为林枫的年轻人。

当我在这滕王阁主楼之上,祭出这一首《滕王阁序》,试问今天过后——

霎时间,一股无力的感觉顿时从现场每位文人心头油然而出!

只有置身于这滕王阁主楼的文人,

才能体会到,这一刻,那种无力的心情——

天才,不愧是天才。

林枫在这滕王阁主楼之上,即兴所写下的诗词,便是现场无数之文人墨客,所难以企及的巅峰。

这种感觉就有点类似于,明明知道这是即兴之作,明明知道这是即兴而为——

让人发自心底的,深出一股极其无力的感觉。

关闭